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船队》等五部大戏香港启动

电视剧郑和船队》《奇衙轶事》;网络微短剧《大理寺画师》;电影民国探案1930》《台岛轶事》启动仪式,近日在香港举办。中国香港青年导演王英德携项目推荐官、香港演员黄榕,制片人王赛赛等人亮相,共同拉开这场横跨古装探案、民国悬疑、爱国抗日与航海史诗的多元创作序幕。

《郑和船队》等五部大戏香港启动

此次启动的五部影视作品横跨古今,在题材与表达上均做出突破性探索。其中古代传奇剧《郑和船队》首次以电视剧形式全景呈现航海史诗,主创为此去云南晋宁县,江苏南京、苏州、太仓等地挖掘史料,剧本创作历时6年。据悉,电视剧《郑和船队》总投资30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拍摄,15亿元将在福建长乐打造郑和主题公园,综合打造郑和文旅IP。目前,电视剧《郑和船队》已经启动,将于11月18日在福建长乐举办新闻发布会。

古装探案微短剧《大理寺画师》以“画技破案”为核心亮点,将现代美术专业知识与古代刑侦结合,讲述穿越而来的美术生程忆青凭借人像复原技能破解“枯尸复活”“狐妖娶亲”等奇案的故事,而单元案件与宰相权谋的环环相扣,更让作品在悬疑之外兼具家国情怀。古装喜剧《奇衙轶事》则以荒诞笔法解构官场生态,商人谢时被迫接任“被诅咒”的县令后,联合江湖义士整顿吏治的逆袭叙事,既用单元案件揭露腐败乱象,又以黑色幽默传递公平正义的内核,形成独特的讽刺美学。电影《民国探案1930》则将推理舞台置于1930年代的上海,围绕剽窃指控引发的连环命案,通过侦探霍桑的抽丝剥茧,在缜密逻辑与多重反转中剖开复杂人性与社会病灶,民国风情与硬核推理的结合凸显时代质感。电影《台岛轶事》聚焦1895年台湾军民抗日史,以清军将领陈清与民间艺人铁虎的抗争历程为主线,用悲壮叙事还原“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民族气节。

五部作品虽题材迥异,但均在类型创新中融入文化深度,制片人王赛赛表示,之所以选择香港作为项目启动地,是因为香港作为中西交融的文化基因蕴藏着丰富创作素材,团队计划立足香港,挖掘城市记忆与人文故事,开发以香港社会为背景,兼具港味与国际视野的电视剧、电影及微短剧。在她看来,文化使命应体现在影视作品的表达中:“《郑和船队》的外交智慧、《台岛轶事》的民族精神,都是要让观众在看故事时深刻感受文化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