《灼灼韶华》还原民国上海滩,虎鲸文娱虚拟拍摄让创作突破时空束缚

《灼灼韶华》还原民国上海滩,虎鲸文娱虚拟拍摄让创作突破时空束缚

虚拟拍摄如何让创作者更敢想?

作者|景行

编辑|杨舟

9月22日,优酷热播的年代剧《灼灼韶华》中,有一段民国时期上海黄浦江码头的宏大场景——货轮穿梭、工人忙碌,外滩标志性的万国建筑群现身画面,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上海滩风貌。

但少有人知的是,画面中停在江上、工人搬运物资的货船,有一半是虚拟的。此外,从后景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到前景码头前的门房、伸出去的舢板,这些逼真的景象均是在拍摄现场的一大块LED屏幕内呈现,演员与剧组仿佛身临其境,在屏幕前的空间里表演、拍摄。

“那艘货船只有前半部分是实体,后半部分包括驾驶舱、烟囱、江面等,都是虚拟拍摄的LED屏幕里的。通过硬衔接技术,我们让屏内资产与实景道具完成了衔接。”虎鲸文娱数字化制作总监、《灼灼韶华》虚拍项目负责人冲亚告诉「市象」。

虚拟拍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模拟实景进行影片的拍摄创作。在虎鲸文娱过往影视作品中不乏这种技术的身影,从《清明上河图密码》到《师兄太稳健》等作品,虚拟拍摄早已在优酷的剧集广泛应用,并一再刷新技术上限,不断帮助创作者提升效率、带给观众更好的观影体验。

《灼灼韶华》还原民国上海滩,虎鲸文娱虚拟拍摄让创作突破时空束缚

《灼灼韶华》中通过虚拟拍摄还原的民国上海滩黄浦江码头。

01还原黄浦江历史场景,打造沉浸观影感

仙侠玄幻题材中天马行空的创意场景,往往是虚拟拍摄最擅长呈现的。但想要准确还原现实世界的环境场景,给用户观影带来真实沉浸感,是目前虚拍所面临的一大难点。

而虎鲸文娱,通过《灼灼韶华》这部年代剧给行业打了个样儿。

“力保年代的真实感,这是我们和导演的共识。”在剧组筹备初期,冲亚就参与了剧本围读环节,确认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就开始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寻找这段时期货运码头的样貌。

《灼灼韶华》还原民国上海滩,虎鲸文娱虚拟拍摄让创作突破时空束缚

民国时期上海滩影像资料。

“查阅了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货运码头影像资料以后,找到了一个码头作为参考,为了增加戏剧性,我们决定以外滩旁的万国建筑群为背景,将这个货运码头1:1写实复原出来。最终设计出我们在剧中所看到的‘上海滩’。”冲亚说。

《灼灼韶华》还原民国上海滩,虎鲸文娱虚拟拍摄让创作突破时空束缚

《灼灼韶华》中通过虚拟拍摄复原的“上海滩”场景。

整个“上海滩”由直径28.5米的LED屏幕呈现,为了确保前后景别的空间、运动完全统一,虚拍团队将屏内画面的延迟精确控制在200毫秒以内,保证一艘船在屏幕内外,都实现演出效果的一致,让观众在沉浸于故事时,不会有“抠图”的不适感出现。

虚拟拍摄,还让整个团队得到创作的参考系——虚拟拍摄意味着“所见即所得”,无需后期制作,仅在拍摄现场便能将影视的视觉效果发挥到极致。

过去的蓝/绿幕拍摄中,演员只能看到最基础的绿幕上的红色十字胶布,身处什么环境,则需要演员自己用信念感凭空想象,这给演员的表演带来极大考验。

如今有了虚拟拍摄,面对着LED屏上肉眼可见的外滩万国建筑群、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演员就能进行更沉浸的表演,甚至为每一组镜头中眼神的落位、动作的幅度找到支点,并与摄影机的轴线形成配合;导演则能在监视器中,直观看到拍摄画面的任何问题,并对现场的摄影、灯光、美术,乃至屏幕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实时调整。

《灼灼韶华》还原民国上海滩,虎鲸文娱虚拟拍摄让创作突破时空束缚

《灼灼韶华》剧组用虚拟拍摄LED屏幕搭建的拍摄现场。

如果用烹饪来比喻,过去蓝绿幕的拍摄方式是模糊的“加入少许、适量”,那么虚拟拍摄就能让主创的制作精确到“毫克”一级。

《灼灼韶华》中黄浦江码头场景,就是一个最好注脚。剧中写实场景所带来的观影沉浸感,得益于此。可以说,虚拟拍摄的应用,让影视内容的观感质量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02摆脱布景、时间限制,技术创新为生产提效

如果有一个方式能稳定提高影视作品质量,同时降低成本,那一定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提升。

国内观众熟知的央视版《三国演义》,剧组辗转河北、江苏、湖北等十余个省份,仅拍摄赤壁之战这一场戏,剧组便动用9台摄像机和1架直升机,以及数千名群演参与拍摄,仅是大火烧掉的木柴,就有五十多车。

