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的产物》是今 敏对于《妄想代理人》的创作记录,他本人谦虚的称之为“经验报告罢了”。我读完该书之后,最大的直观感受就是自己之前真是白看了(笑)。
今 敏是一个对作品特别负责、特别细致入微的导演。对于整部作品的构思、剧本故事的走向,包括每一个细节如画面构图的隐喻、人物的动作、作画突出的重点、配音的语气的把控,他已经提前想的太细致太全面了。这也是当然,如果没有真材实料,一部作品的创作记录也不会写成30W字的书籍。我想很多影视行业的创作者,让他讲讲自己的创作历程和构思,他可能3w字都写不出来吧。
一个好剧本就在于挖坑之后要填好坑。《妄想代理人》的最后三集是故事的收网阶段(棒球少年与麻璐美的诞生与对立)。今 敏大概是考虑到很多人看完《妄想代理人》后和我一样——一头雾水。所以在书的最后几章,今 敏解释了最后3集关于人物、道具等的一些隐喻。着重讲解了最后一集的构思,特别是结尾画面的设计意图。话不多说,我直接把分镜放出来吧。
小月子忘记对麻璐美的歉意,表情惊恐。成年月子先有画外音之后入境,下镜再给特写,以免突兀
因为不愿承认是自己的失误造成麻璐美的死亡,自我防卫心理让她身上分裂出为人带来痛楚的“棒球少年”
成年月子抱起小狗的道歉,唤醒了小月子对麻璐美的关心,自我防卫的心理与对麻璐美的歉意势均力敌
棒球少年举起的右手缓缓放下,承接心理逐渐平息的过程
这里我真的不得不说,今 敏这分镜水平也太高了吧,要说有多高,嗯……大概30层楼那么高。不是天才的话怎么会想到这么绝妙的处理方式?!
另外,他在书中也记录了很多在工作室发生的趣事(黄色炸弹事件)。包括读他之前的书《我的造梦之路》也不难看出,今 敏真的是一位可爱有趣的大叔。那么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不要去听他说了什么话,甚至是做了什么事情,因为被社会规则浸淫久了,社畜的行为难免身不由己。看一个人的性格最直观的就是去看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是绝对不会说谎的。
看今 敏的作品,就会赞叹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偶尔透露出的幽默感,还有他的平易近人。今 敏的作品虽然也有些晦涩难懂,但和一些欧洲文艺片导演的那种“难懂”是两个路子。他电影的难懂更多是建立在对视同语言的运用,一些道具赋予的隐喻和含义等,而并不是一些高深的哲理。
学理科的我曾在大学时燃起对电影从业的梦想,然而毕业多年这个梦想早已斑驳。身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打拼,人难免迷失。幸好,每次看今 敏、黑泽明等大师的作品,总会唤起我对于电影、对视听艺术那份最纯粹最简单的热爱!
本文经作者江枫渔火授权转载
来源:https://www.douban.com/people/sjdongbei/?_i=34132142fkd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