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毛尖 19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有声时代。以上海尤其是十里洋场为背景的民国电影,即使说普通话也会让观众觉得散发着资本主义气息,尤其沪语尾音软,“对伐”“好伐”,那种调性,让人一听,就觉得,太靡靡 … Continue reading 毛尖:一次文化总攻,从沪语电影看《繁花》江湖
撰文:毛尖 19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有声时代。以上海尤其是十里洋场为背景的民国电影,即使说普通话也会让观众觉得散发着资本主义气息,尤其沪语尾音软,“对伐”“好伐”,那种调性,让人一听,就觉得,太靡靡 … Continue reading 毛尖:一次文化总攻,从沪语电影看《繁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