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片8.9分,是真的

Nose

最近有一部评分高达8.9的院线电影,可能大家都没注意。

也就是纪录片《汉斯·季默与朋友们:沙漠之钻》。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汉斯·季默与朋友们:沙漠之钻》

如果把它仅仅看作一部音乐会电影,就低估了这部电影的意义。它不仅是对汉斯·季默本人辉煌职业生涯的一次盛大庆典,也可以看作是一份电影音乐可以演化成独立表演的证明。

影片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混合体验,它既融合了高能的音乐会现场,又有私密的纪录片式访谈,并以电影化的编排方式呈现出来。因此这并非一场演出的简单录制,而是由艾美奖得主保罗·达格代尔精心策划的全新沉浸式体验,这种混合性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媒介野心。

舞台选择迪拜并非偶然,可口可乐体育馆、广袤的阿拉伯沙漠,以及帆船酒店的停机坪,这些元素被汉斯·季默视为某种未来体验的融合,又象征着他的音乐本身:前瞻、宏大且技术精湛。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换个角度来看,这次音乐会,以及这部影片,也是汉斯·季默个人历程的某个顶点。

他从一个曾患有严重舞台恐惧症、在电影银幕后躲藏了几十年的作曲家,蜕变为一个在舞台上魅力四射、如假包换的摇滚明星。

他登上这个舞台,离不开法瑞尔·威廉姆斯和约翰尼·马尔这些朋友的鼓励。因此,我们看到的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关于个人蜕变叙事的最终章。

舞台上的挥洒自如,是战胜恐惧的结果。这为整个奇观增添了一层强有力的人性戏剧。观众所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位音乐家演奏他的名作,更是一场私密斗争的公开胜利。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说回汉斯·季默的创作,他可能是今天的电影观众最熟悉的配乐大师了。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在汉斯·季默崛起之前,好莱坞电影音乐是怎样的状态。当时的电影音乐被新浪漫主义的管弦乐传统所主导,突出强有力、易于哼唱的旋律和主导动机,并且主要由铜管和弦乐来承载。

约翰·威廉姆斯就是这种风格的终极典范。他的作品以严谨的古典音乐训练、复杂的配器法,以及运用主导动机来代表角色和理念而著称,《星球大战》和《夺宝奇兵》便是这种风格的巅峰代表作。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夺宝奇兵》

威廉姆斯的创作过程是老派的,他使用铅笔和纸,专注于音乐与银幕画面的精准同步。除他之外,还有《银翼杀手》《纽约大逃亡》等作品,尽管仍是管弦乐配乐占据主导,但也在合成器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验。这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小众的音乐语汇。

季默的革命性创举,在于将传统管弦乐队与现代合成器无缝融合。

他在1988年为《雨人》创作的配乐,确立了这种全新的声音,并成为他的标志性风格。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雨人》

季默的音乐中,节奏和打击乐器往往成为主角。他运用庞大的鼓乐团和层层叠加的电子脉冲,创造出一种节奏性的「音墙」。这种方法将织体、驱动力和原始能量置于复杂旋律之上,与威廉姆斯的模式截然不同。

他为《超人:钢铁之躯》的配乐动用了多达12位鼓手,正是这种节奏最大化主义的最好例子。

季默音乐的核心悖论在于,他使用简单、重复的固定音型,还有极简主义的动机,来构建宏伟的音景和情感景观。诺兰的评价是准确的,他是一位拥有最大化制作感的极简主义作曲家。

我们听《盗梦空间》中的乐曲《Time》就知道了,它从简单的钢琴旋律开始,通过缓慢叠加织体,最终推向势不可挡的高潮。

此外,季默的作品常常模糊了音乐与声音设计之间的界限。

来自《盗梦空间》的「BRAAAM」低吼,与其说是一个音符,不如说是一种声音建筑——一种由深沉、失真的铜管与合成器和混响叠加而成的声音,这种做法后来迅速成为好莱坞的陈词滥调。

季默不仅创作配乐,他为现代商业大片,特别是动作、科幻和超级英雄类型,创造了一套全新的声音模板。整整一代作曲家,都在模仿他的声音。

这种无处不在的影响当然也引发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季默导致了当代电影配乐的质化,以及旋律的衰落。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盗梦空间》

