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今天说个隐秘的心思,说说我压抑的公共情感。这文章,是好文章,但,一定被误读。
最近,我很想写《东极岛》的影评,但,没有勇气。因为不论怎么写,都会挨骂。
写《东极岛》,爱国是我的底色。我爱中国,我爱这片土地,但,这只能是压抑的情感,因为,爱你在心口难开。
口难开,是因为我只要讲“爱国”,就有人来骂,他们极尽嘲讽。
前段时间,我试过一次,有个同城写手以“变节”,专门污名我,获得很大流量。
这类人理由是,我曾写了那么多批评恶权恶人的文章,怎么还可以说爱国呢?怎么会这么正能量呢?
这是令我极度悲哀的事。
批评也是建设,激浊才能扬清。这个逻辑,他们就跟傻逼一样,完全不懂。
他们一听“正能量”三个字,就一脸不屑,十分嫌弃,觉得自己精神很高贵。
其实很低贱。因为他们道听途说,认为“正能量”三个字,是个叫宋三木的流氓说的,脏了。
只瞎眼看到一个流氓如何定义一个词汇,争眼无视千千万普通人对这人词汇的朴素表达,真是无知者无畏,无耻者无聊。
对这类人,我不争。因为他们反智,没有常识,不讲逻辑。
我是普通人,我讲普适性。普通人是爱国的,爱国在哪个国家,也都是一种普适性的公共情感。
于我而言,正是因为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片土地,热爱普通人,才会批评那些恶权恶人。
因为,我不想把世界交给董小姐这类既蠢又坏且贱的人。我只想为普通人说话,和他们一起实现人生进阶。
这些年,我坚持着,不被鄙陋之人给精神捆绑。
他们在生吞活剥地切割民族、国家、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在虚幻的宏大叙事中,既不爱国,也不爱具体的人。
必须要清醒,这些人,没有什么真文化,肚里墨水一瓶不响,半瓶晃当。他们那点逻辑的浅薄,早在我30年前学理论时,就都搞明白了。
与这类人混在一起,你的人生毫无前途。
说回电影《东极岛》。这电影的爱国精神,是有拓展的。因为国际救援的主题,除了战争的正义导向,还要纳入“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的世界精神框架。
这样的观点,同样不能说。电影里的中国人,是在救英国人。反智者的逻辑是,英国人当年参加了八国联军,所以,不应救……
所以,如果我说这电影好,价值观是开放的,肯定又要被骂成“变节”的另一面了——汉奸。
从价值判断上,反智们就是如此自相矛盾。对我这样的同一个人,他们都随时会在“公知”和“汉奸”两个完全对立的语词中切换。
当然,他们连公知是个褒义词,也都不知。
《东极岛》票房扑了,我是有些难过的。在我看来,这电影并不是毁于艺术,很大程度上是被反智脑残给骂毁了。
主演朱一龙和倪妮,是我很喜欢的。朱一龙很低调,是个踏实的人。倪妮是我老家的孩子,多清澈呀,多深刻呀。
从人性人情角度讲,我希望他们的作品,有好结果。
但,作为一个意识形态的研判者,从一开始,我就感觉到,在今天,《东极岛》会被骂毁了。
反智者不讲逻辑,没有理性,缺失人性。他们在毁坏一切创新表达的艺术,他们要把电影拉回到《火烧红莲寺》的地步。
是的,我都不敢写这类题材的文章。
前些天,我想写《南京照相馆》,于是,在某篇文章中先提了几句,说自己当年生活在南京,知道那个伤城的历史隐痛,和这电影共情了。
结果,后台各种谩骂都来了。
谩骂者最集中的理由,是骂我为什么只说南京大屠杀,不说海兰泡的事,不说海参崴的血。
那,我怎么回应这种人呢?
