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浪浪山小妖怪》背后有这些公司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

累计票房突破10.026亿

超《功夫熊猫3》

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也是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截至目前,今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超99亿,2025年度电影总票房达372亿。

猫眼专业版App显示,《浪浪山小妖怪》出品方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其中,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上海电影子公司;中国电影则是电影的参投方之一,但不参与该片衍生品业务。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的热度也带火了周边衍生品。

据上影集团信息,《浪浪山小妖怪》已与超30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涵盖汽车出行、餐饮茶饮、图书出版、卡牌潮玩、主题餐厅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17家为实体衍生品企业,随电影同期上新的授权衍生单品超400个。上影集团自研文创品牌“上影元品”共计推出300多款衍生品。8月2日《浪浪山小妖怪》正式上映当天,上海联和电影院线周边衍生品销售金额超700万元。其中,美罗城“动漫主题影院”单店文创周边销售金额达周末同期4倍。

其中,捷成股份8月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已获得《浪浪山小妖怪》IP衍生品开发权,由上影元文化正式授权,推出陶瓷盲盒系列产品。

中信出版7月30日则表示,公司2023年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ilibili推出了《中国奇谭》图书系列,完整呈现原作8个故事,将这部国产动画佳作转化为经典图书载体,更清晰地展现其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与多元美学视角。

中信出版表示将充分发挥图书版权优势,以及在内容策划、宣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影游书IP联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打造更具传播价值与市场影响力的IP矩阵。

公开信息显示,《浪浪山小妖怪》的电影脱胎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中国奇谭》动画短片集。上海电影在2024年年报中提及,上影元也将重点推进《中国奇谭2》的商业化运营,构建“奇谭IP宇宙”。2024年12月,《中国奇谭2》正式发布预告,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播出。6月,广电总局公布2025年6月全国重点网络创意规划备案公示情况,《中国奇谭2》显示备案通过。

据中国之声报道,《浪浪山小妖怪》这么火,主要因为拥有三重底气。

第一重底气——传统IP,从未老去!

《浪浪山小妖怪》其实是西游记体系下的“番外篇”。唐僧师徒没出场,主角变成了小妖怪——但这依旧是一个“取经”的故事。

从相关数据库中看,《西游记》相关作品超过300部,从六十年代的《大闹天宫》,到八十年代的央视电视剧版、九十年代的《大话西游》,再到《大圣归来》,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直改,一直火,《西游记》可谓是中国最“耐改”的古典小说。

到了今天,为什么动画电影还爱拍《西游记》里的故事?

因为它已经不只是一个故事,更像一个文化底座:你可以在上面加载神话、爱情、荒诞、奋斗……甚至小妖怪的视角。中国人文化基因里的老故事,就像精神富矿,越挖越深;又像文化根系,越扎越稳。

第二重底气——审美自信与工匠精神的代代相传!

《浪浪山小妖怪》由600人的主创制作团队,精细打磨1800多组镜头,20多位画师完成近2000张场景。

电影画面选择水墨、写意、粗线条,甚至保留“稚拙感”,这种看似反潮流、反效率的“不经济”选择,却让观众感受到情绪上的信任感。

顾问团队里,有不少是上美影的老艺术家,《哪吒闹海》《葫芦兄弟》那一代,亲手把中国动画送上高光的人,如今把一笔一画的功夫传给新一代。这是国产动画最沉甸甸的底气:审美自信与工匠精神的代代相传。

第三重底气——年轻人心里的火!

数据显示,《浪浪山小妖怪》的观众中25到29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达到26%。他们中很多不是陪孩子来看的爸妈,而是自己想看的“核心观众”。文化共鸣变成了消费力。

玩偶手办、游戏皮肤、联名咖啡、IP主题活动……国产动画正从银幕走进生活,真正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传统IP的根、匠人手里的画、年轻人心里的火,三重底气,让国产动画电影不只是票房的赢家,更是文化自信的见证者。

出品:21财经客户端 南财快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