当一种音乐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并被广泛模仿时,它往往会固化为一个流派。季默的方法不仅仅是个人风格,它是一套完整的集创作、制作和情感信号于一体的系统。

我们看到的这场现场演出的电影,通过将音乐从特定电影中剥离出来,作为一个统一的美学体验呈现,更加强化了这一观念。

观众前来,是为了体验「季默之声」,而不仅仅是《角斗士》的主题曲。

所以我觉得汉斯·季默最伟大的影响,就是成为了一个新音乐流派的开创者,不妨称之为史诗混合乐,或者电影工业乐。

从这个角度看,《沙漠之钻》正是致力于这一新流派的首个大型音乐节,而其创作者本人则是压轴主角。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季默创作音乐的核心信念是,音乐必须服务于故事的「潜台词」,而不仅仅是情节。

他视自己为「剧作家」而非纯粹的音乐家,并认为他的音乐家是电影中最后的演员,必须赋予他们目的和语境,让他们演奏情感,而不仅仅是音符。

他与诺兰、维伦纽瓦的紧密合作,就是这么一个对话和相互启发的过程,远在电影开拍前就已开始。诺兰坐在他的沙发上听他演奏,或者他为维伦纽瓦的《沙丘》在拍摄前就写好能激发灵感的组曲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沙丘》

季默的创作方法还包括发掘独特的音乐家,并围绕他们的特定才能构建配乐。

比如丽莎·杰拉德在《角斗士》中令人难忘的无词吟唱,成为电影精神层面的核心。

李柏·M为《狮子王》的《生生不息》所做的祖鲁语吟唱,为配乐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真实性,这是与南非音乐家密切合作的成果。

郭婷娜在《神奇女侠》中融入了摇滚元素的电大提琴演奏,是现场演出的核心,体现了古典技巧与摇滚能量的融合。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还有佩德罗·尤斯塔奇的木管乐器,在为《沙丘》配乐时,季默要求他让长笛听起来像拂过沙丘的空气。

季默善于运用非传统乐器和技术,例如在《黑暗骑士》中用剃须刀片刮擦琴弦来制造小丑的主题,或在《星际穿越》中用一台17世纪的教堂管风琴来表现太空的浩瀚。为了《沙丘》,他的团队甚至制造了全新的乐器,以创造某种像来自异星世界的音景。

而我们这次看到的《汉斯·季默与朋友们:沙漠之钻》这部电影,导演保罗·达格代尔的执导方式也非常关键。

影片的结构刻意偏离了传统音乐会的线性形式。它在高能量的表演之间,穿插了与诺兰、维伦纽瓦、比莉·艾利什和蒂莫西·柴勒梅等合作者的亲密访谈,这些访谈采用黑白画面和1.33的画幅比例。这些片段提供了背景、故事和情感基础,创造了一种表演与反思交织的叙事节奏。

影片还打破了场馆的限制。开场时,歌手路瓦尔·科特勒在真实的沙漠中演唱《沙丘》的片段,以及季默在帆船酒店停机坪上演奏《Time》,这些并非单纯的音乐会,而是音乐录影带的形式。它们为音乐创造了全新的、强大的视觉语境,用同样史诗般的现实世界奇观取代了电影画面。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尤其是开场的《沙丘》组曲,由路瓦尔·科特勒在沙漠中孤独而高亢的歌声唱响,随后在体育馆内爆发。音乐上,这展示了极端动态范围的运用,从单一人声到整个乐队的全力迸发。现场版强调了配乐的部落、打击乐元素和定制乐器的非凡质感,无需看到阿拉吉斯星的画面,便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声音世界。

还有《星际穿越》组曲,将管风琴与完整的摇滚乐队乐器融合,加长铺垫,呼应了电影从个人失落到宇宙探索的旅程。

还有《狮子王》组曲、《角斗士》组曲、《黑暗骑士》组曲,都让我们获得了和电影中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院线片8.9分,是真的

我一开始很是怀疑,季默的音乐在剥离掉原始的电影语境后,会失去某种力量。我以前在听他CD的时候是遇到过这种情况的,但这次真的没有。

也许是因为,一种强有力的、结构精巧的情感叙事形式,具有普世性。

现场表演和CD的区别在于,它以摇滚乐的能量和精湛的演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同样强大的视觉语境,足以替代电影画面。

电影音乐虽然是因为电影而存在,但它有独立的生命。

院线片8.9分,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