举个例子说明吧。我有一个堂弟,一辈子混得很惨,我曾极尽努力想帮他事业,但,我们对话太困难了,他让我绝望了。
反正,我在给他讲东,他就不停地扯西,不聚集,很游移。
那无穷无尽的事与远方,让我无力了。哎,他穷任他穷……
我在谈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他们要我来扯海兰泡,这种人,与我堂弟思维是一样的。
当然,我不能说他们是坏人,甚至还得认他们是亲人。
但,这种不分语境的人,这种不抓主要矛盾的人,这种精神游移的人,这种脑子不清的人,在我看来,就是废人。
他们的信息管道和思维频道,都坏了。
在职场上,我也遇过这样的人。他们怎么扶,也上不了墙。人生,困于挫败之中。
一个人,必须懂得朴素和踏实的深度价值。
南京在心中的痛,是有深度的。南京作为伤城,伤痕是不灭的。当然,写“南京大屠杀”而被害的张纯如,也是我的老乡。
她的死,也带给我绵绵的恨……
这一切,也都是我的朴素爱国主义的情感源头。
我一直没有勇气,把这一切与爱国精神结合在一起,来说给大家,让大家明白,老将不是打打杀杀的老将,他的血与火,只应连接到民族的根部。
我是很伤心,这些年,诸如李毅陈平之流,被打造成为具有辨识度的爱国大V。我远离爱国表达,就是怕被误会地列入这类骗子水货的阵营。
所以,我特别挣扎。一边向董小姐亮证女这类恶人恶权开刀,一边又要与反智的乌合之众恶斗。
批评能够激浊扬清,也是爱国。很遗憾,还是被一些人看作是一根刺。
其实,我只是在想,我的国,不能交给董小姐这样的烂人,而是交给每个朴素善良悲悯的普通人。
爱国,就是植入普通人内心,流入普通人血液,极其朴素的,却又无限深情的美好。
昨天,我写滴滴外卖在海外市场,采取国内违法手段来打击美团,而不是一起针对国外资本,认为这种商战失节了。
结果,有人如此留言:
他与像上篇那个因为“热爱的郭沫若”而痛恨我的另类脑残者一样,先是扛着“原本比较尊重老将”的旗号,然后,对我恶语开骂。
遇上这类垃圾人,是人生灾难。
他们极度自私,不会打赏,不会购买,不会付出,永远消耗,永远攻击,永远仇恨。
他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的,一句什么“国节或人节”凌乱,只能说明只是活在一个自我迷乱的精神世界。
我从灵魂深处看不起这类人,他们困在一个虚幻的逻辑中,总在把自己的国家当作假想敌,一生只能活在戾气和仇恨中,很可怜。
有大量朋友长期在这里读我文章。我必须要进行良心叩问,到底什么才是对他们人生负责的写作?
只能是让最大公约数人群看见光,看到希望,而不是把他们带向偏执的所在,不让他们成为充满戾气的人。
所以,我必须要说,请你们也像我这样,看到生活的美好,看透生活的黑暗,但仍不躺平,仍在逐光。
为普通人计长远,必须要在主流社会框架下,按照社会主体性人格要求,来人生积极向上提供精神支撑。
我们都在平凡的生活中挣扎,我们要好好读书,考好学校,读好专业,在市场或体制中,做实现自我价值的普通人。
这样的我们,彼此就是真正的“自己人”。所以,偏激者,戾气者,起开。
相信我,远离那些开口闭口都把问题推给制度或体制的人,他们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恶找各所理由。
其实,在现实中,他们和绝大多数家庭一样,如果能有机会,一定会把考公考编视为家人子女上岸的选择,主动投入体制的怀抱!
他们没有机会,正是被他们的极端和戾气毁掉的。
试想,带着仇恨的同一个人结婚,与带着爱与一个人结婚,哪一个更高贵,更应该被接受?
所以,我尊重主流人群的体系化生存,而不会站在自以为是的虚妄高度,觉得自己有多么高深。
特别是在历史的这个转折处,各位,相信我!
