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锦月如歌》爆是爆了,可惜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这个暑假的国产剧可谓一波比一波来势汹汹,好像每一部剧都有即将成为暑假大爆剧的趋势。

顶流+IP改编+大制作阵容,三大核心吸引力,注定开播势必会引起轰动。

锦月如歌》走的“大女主”向剧情,抛开时下古装悬疑探案类型题材,从另一个新方向讲述大女主改写人生,保家卫国的故事。

可惜!《锦月如歌》爆是爆了,可惜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大女主热血又励志的人生,不再局限宅院复仇内斗的纷争,上升到国家层面。

女主女扮男装上战场厮杀,积攒累累战功,到头来竟然是为“他人作嫁衣”,以她为豪的父亲转眼之间找来替换她将军之位的合适人选。

人人敬佩的大将军到被四处遭追杀,差点丢掉姓名的无名之人,现实的残酷逼迫她不得不重新爬起来。

曾经的大将军带领千军万马,但是戴面具,从未以真脸示人的她,摘下面具根本没人知道是谁。

为了夺回一切,重新归来,她继续走老路,回到军营,开启“重生”之旅。

女将军在近年来的国产古装剧少见,人设新颖,展现女性角色在男性群体中拼尽全力夺取首领之位,一人挥动千军万马之姿的场景,想想可发挥空间大。

人设和情节的设定引来不少人对此有期待,但播出以来,多方面遭吐槽。

女将军的设定,观众期待看到女性角色在战场展现出英姿飒爽的一面,一个不论内核还是战斗力都极其厉害的人物。

可惜!《锦月如歌》爆是爆了,可惜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女主戴面具出场,一身铠甲加身,面具之下露着锐利的目光,本是神秘感拉满的场景,但剧中周也的整体妆造和气质与人设不符。

外形不够英气,女将军的气势不足,从小到大女扮男装,身姿并未有多见驰骋沙场的干练之姿,那股独有的“女扮男装”的男子气质没显露出来。

人物形象与原著粉心目中的女主形象相差甚远,出场便对人设不符有出戏感,难以代入理想中期待的女将军救国救民的设定。

其次女主角剧中肤白貌美的长相,与常年在军营中摸爬滚打,跟着一群粗糙大汉上战场舞刀弄枪的形象比较,看起来深闺大院大小姐偶尔扮男装出没的形象更为贴切。

“女扮男装”的设定在古装尤其多见,不足以成为一部剧的亮点,但放在女频剧,且还是一个声望颇高,打破军营规则,十几年如一日于军营中扎根的女将军故事里,可发挥的热血燃点极强。

正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女儿身远赴战场,既要掩盖女性的身体特征,又要学着男性的行为坐姿,让自己看起来是个“男人”,唯有如此才能在军营中瞒天过海。

因此塑造一个女性英雄人物形象,至少在妆造上呈现出历经岁月风吹日晒,在军营经历多年励志事迹留下岁月痕迹。

可惜!《锦月如歌》爆是爆了,可惜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女主的造型一如古偶剧里的“女扮男装”装扮,是一眼便能看出来的女性妆造,如此放在情节和人物设定,不符合观众心中期待的有血有肉鲜活感。

既然女将军,人物在武力值上的体现,与身形和力量更为突出的男性的打斗场景,应该展现出人物的力量感,突出她多年苦心练就一身武艺的强大硬核实力。

女主的斗争场景却看起来软绵无力,武力搏斗实力全靠镜头和角度展示。

虽然她在军营和男主对打的镜头不少,呈现的“炫技”场景较多,舞刀弄剑的姿态和动作尽量向呈现人物帅气感方向用力。

但光有“炫技”的精彩片段不够过瘾,总有种即将爽点上升戛然而止的败兴感,类似武侠剧或是仙侠剧里的武打戏以高难度动作展现人物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但该剧的人物设定,给予太多吊威亚展现的“炫技”场景,反而失去了酣畅淋漓的拳拳到肉的力量感,削弱人物常见沙场屡获战功的实力实感。

可惜!《锦月如歌》爆是爆了,可惜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剧中的女主角重新回到军营,险象迭生中脱险重新归来,她整体状态没有大难不死的沉淀感,仍是一副大小姐家涉世未深的小女孩作态,时不时故作端着姿态反而有种“装大人”的诙谐感。

宣传预告中,女主角给观众期待中的感觉是一个冷酷肃杀之气的角色,是一个果敢有勇有谋的高冷角色,剧中不仅有点天真,还有点娇憨,小女子的肢体语言特别明显,根本不符合军营生活的多年的女将军设定。

女性励志回归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的剧情定向,一贯将聚焦点聚焦女主如何在困境中力挽狂澜,心里在现实面前经历层层磨炼,终练就强大抵抗困难的内核。

但剧中的剧情走向着重放在男女主之间的情感纠葛,男主怀疑摘下面具后的女主的身份,不露声色试探。

他们一个在暗观察,一个故意显露真实力,互相试探。

再加上因女主来迟,导致男主的父亲在战场上死亡,他们更是背负着世人的误解,也因此男主对女主未及时赶来救助有着深深误解。

可惜!《锦月如歌》爆是爆了,可惜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仇恨的故事线牵扯上来,男女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爱恨纠葛增添上来,走向工业糖精剧向发展。

女主进妓院救下宋陶陶,这个情节不仅仅救下被拐少女,还主要展现男主发现面纱之下是女主却没有当场捅破,此外还加入男二看上女主的三角恋戏码。

男主发现女主是女儿身,被她所吸引的情节转折点,渐渐落入古偶俗套。

感情线若只做支线,为女将军历经风霜再度登上高位铺垫,将是增添故事丰富的重要内容,剧中的大量桥段为感情线发展准备,显然失了精彩程度,与以往的古偶剧未拉开差距。

从古偶剧角度看精彩程度也远远不够,究其根本在于没有创新,最经典套路情节翻来覆去。

比如,男女主水中泡温泉相遇,男女主近身相贴便发现女儿身,男主知道女主女儿身后便暗生情愫。

可惜!《锦月如歌》爆是爆了,可惜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男女主的感情线的推动全靠古偶剧常见的经典“情景再现”推动进度条,反而缺少深挖他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担当和责任推动相遇相识。

当故事局限于男女主两个人的爱锖故事,其他部分的情节成了陪衬,而爱情又发挥不出真正具有看点的亮点,那么想要拿到暑假爆剧名额,其实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

其实很多人对这部剧怀有期待,正是想看女将军在多方利益和权力层面的智慧和勇气呈现。

很多人看一个少女如何在男权统治社会中屡屡夺取胜利,靠无人能挡的毅力坚持心中的信念,用单薄却足以抵挡敌人的攻击,刺穿小人的阴谋诡计,崛起成为一代女英雄的故事。

可惜!《锦月如歌》爆是爆了,可惜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只可惜,宣传预告里的恢宏叙事和大层面的内核没有如愿呈现出来,儿女私情的情爱故事不达满心期待。

其实,现在的古装剧不缺少爱情故事,正因为主角的爱情太多,很多剧集陷入“照抄”表面形式。

编织一个人设和背景,然后随便以长相出众的演员出演角色,然后再在视觉上打造所谓的感官舒适妆造,用“漂亮”“帅气”装饰主角光环。

不可否认,外在美感足够用心,能留下不少精彩和亮眼的瞬间,但前提是在优质内容之上锦上添花。

一个空壳子,仅有外在花里胡哨的美,缺失内在内涵,终究难以抵达大众心中期待。

很多大制作的失败,一次又一次证实好内容才是爆款最强大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