随着影视摄制环境的工业化和技术发展,剧组从实景实拍走向蓝/绿幕拍摄,如今,VP虚拟拍摄则以LED面板墙取代传统绿幕,通过数字技术重构拍摄环境,让拍摄效果直观呈现在摄影机中,不仅制作成本大幅降低,也更环保节约。

冲亚介绍,这个“上海滩”的整个设计时长,只需要25天,到具体布置场景阶段只需6天。甚至在拍摄时效率也要更高,由于数字化制作团队已经提前设计好了全部场景,剧组无需像实拍一样多次转场,就能一口气拍摄好所有涉及老上海街道、码头的场景,实际测算下来,相关场景的整体拍摄效率要比实拍提升30%。

《灼灼韶华》还原民国上海滩,虎鲸文娱虚拟拍摄让创作突破时空束缚

《灼灼韶华》中通过虚拟拍摄呈现的上海滩万国建筑群背景。

而如果用传统实景实拍的方式,其工程量难以想象。

要在实景中打造一个民国时代的外滩,剧组要么去封闭上海外滩至少一周,或寻找一个类似码头,将整个场景按剧组需求进行陈设。从零搭建一个民国码头,不仅要重新调用老式客船、货船,还要用绿幕遮挡周边所有现代建筑,再后期替换为旧式弄堂和老式工厂。

这样的工程量足以令人崩溃——不仅需要数月置景,而且最终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关键在于,就算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地标性场景的还原也难以执行,而在数字技术里,团队则可以轻松实现还原。

这意味着虚拟拍摄不仅能节省成本,也避免了置景材料的浪费。

冲亚告诉「市象」,一般来说,剧组的布景都是一次性的,也就是无论木头还是水泥,都是用完即拆。在《灼灼韶华》中,无论码头建材还是货轮船只,都可以通过屏内展现的方式节约大量资源。特别是江上的货船和客船,如果真实搭建需耗费大量钢铁和木材,如今则基本省去了。

虚拍对影视创作效率的提升不止于此。

《灼灼韶华》中有一场戏的内容是,韶华穿着婚纱独自跑在上海街道上,时间要求为清晨,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如果用传统实拍方式摄制,整个团队必须精神紧绷与时间赛跑,每天最多也只能拍两条。但在虚拍条件下,同一时间场景可以无限循环,为团队带去最充足的创作时间。

对于剧组来说,在拍摄环节中总有一些场景很难拍、拍不到,从而对这个场景的内容做取舍,但当虚拍出现,这些难题就都迎刃而解。“在现实的场景当中完成不了的,能够在虎鲸文娱的虚拟棚里边完成,这个就是对我的戏里边帮助最大的。”《灼灼韶华》导演余丁说,“我们过去一些完成不了的场景就算了,就不要删了,或者就遮遮掩掩过去了,现在就不怕,有虚拟棚,你展现未来都可以,只要想象得了的都能做到。”

这是虎鲸文娱数字化制作给剧组带来的改变,一些过去需要在有限时间内仓促完成的细节,如今有了更充分的打磨空间。而对观众来说,一切创作细节中的优化,都将最终落地为作品观看体验的提升。

03申请超百件虚拟拍摄专利,优酷走在世界前列

过去,国内影视行业长期追赶西方的步伐,特别是在工业化制作能力方面。但在如今的VP虚拟拍摄技术领域,我们已经站在世界前列。

今年3月20日,全球知名知识产权分析机构IPRdaily发布了《全球虚拟拍摄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TOP 30)》。根据榜单排名,优酷以80件虚拟拍摄发明专利位列全球榜首,日本的索尼和中国的腾讯分列二三位,专利数分别为60件和48件。

《灼灼韶华》还原民国上海滩,虎鲸文娱虚拟拍摄让创作突破时空束缚

IPRdaily发布的《全球虚拟拍摄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TOP 30)》榜单截图。

而冲亚告诉「市象」,目前优酷的虚拍专利申报量已经来到一百余件,这些技术专利涵盖了色彩管理、空间定位、拍摄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数字背后,是虎鲸文娱多年来坚持发展影视技术的积累。早在2019年,彼时的优酷就已经使用LED屏投入到《紧急公关》的虚拟拍摄中。同年,优酷发布了帧享数字化制作1.0版本,可实现在简单场景下的LED屏虚拟拍摄效果。今年3月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虎鲸文娱虚拍技术已迭代到5.0版本,创新研发出实时法术功能,还实现了真8K的电影级拍摄、无频闪多机拍摄。

目前,虎鲸文娱已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虚拟拍摄方案也已从实验级技术迭代到应用级技术,面向全行业开放。对影视产业而言,虚拍技术的进步不仅是效率的极大提升,更意味着创作不再被物理世界束缚,创意将有无穷想象空间。

本文为《市象》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转载、交流、合作请添加微信:MingFei_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