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文章和姚笛的恋情闹得沸沸扬扬,两人不仅事业急转直下,还一度淡出了大众视野。
可谁也没想到,当49岁的马伊琍凭借《繁花》等作品在事业上再度封神,稳坐实力派女演员的宝座时。
那个曾让她陷入舆论漩涡的前夫文章,其口碑竟然开始悄悄回温。
可这其中的关键人物,既不是马伊琍,也不是文章自己。
而是他们那个曾被无数人同情和心疼的女儿——17岁的文君竹。
或许连马伊琍自己都未曾预料到,她倾尽心血养育的女儿。
如今正以一种特有的方式,为那个曾经背叛家庭的父亲“争光”。
破碎童话里的两条岔路
时间倒回多年前,文章和马伊琍的故事,曾是娱乐圈里一段关于“姐弟恋”的佳话。
一个是凭借《奋斗》、《失恋33天》等高质量作品早早手握金鹰、百花影帝的当红小生,一个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
文章在外一口一个“马司令”,姿态放得极低,而马伊琍也曾全然信任,调侃丈夫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甚至连探班都很少去。
《裸婚时代》里那句“我没车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爱你的心”!
不仅让“刘易阳”成了无数女孩的梦,也让文章的好丈夫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也正是这部剧,让他与姚笛的缘分悄然开始。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就在马伊琍怀着第二个女儿,为家庭全心付出之际,一场风波将这个看似完美的家庭彻底撕裂。
事件曝光后,文章的事业几乎被按下了暂停键,从云端跌落谷底。
而马伊琍,在写下那句著名的“且行且珍惜”后,选择了短暂的隐忍。
但骨子里的骄傲与独立,终究让她无法长久地妥协。
这个从15岁起就自己赚学费,被父亲教育“不要花男人钱”的女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
自此,两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文章逐渐淡出大众视野,转向幕后和话剧舞台。
而马伊琍则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次成长”,一部《我的前半生》让她斩获白玉兰最佳女主角。
近期的《繁花》和《我的阿勒泰》更是让她光芒四射。
众人都以为,这就是故事的结局:一个女王的回归,一个犯错者的沉寂。
妈妈的“隐形投资”
在公众视野之外,马伊琍早已将生活的重心,悄然转移到了另一个战场——母亲这个角色。
离婚后,她获得了两个女儿的抚养权,独自承担起了养育的重任。
这并非易事,大女儿正值青春期,情绪敏感,小女儿尚且年幼,需要时刻照料。
为了给女儿最好的成长环境,马伊琍的付出是具体而实在的。
她每年投入超过三十万元,将文君竹送进上海顶尖的国际学校。
当女儿在上海青少年舞蹈大赛中获奖时,人们看到的只是台上的光鲜,却不知背后是马伊琍一次次的亲力亲为和陪伴训练。
对小女儿,她则选择用隐私保护的方式,极少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孩子的正面,尽显一个母亲的周全与呵护。
这种付出,甚至可以追溯到婚姻存续期间。
她曾为了家庭和孩子,被迫推掉了无数拍戏机会。
两次怀孕都受尽折磨,怀大女儿时,孕期五个月体重只剩下85斤,看会儿信息就头晕。
怀小女儿时,依旧是天天孕吐。
她曾坦言,那些充斥着柴米油油盐的琐碎,恰恰是她年轻时最不屑的模样,但为了孩子,她甘之如饴。
离婚后,她更是将生活节奏彻底调整,减少工作量,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下午接回家,周末则陪着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她学习烹饪,研究教育方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她曾说,“妈妈要先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单亲母亲在工作与家庭间艰难寻找平衡的真实写照。
父亲的“轻巧”加分项
与马伊琍长年累月的默默耕耘相比,文章作为父亲的角色,在公众面前的呈现则显得“轻巧”许多。
他与女儿们的互动并不算频繁,但每一次同框,似乎都能引发舆论的善意解读。
去年父亲节,文君竹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与父亲的合照。
生日时,也分别晒出了与父母的合影。
每一次,评论区都会涌现出类似的夸赞:“看孩子的状态,就知道他没缺席父爱。”“文章是个负责任的好爸爸。”
这种现象,在文君竹最近的17岁生日派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场由马伊琍亲自策划、在上海高级酒店举行的派对,布置温馨,充满了少女气息。
文章也到场参加,尽管停留时间不长,但他送给女儿一台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并与女儿留下了灿烂的合影。
这些偶尔的公开互动,轻易就为文章的父亲形象加上了厚重的滤镜。
这与马伊琍日复一日的接送、辅导、陪伴所形成的鲜明对比。
有网友不禁为马伊琍抱不平,母亲的付出被视为理所当然,而父亲的偶尔参与,却足以赢得满堂喝彩。
意想不到的结局
如今,距离那场风波已过去11年,故事的走向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马伊琍的用心培养,养出了一个内心通透、阳光健康的文君竹。
她既不因家庭变故而回避与父亲的相处,也不依附于母亲的光环,始终保持着低调和独立。
正是女儿这种不偏不倚、充满爱的态度,让不少人对文章产生了好父亲的滤镜。
那些曾经指责文章的网友,在看到父女情深的照片后,态度渐渐软化。
文君竹用自己不张扬的优秀,以及对亲情的珍视,悄悄地改变了外界对父亲的单一刻板印象。
这份为父亲带来的“争光”,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爱与教育结出的自然果实。
这或许是马伊琍自己都没有想到的结局,她一手拉扯大的女儿,那个让她实现了“第二次成长”的宝贝。
最终以她的宽容与健康,间接地给了前夫一份最宝贵的“体面”。
结语
曾经,人们的目光聚焦于文章的过错和马伊琍的隐忍。
却忽略了在这场家庭风暴中,还有一个沉默的成长者。
文君竹的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关系的终结,不代表亲情的断裂。
一个在爱与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有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疗愈家庭的创伤,甚至去重塑大家的记忆。
这或许,才是这场漫长故事里,最令人欣慰的事情了。
信息来源:
环球网
荆楚网——文章马伊琍大女儿文君竹晒照庆祝17岁生日
中华网新闻——文章马伊琍大女儿17岁近照颜值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