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毒风暴》大结局刚播完,观众嘴上说着“好”,心里却一个劲地堵得慌。毒枭卢少骅被判了死刑,听起来是不是挺解气的?可细想一下,这局谁赢了?谁输了?林强峰这个干了十几年卧底、在生死线上蹦跶惯了的硬汉,居然死在一个“吸毒人员”手上?这结局,别说观众不信,编剧自己都得脸红。
林强峰的死,能不能再离谱点?
宛北潜伏没死,破获毒枭大案没死,结果回到西港做个支队长,查个瘾君子就交代了?禁毒支队全员出动去抓个吸毒人员,这操作跟用坦克抓小偷一个路数。林强峰一个人从侧门突入,连个防弹衣都不穿,身边也没人掩护,这是拍电影不是拍仙侠剧,怎么上来就送人头?观众一看这阵仗,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这波怕是有人搞鬼。”
吸毒人员枪打支队长,这合理吗?
大家都知道,吸毒人员多数精神恍惚、四肢无力,能不能找到厕所都两说,结果这位上来一枪命中要害?就算他是“吸毒界乔丹”,这也太假。你问一句,这人枪哪来的?又不是黑帮老大,怎么装备比公安还先进?答案很可能藏在那位没露面的老熟人——古斯特身上。他不是早就跟卢少骅勾搭上了吗?还收了那瓶传说中的“纯度100%冰毒”?谁说这不是一场交易,一桩谋杀的“谢礼”?
卢少骅的微笑,笑的是谁?
看他在法庭上笑得跟看综艺节目似的,你不气?“我没制毒,制的是老鼠药”,这话都能说得出口,说明这人脸皮厚得可以反光了。可仔细一琢磨,他不是傻,他是疯。他根本不想脱罪,他要的就是出名,就是搞事。他提的那堆化学名词,不是炫技,是“甩锤”,甩给懂行的,给社会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法院不敢公开审理,警方咬牙拿出证据,这事闹得多大,他心里门清。
后手毒得一匹,真把自己当毒王了
送药给古斯特,说是切磋,实则交易。他早就料到自己会落网,那瓶“药”就是交代后事的“保险箱”。你以为他疯了?人家是把自己变成一场毒品技术的发布会,死都要轰轰烈烈。他留这一手,就是告诉世界:“我死了,但我留下的东西,比我活着还狠!”这不是化学,这是讹诈。这不是遗产,这是诅咒!
合作送命,他到底图啥?
马英子、王林、吴燕萍,这些人一个个或死或废,全是卢少骅亲手推进坑里的。最狠的是,他不是被逼的,是主动的!他可以逃,他却偏要留;他能躲,却非要玩灯下黑。他把身边人当一次性手套,一个个甩了就走,最后剩下自己来收尾。这种人,不是疯子,是真不拿命当回事。他不想活,他想赢。
这局他真赢了吗?
从表面看,他人没了,案子破了,正义似乎胜利了。可你细品,那瓶毒药还在地下流转,林强峰白白送了命,毒品帝国可能正在换代升级。他是笑着上刑场的,他没有落魄,他是踩着别人的尸体登台谢幕。你以为他输了?他才是整个剧本的导演。他死得漂亮,但留下的,却是一个谁都收不住的烂摊子。
警察赢了吗?林强峰值吗?
林强峰是个好警察,这不假。他是个拼命三郎,也是真的。但这种死法,太冤,太假,太恶心。他不是死在执行任务,而是死在“剧本”里。一位卧底英雄,换来的是满脸问号和一张追悼会的照片。他应该光荣退役、含笑归家,结果却成了人家交易的“人头筹码”。你说,这到底值不值?
看似收网,实则未完
卢少骅没逃,他不想逃。他想把自己变成一场噩梦。他留的后手,毒得不只是那些化学反应,更毒的是对正义的嘲弄。就算法院判了死刑,他的毒方一旦外泄,危害还在持续。古斯特手里那瓶东西,不是遗物,是引爆全球的引信。一场扫毒行动结束了,可真正的毒风暴,还在酝酿。
没有赢家的结局,才最让人心寒
这一局下来,没有人是赢家。林强峰输了命,警方输了人,毒枭输了身,社会输了底线。卢少骅最后笑着走,像极了一句老话:“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好人。”可怕就可怕在,他还真笑到了最后。这笑,不是讽刺,是宣战,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所有人脸上——你以为抓到我就结束了?不,这才刚开始。
再狠的疯子,也需要更冷的理性来对抗
卢少骅的存在,就是一面镜子,照出毒品斗争的灰暗一角。他不是孤例,而是极端。他提醒所有人:光有正义还不够,要有智慧;光有勇气也不够,要有制度。他死了没错,可正义不能靠人命去换,牺牲不该成常态。林强峰的死,不该只是一个剧情反转,而该是一次系统反思。
正义不能笑,哪怕赢了也不能笑
卢少骅笑着死了,说明正义还没彻底赢。他带着恶意和阴谋下场,却让观众记了一辈子。正义不是抓了人就完了,更不是送几个警察去送命就能换回尊严。真正的胜利,是不再有人需要流血,是连疯子都找不到缝隙下毒。等那天来了,再笑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