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少年包青天》“崔明冲”是一个复杂又充满矛盾的角色,时隔剧播25年在互联网上依然能看到他的讨论帖,堪称所有案件单元中人气最高的角色。

他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科举状元,满腹才学,品行高洁,低调谦逊,平等待人。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他心系天下,有匡扶天下之志,豁达正义,事事以朝纲为重,身居高位,不涉党争,是庞太师八贤王这对死对头同时欣赏的人才。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相貌周正,仪表堂堂。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从外形到品行再到执政能力优秀到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然而殊不知他心狠手辣,手上沾染3条人命,还试图将罪名嫁祸他人,识破他真面目的公孙策也惨遭毒手,幸好有主角光环才保住了性命。

正是因为反差过大,所以当包拯抽丝剥茧揭开真相指证他是真凶时,观众才和八贤王的反应一样,震惊、不可置信、扼腕叹息。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小时候看这个案件为崔明冲感到惋惜和遗憾,有些意难平,时隔多年重温又有了不同的看法。

崔明冲固然是一个好官,品行有好的一面,但更有凶狠的一面,甚至可以说是本剧所有案件真凶里最坏的一个。

其他人的犯罪动机要么是迫于无奈,要么是复仇,沈良是潜伏在大宋的辽国人,肩负国家使命,戒贤是为了维护住持和相国寺的名声,卓云、戚老爹和丫头、蒙放常雨兄妹是为了复仇,没有一个人是出于个人利益,而崔明冲完全是出于私欲——壮志未酬,不能就此下野。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理由再怎么伟光正,都不是杀人的借口。崔明冲正人君子的表面下隐藏着腹黑阴暗的一面。

先来回顾一下剧情。

包拯公孙策一行人进京参加科考,考试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光了考生的答卷,接着又有两位考生阮文浩和向天问以及客栈店小二周八斤遇害,从而牵扯出“千鲤湖女鬼案”,认为是女鬼所为。

不过经过包拯一行人的一番查证,根本不可能是鬼魂杀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考生赛中原,然而在赛中原即将被问斩之时出现关键转折,包拯找出了真正的凶手,正是本届考官崔明冲。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崔明冲供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表妹云霜说起。

崔明冲家境贫寒,连上京赶考的钱都拿不出,姨母变卖了产业支持他。他以为姨母此举是希望他光宗耀祖,殊不知这是云霜的一番心意,是把终身大事托付于他。碍于女孩子的矜持,云霜没有直接表明心意,她以为崔明冲应该知道,但崔明冲其实并不知道。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后来崔明冲高中的消息传回家乡,云霜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于是就来到了京城找他。到了京城她却得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崔明冲已经娶妻。

原来高中后的崔明冲在谢师宴上与庞太师的女儿庞惜燕一见钟情,崔明冲做了庞太师的乘龙快婿。

云霜没有脸再回到家乡,便流落京城成为一名歌姬,名声轰动京城,达官显贵排着队见她。

云霜的境地令崔明冲愧疚万分就想给她一个名分,但是云霜是个性情中人,觉得崔明冲对她不是爱情所以拒绝了。云霜最后跟崔明冲提了一个要求:他抚琴,她跳舞。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舞还没跳完云霜就倒下湖里,原来在赴约之前她已经服用了毒药,毒药引来湖中的鱼围绕在她身边几日不散,流传成为了凄美的爱情故事。

云霜的自尽一来是觉得失去爱情生活没有了念想,二来是不想拖累崔明冲,担心他们的关系成为崔明仕途的隐患。这个秘密就藏在湖边的石碑上。

他们在千鲤湖相会及云霜跳湖的这一幕刚好被阮文浩、向天问和周八斤看到,不过当时他们并没有认出那是崔明冲,直到崔明冲三年后担任科考考官他们才认出来。而后他们三人拿此事要挟崔明冲被崔明冲反杀。

真相被揭开后八贤王斥责崔明冲此举是眷恋权位,崔明冲辩解自己视名利为粪土,只是朝中多事,不能就此下野。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在崔明冲的自述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逼不得已,他想继续为朝廷效力,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人言可畏,阮文浩三人的威胁逼得他不得不痛下杀手。

小时候看这段只觉得崔明冲非常地可惜,造化弄人,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奈何偏偏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朝廷失去了一个好官。

然而现在再看就会发现崔明冲的很多说法都站不住脚。

崔明冲说不知道云霜对他的心意,但他可是满腹经纶的状元。解决考生之间的冲突,安抚耍脾气的飞燕,都能看出来他很懂人情世故,更不用说在庞太师和八贤王两个政见敌对阵营之间游刃有余,足以证明他善权谋通晓人性,就这么一个智商、情商都超群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来云霜对他的爱慕之情,不懂姨母变卖产业筹钱给他上京赶考之意呢?

云霜跳湖自尽后崔明冲居然都不帮她收尸,让她的尸体在湖里漂了好几天,他杀害了阮文浩三人后还引导是云霜的鬼魂所为,这哪里看得出来他对云霜愧疚了?惜燕还说他重情重义……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且不说他和云霜完全没有男女私情,就算是有而且还被阮文浩他们添油加醋地宣扬,顶多只是一桩艳闻轶事,他的岳父庞太师民间也到处流传着《庞太师与我娘亲的二三事》,庞太师理都不理,一段绯闻而已影响了点名声,但是伤不到根本。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阮文浩他们无凭无据,石碑上的诗也当不了证据,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是过度解读,打死不认就行了。而且别忘了,崔明冲是朝廷命官,岳父庞太师权倾朝野位列三台,阮文浩三人对他根本构不成威胁,崔明冲没有必要因为一段毫无证据的绯闻杀人。

若是真的担心这件事影响了名声,他解决不了完全可以向庞太师或者八贤王求助,对他俩来说这都算不上事,轻松就能摆平,没有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这就是崔明冲悲剧的来源,不愿意别人看到自己不光彩的一面,也太自信能把事情处理好。

这些经不起推敲的逻辑bug引发了观众的另一层解读,认为崔明冲根本不像他自述中那样的,事实上他就是很腹黑的人。

或许他正如包拯推理的那样是个为了前途抛弃云霜的负心汉,作案过程又刚好被阮文浩他们看到了,所以才杀人灭口。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反正牵扯到的人全都死了,死无对证他怎么说都可以。

他口口声声说不在乎名声,可是最初作案动机就是名声的问题,甚至到死都还在维护它,他说的壮志未酬不能下野也更像是在美化自己。本质上他就是个坏人,为了一己私欲,杀人不眨眼。

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恰恰体现了崔明冲是血肉丰满的人,又真实又拧巴又矛盾,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自尊又自负。出身贫苦的他花了比别人更多的心血才走到了今天,他不允许自己的人生存在一丝的隐患,对别人来说或许这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对他来说却是能毁掉他几十年努力的大问题。

他是个心怀天下的好官,爱惜人才,但是受到威胁也会心狠手辣,毫不迟疑地解决掉威胁他的人。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

总而言之,这个案子留白太多,存在诸多逻辑bug,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矛盾之处,但不影响崔明冲是个很有魅力的角色。

除了人设外,演员张冰本人的外形也给这个角色加了分,他的仪容仪态和气质真的很像古时候世家公子的形象。

斯文入骨,温润如玉,风度翩翩。

就算是沦为阶下囚,头发散乱,依然貌美,还多了一份让人看了就心生怜惜的破碎感。

重温《少年包青天》,发现真正的坏人只有崔明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