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十多年,《青蛇》首次正式登陆内地院线。票房冷到冒烟,寥寥不到二百万。
不想去探讨原因,还是想聊聊电影本身。
据说当年徐克先找的巩俐和梅艳芳,不过二人岔不开档期,于是换成了王祖贤和张曼玉。
为了让作品更符合王和张的气质,徐克还另外修改了剧本,使得故事与她们给观众的感觉看起来更贴切。从最终呈现出的结果来看,徐克改对了。
《青蛇》为人津津乐道的有三点,一故事,二绝色,三批判。
先谈故事,影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青蛇》,相比小说,电影的处理要更柔和些,原著小说要残酷得多,本文只讨论电影。
与以往民间传说白蛇传有较大不同,往常印象里的白蛇传,以刻画许仙与白娘子人妖殊途的凄美爱情为主。而在《青蛇》中,许仙被“魔改”,他不仅爱白蛇,他还爱上了青蛇,甚至最后甘愿牺牲掉爱情做出妥协。
除了名字还叫做许仙,他与印象中的许仙没有一丝相像。
与其说《青蛇》中的许仙是个人物,不如说他是个符号,一个代表着男性劣根性、见异思迁的符号,影片中还极为调侃地专门为这个符号起了个外号,“老实人”。
于我个人而言,许仙这角色挺让我出戏的,无他,只因他的扮演者吴兴国在《赌神2》中塑造的仇笑痴一角太经典,因此观看《青蛇》时几度串戏让人笑场。
白蛇倒是与民间形象较为符合,乐善好施、救济百姓、对许仙从一而终赴汤蹈火。
唯一的出入,是本片中的白蛇对许仙不是报恩,而是一见钟情的爱,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在本片中的白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青蛇,本片灵魂人物,整部影片简直就是一部青蛇的成长史。
从蛇到蛇精再到化成人型最后成为真正的“人”,跟随白蛇,青蛇一路成长。
青蛇是个典型意义的反抗者,去勾引许仙,去淫乱法海,都是她的反抗。不愿被所谓的条框所束缚,相信世间没有什么是一定的。放到《西游记》中,她是孙悟空。放到《封神榜》里,她就是哪吒。
至于法海,神性与人性的结合,一面打着替天行道的得道高僧之旗,一面不断消解自己人性中的欲念魔障。
挺讽刺的是,整部片子法海一共降了两个妖,一个是受佛荫感化没干过一件坏事的蜘蛛精,另一个则是救人无数的白素贞。
影片讲述白青二蛇化人后,徜徉人间饱受情感之惑,最终落得一死一无踪的故事。
以故事为铺垫,展现徐克“绝色”的审美,以及对人性的“批判”。
绝色,这里的色有两层意思,一为色彩,二为情色。
《青蛇》的画面色彩运用极为讲究。
比如这里,侧面打光,将人物一分为二,体现出法海的人神两面性。
又比如这里,若隐若现的光线更添一分诱惑之意,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
还有这里,白蛇与许仙行床笫之事时,周身笼罩着暧昧的暖光,透出的阴影又正好映在窗外的小青身上,可谓精彩至极。
诸如此类的细节影片还有太多,这里就不做赘述,总之,处处经典。
另一色情色,更是《青蛇》的代表性元素。
这里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色情与情色。
色情是纯粹的性,毫无美感与章法、直白大胆,更多是兽性般的发泄、交媾。
情色是有故事性的,由各方元素叠加相辅相成的一种美的视觉艺术。
《青蛇》中有两处有关情色的刻画让人印象深刻。
一是小青刚出世时,落入宴会之中与舞女起舞。
当她用她的“第三性器官”脚,缠在舞女的腰上肆意摇摆时,一股说不出的性张力喷薄而出。
二是小青与法海的挑逗戏。
小青在水中一边抚摸紧拥自己的尾巴,一边妖媚地看着法海。
这里的蛇尾仅仅是蛇尾吗?挺明显的暗示是,这里的蛇尾象征的是法海的性器,后续从法海下体射出一股浊物也是一种佐证。
两段戏,没有一处裸露镜头,但其中饱含的情色与欲望却已经要从屏幕中溢出来。
除了色彩和情色,《青蛇》的“绝色”还体现在另外一层,王祖贤和张曼玉。
两位女神,一个比一个妖娆,一个比一个妩媚,你再找不出她们的任何一部作品能美艳过《青蛇》,赞一声人间绝色毫不为过。
最后,《青蛇》的批判。
影片从第一幕开始就在鄙夷人类的丑陋。
瞧瞧影片开头这些出现的人类,个个歪瓜裂枣嘴脸生疮,唯有浓眉大眼面若白玉的法海一人站在高台之上俯瞰众生。
怎料下一场戏,就将看似高高在上的法海从高处拉了下来。
先是错误判断镇压了有着佛性的蜘蛛精,再是对赤裸生育的村妇产生了淫邪之念。
细思极恐之处在于,法海在看到裸妇转身走的时候,他驻足顿了一下,这一顿是什么意思?他想干什么?
