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胡事变,
范闲前往定州相见胡歌。
我们话接上回,
庆帝带人去看望太子他们时,
其实只是站在远处,
冷冷的观望了一会后就离去了,
范闲虽然不知道庆帝当时想的是什么
却也知道他为何而来,
这几天中,范建也已经辞官,
带着柳如玉回到了澹州,
跟老太太住在了一起,
京都范府就只剩下了范闲一家几口,
显得多少有点孤寂,
没有往年热闹,
等这一年一过,
范闲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行动,
那就是让宋世仁继续帮他打两个官司,
这位宋世仁作为京都第一讼师,
当初是帮着郭宝坤状告范闲打黑拳。
那也是他第一次在官司上失败,
后面范闲也看中了宋世仁是个人才,
便让他去苏州,
帮着夏栖飞打了明家的家产官司,
这场官司中,
宋世仁是将自己平生所学全部展现了出来,
抓着庆国律法和刑部条例的漏洞,
将深烙在天下人心中的嫡长天然继承权,
打了个落花流水,
也因为这场官司,
让宋世仁再度名扬天下,
只不过他回到京都后,
太后震怒直接让人抄了他的家产,
险些活不下去了,
毕竟那场官司也是让太子在朝堂上丢尽了脸面。
好在范闲及时回到京都,
暗中将宋世仁给送了出去,
并且给了他一大笔银子,
如今京都的事情都已经平定,
当初为难宋世仁的太后和太子都死了,
范闲也就将他们一家接了回来,
并安排到了鉴查院八处中,
当了一个执律司官员,
专门负责替监察院打官司,
每次他一出马,
鉴查院所定下的罪名基本全部落了下来,
让那群犯官再也没有了翻身之力,
而如今贺宗纬一直紧紧盯着鉴查院,
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恨不得给鉴查院掀了,
贺宗纬又是庆帝的人,
范闲不好直接动他,
只能在其他地方入手,
这次拜托宋世仁的两个官司,
就是贺宗纬搞出来的。
鉴查院的两个官司,
第一个其实还算简单,
是一个鉴查院审出工部的员外郎勾结河运总督衙门佥事,
贪污了河工银子,
并且这一笔银子还不是从户部出来的,
是范闲在自己的小金库里省出来的,
然后经过了林婉儿掌管的慈善杭州会,
运送到了河运总督衙门,
贪污都贪到范闲头上来了,
范闲自然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就算没有贺宗纬横插这么一下,
范闲对于这种人也不会手软。
但是第二个官司就有点头疼了,
都察院查出了鉴查院四处在南诏的一位官员,
暗中划出了一笔鸿胪寺运过去的银子,
在这个人回到京都述职的时候,
就被审查出了问题,
此人说是自己经费不足,
为了在南诏国发展眼线,
迫不得已动用了公款,
不过他到底动用了多少,
自己有没有截留谁也不清楚,
只有鉴查院内部明白,
他绝对是吃了好处,
但毕竟是在别的国家做间谍,
就算范闲连续三次提高了鉴查院的每月下发的银子,
也依旧是经费紧张,
谁也不是圣人,
这个官司倒是也能够理解。
宋世仁让助手将卷宗准备好后,
又再度检查了一下确认无误后,
安静等待大理寺开审,
这次鉴查院旁听的人,
范闲是让沐风儿去的,
这种官司,
范闲也没必要亲自到场,
毕竟输赢影响不了鉴查院太多,
主要是抽贺宗纬几巴掌解解气,
尤其是民间的舆论风向,
也都是偏向了鉴查院,
主要是这两年中鉴查院虽然被削了不少权力,
但是名声好了不少,
改变了以往在百姓心中的那种黑暗形象,
反倒是都察院的行为越来越让人不耻了,
而范闲对宋世仁就提了六个字,
退赃,去职,无罪,
这是范闲的底线,
也是宋世仁的底气。
宋世仁在大理寺打官司的时候,
范闲已经动身前往了定州,
这次他是奉旨,
前来定州劳军的,
但劳军只是表面上的旨意,
真正的意图,
是探查定州西边的胡人最近是怎么回事,
三番两次的向着定州发动袭击,
并且作战方式也非常的狡诈,
叶重所在的叶家虽然依旧掌管定州军务,
不过叶重现在在京都枢密院掌管天下兵马,
不可能亲自来定州坐镇,
加上西胡人攻势太猛,
庆帝几番抉择之下,
就让范闲前来探查一番。
范闲和庆帝早就看出了西胡有些问题,
不过却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西胡内部发生了什么,
就连鉴查院都没有任何消息,
要是任由西胡这么发展下去,
怕是会成为庆国的心腹大患,
这次范闲只带了十几个人,
伪装成了江南商人,
带着内库转运司开出来的路条茶契前来,
这倒不是朝廷对定州内部有所怀疑,
主要是范闲私下要跟一个人碰头,
为了确保此人安全,
还是不要走朝廷的渠道更好。
毕竟胡人突然开了窍,
范闲也知道西胡中有个能人在主事,
定州这里有没有奸细也不确定,
保险才是最好的,
范闲比预定的时间早了两天,
他离开京都的消息没办法封锁,
而且李弘成就在这里驻守,
一旦得知了范闲过来,
免不了会拉过去喝酒,
到时候还要耽误事情,
但没想到对方也挺急切,
范闲到达定州不久后就派人来联系了,
在一位驿丞的引路下,
范闲就带着沐风儿前去见了那个人,
西胡左贤王帐下第一高手,
胡歌!
那么胡歌会跟范闲说一些什么呢?
就让我们下期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