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月如歌》的成功,是「女本位」叙事的胜利

《锦月如歌》的成功,是「女本位」叙事的胜利

锦月如歌》的成功,一方面是从女频古偶惯常的宫斗、宅斗等传统叙事中挣脱出来,将女主人设的格局打开,在「女本位」内核上的探索有所成效;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权谋、战争等元素叠加,以及更契合时代的价值输出,为古装剧带来了多元化的表达范式。

作者 | 张嘉琦(北京)

「女子也可以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今年暑期档,国产剧迎来一位让人惊艳的女性角色。在湖南卫视、腾讯视频热播的《锦月如歌》中,周也饰演的女主禾晏是一位女将军,既有智谋,武力值也拉满,更难得的是,她没有困于情爱和宅院中,而是始终有着清晰的个人目标,从「小我」到「家国」步步递进,为观众带来了诸多惊喜。

《锦月如歌》的成功,是「女本位」叙事的胜利

凭借着「女本位」叙事和双强CP模式的升级,《锦月如歌》在热度与口碑上实现领跑,不仅成为暑期档热剧,也从2025年依旧拥挤的古偶赛道中实现了类型突围,牢牢抓住了年轻群体的视线。

日趋激烈的档期竞争,和古偶陷入创作瓶颈、套路叙事这一客观情况不容忽视,想要在暑期档占据一席之地,难度较往年更甚。《锦月如歌》的成功突围,一方面是从女频古偶惯常的宫斗、宅斗等传统叙事中挣脱出来,将女主角的成长轨迹融入家国叙事,在「女本位」上的探索有所成效;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权谋、战争等元素叠加,以及更现代的价值输出,为古装剧带来了多元化的表达范式。

1.古偶的内容突围

《锦月如歌》能够在暑期档实现全方位的领跑,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吃到了档期红利,最核心的问题是其内容本身做对了什么。

《锦月如歌》改编自千山茶客的小说《重生之女将星》,由蒋家骏导演执导,故事主线围绕女主角禾晏而展开,她女扮男装代兄从军,屡立战功后却遭家族背叛,逃生后重回军营,在军营中提升能力,结交同袍,并与丞磊饰演的男主肖珏并肩作战,扛起了家国大义的重任。

该剧叙事视角的彻底转换,是实现破圈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年轻人占领古偶受众基本盘的当下,女性群体即是其中的「绝对力量」。剧中「女本位」叙事的核心,是对女性角色的革新,更是与当代女性的隔空对话。

《锦月如歌》的成功,是「女本位」叙事的胜利

剧集一开篇,就展示出了禾晏这一女将军人设的独特魅力。作为一名曾在战场中拼搏厮杀的女将军,在遭受背叛后并没有自怨自艾或一蹶不振,而是迅速调整好心态,改头换面,策马扬鞭重入军营。凭借驯马、校场夺魁等能力立住地位后,禾晏便进入了「复仇」的主线任务,并在后续经历的一系列事件中,实现了从「为个人雪耻」到「为众生立命」的价值飞跃。

第9集里,禾晏设局引丁一入佛堂,贡献了一段近身格斗、锁喉、手刃一气呵成的名场面;第12集的掖州卫守卫战亦是展现了禾晏的智勇双全,先是通过宋陶陶传递信息,成功制服奸细,又带领掖州卫将士奋勇杀敌,将女性坚韧、细腻等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禾晏的成长史,是过往我们在男频IP中更为熟悉的一类,以军营和战场为背景而展开的热血奋斗叙事。虽然「复仇」是故事的起点,但这种复仇不再聚焦于深院内阁的方寸之间,也并未过分渲染悲情色彩,而是拓展了叙事空间,将女性放置在更广阔的天地中,以自己的能力重写命运。

《锦月如歌》的成功,是「女本位」叙事的胜利

在女本位的叙事框架立住后,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图谱,也有了区别于传统女频的新面貌。在「双强」已经成为大势的当下,《锦月如歌》并非流于表面地塑造对等关系,而是让感情在交往中自然流淌,并因此诞生了许多更加触动人心的名场面。

禾晏和肖珏的关系比一般CP更为复杂,既有「十个秘密」和「情人节桥头吻」等撒糖名场面,让观众们不自觉地嗑上头;也有在鸣水之战等重要事件中建立的信任感,使这段关系以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为基底逐渐升华,脱离了单纯的性缘吸引,不仅是在能力上的势均力敌,更是内心深处的共鸣和相互吸引。

《锦月如歌》的成功,是「女本位」叙事的胜利

剧中的关系刻画上亦是平等且保留女性主体的,禾晏不是单方面地等待救赎的「傻白甜」,他们互相借力,共同成长,彼此托举。二人的感情观、价值观与当下的社会思潮相暗合,禾晏在初入军营时,就明确表示「我一定会借你之力,平步青云」。肖珏赶赴战场后,禾晏的反应也是「我知道你会来助我」。对待感情,态度是「男女之间,大体得势均力敌」。诸如此类的台词与情节在社交平台上备受喜爱,其背后所体现的,是观众在精神落地与情感共鸣双重维度上的现实需求。

