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竖屏剧的破冰者:《我的男月嫂》如何开启专业竖屏剧时代

中国竖屏剧的破冰者:《我的男月嫂》如何开启专业竖屏剧时代

2019年9月,深圳较场尾的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吹过《我的男月嫂》剧组的拍摄现场。导演王蓝目盯着监视器里竖立的画面,眉头微蹙——这个看似简单的画面旋转,却意味着中国影视行业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当时,抖音的"短剧"概念尚未成型,快手的"小剧场"还停留在1-3分钟的碎片化叙事阶段,而这些平台的内容大多属于无需专业审查的草根创作。

"所有人都说我们疯了。"摄影指导邱忠建回忆道。传统横屏电影的构图法则在这里完全失效,他们不得不重新发明一套视觉语言:主光必须垂直布置,演员走位要呈"之"字形,甚至连场记板都要重新设计成竖版。灯光师范涛花了三天时间,才调试出适合竖屏特写的布光方案。

中国竖屏剧的破冰者:《我的男月嫂》如何开启专业竖屏剧时代

更艰难的是审查流程。与短视频平台上的UGC内容不同,《我的男月嫂》严格按照电视剧标准送审。从剧本备案到成片审查,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我们相当于在给竖屏剧制定行业标准。"制片主任说。就连剪辑师黄飞负责的片头特效,也反复修改了二十多版,只为确保那几秒钟能在手机屏幕上完美呈现。

中国竖屏剧的破冰者:《我的男月嫂》如何开启专业竖屏剧时代

2020年7月,当《我的男月嫂》登陆爱奇艺时,行业内外都为之一振。这部剧不仅登上电视剧风云榜热播榜第2名,更证明了一个颠覆性的事实:竖屏不仅能承载短视频的娱乐性,同样可以讲述60集的完整故事。主演唐丹至今记得,有观众专门留言:"原来竖着看剧也能这么入戏。"

中国竖屏剧的破冰者:《我的男月嫂》如何开启专业竖屏剧时代

如今回望,这个团队的探索精准命中了三大趋势:专业化的竖屏制作、长视频的竖屏转型、以及付费短剧的崛起。据《2023中国网络短剧发展报告》显示,由此催生的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个在2019年执着于"用专业态度作竖屏剧"的团队——他们不仅开创了形式,更建立了标准。就像导演王蓝目常说:"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为行业蹚出一条新路。"

在当下竖屏内容泛滥的时代,《我的男月嫂》团队的初心反而愈发清晰:他们不是随波逐流的跟风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破冰者。当大多数从业者还在争论"竖屏算不算正统"时,这群人已经用专业的工业化制作,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