之后法海于佛祖面前打坐时,脑海中不断闪出那晚裸妇的身躯,心魔更是随之而出,勾得法海欲火难耐。
再到后来,法海妄想借小青来破除自己的魔障,没想到竟没经住诱惑,直接破了戒。
影片最后的安排更是直接让法海成了一个笑话。
法海、许仙、瞎子捉妖师,包括许仙的同事、金山寺的和尚,影片中所有出现的“人”,均是丑陋的。
法海已经谈过,再看许仙。
批判自己的学生近女色,结果当自己看到大美女白素贞时眼睛都直了,之后更是没能经住小青的诱惑。
表面上,他最终甘愿当和尚是为了保住白青二蛇的性命,但实质上此举是“出卖”了爱情。
白素贞不惜性命也要救他,救的不仅是他,更是从一而终的爱情。与生命相比,爱情价更高,被小青刺死的许仙不知最后有没有悟通这个道理。
与法海、许仙二人隐晦的批判相比,对瞎子捉妖师就是明着唾骂了。
法海捉妖起码还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这厮捉妖则直接是为了炼丹提升自己的法力。
被二蛇戏弄后,他找上门复仇,说到底依旧是为自己,因为她们“害的我身败名裂”。
他简直像个小丑。
许仙的同事也好不到哪去,起先知晓许仙近了女色,便污蔑白素贞“骚的不得了”,说许仙一辈子修身立德如今身败名裂。
待到白素贞治病救人他们有求于她时,口风立刻一转,“真是祖上积了大德才能娶上这么个活观音”。
瞧瞧,还不相识就说人骚得不得了,有求于人就说人是活观音。啧啧啧,人性啊,直教人笑掉大牙。
还有法门寺的和尚,嘴里喊着四大皆空,行动上却是眼鼻口全都捂住,活脱一副鸵鸟心态。妖怪来了,叫着“妖怪呀 妖怪呀”却不做任何行动。发了大水,他们便如乌合之众般聚在一起喊着、叫着、慌着、怕着,结果全都上了西天。
整部《青蛇》有一个算一个,每一个“人”都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妖,白青二蛇、蜘蛛精,这三妖不仅不害人,反倒主动助人。
哪怕到最后,白素贞败给法海,妖败给人,也是因为白素贞动了胎气,沾染上了“人气”才斗法输给法海丢了性命。意即沾染上人,就没有好下场。
对人性的高度批判,绝对是《青蛇》在展现女性爱情的爱恨缠绵之余的另一大精髓所在。
王祖贤与张曼玉的妖,是绝色,也是绝唱。她们的美不止在皮相,更在骨子里的叛逆与天真。青蛇的懵懂与觉醒,白蛇的执着与毁灭,都成了银幕上再难复刻的经典。
徐克让“妖”比“人”更像人,白素贞为爱赴死,小青看透世情飘然远去,而法海、许仙之流,却仍在自己的执念与欲望里打转,可笑又可悲。
重看《青蛇》,它依然能让我心头一颤。妖又如何?是人又怎样?
敢爱敢恨,至死方休,才是真章。
-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