2.优质剧集内外赋能

如今的观众早已不再满足于悬浮的甜宠故事,而是希望看到角色在可共情的逻辑里成长。无论是「女将军」还是「女商人」,指向的都是愈发清晰的成长主线、人物的主体性和不断拓宽的叙事边界。《锦月如歌》从女主人设突破到CP模式革新,乃至超越小我的家国格局,内容带动热度,实现了由剧集本身向外扩展的多维赋能。

成绩方面,《锦月如歌》自官宣影视化起就备受关注。截至开播前,双平台预约总量已经超过450万。8月6日开播后,播出仅四天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就突破26000,进入「爱看俱乐部」,截至目前热度已飙升至27000;第三方数据显示,《锦月如歌》在8月13日以4805.4万的正片播放量获得日冠,并在猫眼电视剧热度榜、豆瓣实时热门剧集榜等多个榜单上都实现了登顶;台播方面,播出首日的卫视实时收视率达到0.5624%,位居省级卫视同时段首位,CSM全国网份额5.71%、酷云峰值0.554%均为同期首位,并且连续多日实现蝉联。

《锦月如歌》的成功,是「女本位」叙事的胜利

除傲人数据以外,《锦月如歌》在各大热门社交媒体上都掀起了一波热烈的讨论,从人设到内核不断延展。围绕演员向,有演技高光的传播与二创;围绕剧集内容本身,有温泉打戏名场面、禾晏四重身份、女性主体、情感关系等话题讨论;围绕家国内核,亦有当代年轻人的使命、时代价值等口碑升华,在热闹的暑期占据了互联网的「一席之地」。

衡量一部剧是否成为爆款,同样重要的维度是看其对于演员的「加成」。《锦月如歌》播出以来,几乎实现了「全员上桌」,每个角色都因其独特的性格魅力引发热议。在群像扎实的前提下,周也、丞磊、张康乐和张淼怡四位演员都凭借该剧实现了进一步破圈。这一成绩也与剧外艺人团队和平台在宣传策略上的配合密不可分。售后服务也从线上延伸至线下,男女主被网友戏称「舅舅舅妈的时代来了」,为内娱族谱上新;而「小比忍人塑」则戳中粉丝嗨点,更有满足剧粉需求所拍摄的「船票转场」等,营业物料好感拉满。剧内剧外的高度联动,构建了沉浸式的追剧氛围,助推了剧集和演员热度的双重提升。

《锦月如歌》的成功,是「女本位」叙事的胜利

《锦月如歌》在暑期档收获佳绩,再次证明了古偶剧本身并未失去市场吸引力,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且需要敏锐捕捉并融入前沿的价值观和审美需求,由表及里持续进行内容迭代。

3.腾讯视频的暑期档多元布局

纵观当下影视市场风向,暑期档一直是各大题材竞相斗艳的「战场」,今年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殊性。外部环境上,短剧短平快的内容特性,分散了用户注意力;而长剧市场整体表现平稳甚至趋冷,作为全年长剧流量的高峰期,平台亟需借助这一高关注度的档期,产出爆款作品,提升大盘的整体水位。

在此背景下,《锦月如歌》以黑马之姿脱颖而出。该剧既引发了观众对于女性命运和自主权的广泛讨论,和现实议题形成互文,也有与CP有关的丰富二创作品,「禾你珏配」扛起了暑期CP大旗,延长剧集热度的生命周期,营造出了接梗玩梗的热络氛围。

《锦月如歌》的成功,是「女本位」叙事的胜利

值得关注的是,该剧的热播背后更有其所属平台的吸粉属性、布局丰富性。腾讯视频在暑期档释出的剧集,不是以某个类型作为单一支点,而是由点到面,以大剧不间断的排播形式,打造了题材多元化的暑期内容矩阵,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在现实题材领域,腾讯视频接连推出了《扫毒风暴》和《利剑·玫瑰》两部作品,前者聚焦禁毒事业的时代变迁,通过融入纪实元素,推动了禁毒意识的普及;后者则带动了公众对打拐议题的关注,同时进一步扩充了「她视角」的叙事空间。古装题材《子夜归》接档播出,凭借节奏紧凑的单元剧形式和对「女本位」内容的进一步阐释,在暑期档的末尾为长剧延续了热度和关注度。同样赶在暑期档尾声,即将播出的奇幻爱情剧《十二封信》,则体现了腾讯视频在类型创新上向前多走一步的决心。该剧以跨越时空的十二封通信为引子,串起有关爱情、友情和亲情的群像故事……

在竞争维度更加多元、破局难度有所增加的2025暑期档,腾讯视频凭借《锦月如歌》等多部剧作成功占位。这背后所体现的,是平台对于暑期档用户观剧习惯与整体市场需求的深度思考:通过构建多元立体的内容矩阵,实现了「好剧不断档」。丰富观众暑期生活的同时,以前瞻性的内容眼光突破类型常规,积极探索叙事边界。也许,未来将有更多惊喜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