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临终前那番感人肺腑的对老十三的评价令无数人动容,君臣之义难以名状,父子之情却溢于言表。我们来回味一下:
康熙皇帝:十三阿哥是性情中人,他心地光明,重情重义,但嫉恶如仇,感情用事,不会权变。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担心他任性行事,闯出大祸,把你牵连进去无法收拾。有了这十年的教训,他也应该更加成熟,可以做你的好帮手了。
所谓康熙皇帝不待见老十三胤祥,大概就是指二废太子之后,康熙以胤祥暗杀郑春华为由,圈禁了老十三胤祥十年。
从康熙皇帝临终一段话,其实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实际上是在磨练胤祥的心性,目的在于为胤禛即位之后做他的好帮手。
所以,康熙并非不待见老十三胤祥,恰恰相反,康熙皇帝十分喜欢胤祥,对胤祥寄予厚望,甚至牺牲了父子之情,可见康熙内心其实是心疼的。
我们不仅仅可以通过这里看见康熙皇帝对老十三的喜欢和信任,在很多细节上,都可以看出来。
比如:肖国兴案后。老四胤禛把自己弄病了,老八胤禩争得了刑部冤狱案的差使,康熙命老十三胤祥和老八胤禩共同审理刑部冤狱案。但是老八胤禩却绕过老十三胤祥,深夜提审肖国兴,让他供出太子胤礽不法之事,并且连夜奏呈康熙皇帝,虽然这件事为胤禩换来了一顶廉郡王的爵帽,但是康熙背地里看透了老八胤禩的阴险,说他“其心可诛”。老八的阴险不仅在于使阴招出卖太子,还在于激起老十三与太子胤礽的矛盾,故而康熙着张五哥,吩咐他带话给老十三胤祥“不要和太子来往,这对他好。”
老八胤禩想要撬翻太子胤礽,还要离间太子胤礽与老十三的兄弟关系,康熙皇帝的嘱咐既是为了防止老八胤禩,也是担心老十三掺和到夺嫡的事件里来,这是对老十三的爱护和担忧,哪里看得出是不待见胤祥呢?
再比如:追比国库欠款。老四胤禛请示康熙皇帝,要求老十三胤祥一起参与追欠,但是康熙拒绝了。康熙为什么要拒绝呢?因为收欠是一件得罪人的事,康熙皇帝不会让承担这件事的人,也就是老四胤禛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那样会真的让自己心仪的皇子被孤立的。所以,他让老十三胤祥不参与进来,是为了让胤禛在真正孤立的时候,还有个兄弟能够挺着他。这也是为了胤祥好啊,让胤祥不得罪人,就等于间接帮助了老四胤禛。
当然,还有一废太子的时候,胤祥护着皇太子胤礽,虽然受到了康熙的处罚,但是也被夸奖“在太子受难的时候护着他,看着他,尽到了一个做兄弟的情义,做到了一个臣子的忠尽。”派张五哥放胤祥出来,还特地将贴身之玉送与胤祥,表达了皇帝兼父亲对胤祥“守身如玉”“玉不琢不成器”和“玉者国之重器”的厚望。
还比如:暗杀郑春华。康熙皇帝本就知道太子胤礽和郑春华之间的私情,但是他并没有杀郑春华,只是将郑春华怀的孩子给打掉了。太子胤礽复立之后,要求老十三胤祥去干掉郑春华,但是胤祥看见郑春华对太子一往情深,恻隐之心顿发,却救下了郑春华。很多人看不懂康熙为什么要留下郑春华这个“棋子”。其实,康熙皇帝是在玩一场“黄雀在后”的把戏,希望通过郑春华钓出夺嫡皇子,然后给予打击,以确保默定继承人的安全。
老十三犯了大忌,将郑春华藏匿,康熙皇帝焉有不知?那个时候,谁手里握有郑春华这张牌,谁就可能招来康熙的大忌,当然也可以成为打击皇太子胤礽的利器。所以,郑春华是一个烫手山芋,而这个烫手山芋,恰恰被捏在了老四和老十三手里了,握在他们手里其实也是很危险的,因为老八胤禩也关注着,他随时可以利用郑春华来打击老四和老十三。
康熙因此而圈禁了老十三。老十三若是杀了郑春华,也许对大家都好,但是藏匿起来,问题就严重了,因为那样会拖累到老四,老十三的隐恻之心与他的性格是对应的,但是对于政治而言,却是大大的缺点。所以,康熙皇帝圈禁老十三,除了是磨练老十三的心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他的保护,如果失去了老十三,老四胤禛将来之路也许更加充满荆棘。
康熙不能让这个帮手消失在夺嫡战中,岂不是对老十三大大的爱护?
确实,康熙皇帝在很多方面,对老十三多有压制,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老十三胤祥不卷入到夺嫡战争中去,免得他成为众矢之的。
比如:在对胤祥的分封上。从江南筹款赈灾来看,老十三胤祥和老四胤禛的功劳基本上是等同的,但是老四胤禛获得了雍郡王的加封,老十三颗粒无收。如果我们再回看,黄河发大水,胤禛在请示和老十三一同办差的时候,还说出“康熙四十三年,胤祥与儿臣一道办理赈灾,做事勤勉,忠心可嘉”的话,也就是说,胤祥参与赈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康熙就是没有给他加封。
刑部冤狱案,老八胤禩绕过胤祥撬皇太子胤礽,虽然为康熙所忌惮,但是胤祥参与处理这件冤狱案也算有功,康熙仍然没有给胤祥加封。
纵观康熙在世期间,老十三胤祥从没有得到过康熙的加封。这是为什么?
这并不是不待见老十三胤祥,前面所说,康熙皇帝知道老十三胤祥和老四胤禛的关系,为了给老四胤禛配备这名帮手,康熙皇帝用心良苦,看似是冷落老十三胤祥,恰恰是让胤祥免成众矢之的,从而让其他夺嫡皇子的目光不会聚焦到胤祥身上,以此保护了胤祥。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康熙皇帝的帝王之术,他压制老十三胤祥越是厉害,那么留给老四胤禛对他的恩宠就会更多,将这种提携留用之恩留给老四胤禛,也是为了让老十三更好的帮助老四,不是么?
有人说,老四胤禛在提举大将军王的时候和自己的亲兄弟老十四胤禵曾经提起,老十三胤祥的外公是喀尔喀蒙古大汗,故康熙皇帝对老十三有所顾忌,其实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不管历史真相与否,满蒙关系一直是大清朝立国的基础,噶尔丹虽然捣过乱,但是被康熙皇帝平息了,满清和蒙古的关系以和为主体,这是大清入主中原最为重要的盟友关系之一。
所以,即便老十三的外公真的是喀尔喀蒙古大汗,康熙皇帝更应该表现出对老十三胤祥的关爱,以此来维系满蒙关系,怎么会以此种态度对待之呢?
故,在《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对老十三胤祥的态度,恰恰体现了一个皇帝、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并非是不待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