我研究过全世界革命史,内心最害怕的,就是社会进入无政府状态后,兵荒马乱之下,人间到处踩踏。
从法国大革命时代,到上世纪中国某个年代,政府失灵状态下,国在山河破,千家万户痛。
这一切,早就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就算有太多的破损,也终究需要修修补补的人。
我就想做这样修补的民间匠人。
是不高大,也不完美,但,能和普通人共情,和普通一起悲欢,也就够了。
再次绕回《东极岛》。
有一天,我与一个头部顶流主播聊天,我们谈到《东极岛》的意义。他是悲愤的,说他多年来,从不卖日货,但,又不能对外说。
这个隐形行为,是他内心爱国情绪的独特表达。那一刻,我为之动容。
这事拿到公域上说,自以是的开明绅士们,又一定会批评“抵制日货”是不对。
但,在私域,是非判断之外,我觉得要给情感价值判断一定的空间。他的选择,是自然的朴素的,也是高贵的。
后台一定有人想拿U型锁的事来反击了。但,老铁肯定知道,我一直是狠批U型锁太傻缺的。
这是我在自相矛盾吗?不,这就是朴素与极端的最本质区别。
那两个痛骂我的人,一个是极其崇拜郭沫若的左棍,一个是认为“人节要大于国节”的右瞎,这两种人,在所谓价值观的角度,是完全相反的。
但,他们突然之间,都站到我的“价值观”对立面了。这个事充分说明,他们还有价值观吗?没有!我们和他们的对立,不是左右之分,而是文明与野蛮在对战,是人性和人性在对决。
在线下,我坚决选离任何极端戾气分子;在线上,我不断清洗这类刻薄仇恨分子。
今天这个文章,是想告诉大家,家国情怀,民族意识,亲情伦理,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品质。
我们绝大多数人生,都在这种主流语境下成长。历史也早就证明了,爱国在哪个国家,都是国民理直气壮的情感表达,也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支撑。
信我,活在随口表达仇恨自己国家民族,随意对普通人进行谩骂攻击的阴影下,你注定人生陷入溃败。
最近,我在写一本书,关于历史上最有气节风骨的人,从屈原到苏武,从文天祥到岳飞,从辛弃疾到于谦……
几乎每一个真有人格和文格的人,他们都有个共同身份——爱国者。
同样,在这片土地上,真正成就自我的人,也多是爱国者。他们都是主流人群。
前几天,我哥来我家,我送书给他的四个孩子,要签名写一句话。
我哥没让我自由发挥,而是要我写一行字送给孩子们。我哥说的句子,就是“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俗吗?不,我有一种深层的感动。
我甚至怀疑,我哥这些年能把事业做得很成功,爱国精神或许就是驱动力。这,就是普通人的情感驱动力。
爱是很深刻的,爱到深处,往往难以表达。
最后,我想援引一个我喜欢的评论家针对家国叙事分歧时,在晚年的总结。
这个人,叫拉克申,他写的那篇文章,叫《俄罗斯与俄罗斯人在埋葬自己》,主要是在批评漠视民族文化之根行为,揭示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危险。
在文章结尾,他这样写道:“我不可能想象没有自由的祖国,但我同样不能想象没有祖国的自由”。
这句话,一直给我极大的震颤,一直刻在我的心壁之上。
这辈子,我在精神上会“到世界去”,但身体最终永不会离开这片土地。
在这里,我要追求的人生,就是让爱国和自由实现同频共振!
总之,《东极岛》被骂扑街了,我希望后面它们能放过《731》
真希望,当我写《731》影评的时候,远方幽暗处,不会再传来狗叫声了。
全文完。共3980字。余华这书,太好了,给孩子学写作,太适合了。值得买。
欢迎大家扫下面二维码,能加我一个星标,或者加好友,以保能及时找到我,期待一键三连,谢谢各位!
请欢迎关注人格志视频号,方便我们在直播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