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国产悬疑剧的“风”最近这两年不仅吹得大,吹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

今天到现在已经有多部国产悬疑剧开播。

不过,最让观众期待新剧还得是国产悬疑界的顶流秦昊的新剧《借命而生》。

自从两部悬疑剧一战成名,秦昊深耕悬疑剧场的频率更高了,去年到今年都有新剧。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就悬疑剧的品质,秦昊挑选剧本的眼光向来独到,这也让其热播的新剧《借命而生》引来关注。

这部剧刚开播第一集,有几大特点跟秦昊所演过的悬疑剧类型相似。

比如,年代背景下的悬疑故事。

警察追捕嫌疑犯长达数年。

跨越时空的人物命运变化。

既有悬疑剧迷雾重重的悬念,追捕犯人的艰难,也有时代变化下的现实生活变化和小人物命运起伏。

内容要素和大体框架呈现出爆款悬疑剧必备元素。

标签和元素看起来有再创热剧潜质。

心怀刑警梦想的少年杜湘东盼望将来有一天如愿以偿,但是郁郁不得志,困在看守所重复乏味的看守生活。

某一天,看守所来了两兄弟姚斌彬和徐文国,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六机厂车间主任李超被杀害,姚斌彬和徐文国两兄弟涉嫌杀人,证据确凿下,他们百口莫辩。

刑警指出实证性证据,矛头指向兄弟两人。

杜湘东曾在看守所与两兄弟交谈过,在他看来命案真相另有内幕。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然而,杜湘东一个小小的看守所警员,仅凭一面之词不能说明什么。

地震爆发,转运押解途中,徐文国和姚斌彬联手开启“借命而生”的命运。

姚斌彬承认罪行,警方搜查出来铁证面前,他们兄弟俩妥协伏法。

掏出押解车,姚斌彬要认罪,拖延刑警,让徐文国逃离,好好活着。

姚斌彬认罪接受法律制裁。

另一边,徐文国熬过漫长的黑夜,跑遍整个山林,躲过警方追捕。

紧接着又在冷冻车库内经历九死一生。

几次与警察擦肩而过,徐文国都躲过了一劫。

姚斌彬已经死了,而他要把姚斌彬那份也活下来。

靠着坚定的信念,徐文国挨过漫长全城追捕。

躲过警察的视线,徐文国要为自己找真相。

黑夜中,徐文国潜入陈素娥家中,此时的陈素娥已死,是被人活活勒死的。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徐文国仓皇出逃,很快警方在陈素娥死亡现场找到徐文国指纹,案件真凶指向他。

平白无故,徐文国被人陷害罪加一等。

开局着重制造悬念推动情节,最大的悬念是李超命案的凶手是谁?

徐文国和姚斌彬矢口否认是杀人凶手,一再强调枪是假的,他们没有杀人。

杜湘东一开始也怀疑刑警的调查结果,走访六机长询问相关人员,还有崔丽珍。

崔丽珍确认枪是假的。

悬念指向凶手背后另有其人,然而杜湘东还没有真正进入探寻节奏,拉满这场案件被栽赃陷害的注定结局,杜湘东和姚斌彬兄弟竟然潜逃。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姚斌彬差一点朝杜湘东开枪。

复杂的关系和命案悬念,因为姚斌彬再次入狱接受判决而主动释放兄弟俩藏枪和收撞针的细节信息。

但是真正的凶手是谁的悬念还没有清晰的答案,转眼间又以徐文国拿走杜湘东证件,和陈素娥之死增添新悬念。

看似是层层叠起的悬念,事实上人物没起到推动节奏的关键作用。

杜湘东开头以来就看起来特别忙,跟同事、上级、同学和牢狱的囚犯的互动满,工作之外跟刘芬芳的爱情进展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作为最关心案件的关键人物,杜湘东的忙没有实质性推动效果,全靠新增的情节和处在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徐文国和姚斌彬闹出动静。

而且好像揭开一些悬念了,但是真正的悬念还在吊胃口的卡节奏,丰富故事反倒显得赘余。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发现线索,跟踪线索的故事线薄弱,缺少时间节奏进行的收获和前行并齐的严密逻辑过程。

比如,一开始刑警得到线索和证据羁押姚斌彬和徐文国,还没开始采取行动立即实施判刑,兄弟俩主动把事情闹得更大了,最后落了个一死一逃,下场凄惨才有了后续的追踪。

陈素娥的死突然,徐文国正好赶上,刑警随之猜测便追踪徐文国。

杜湘东证件的原因,此案件中,杜湘东也受牵连,被暂时停止工作。

推动的线索和搜寻踪迹靠外在而非主要人物,导致主角像在走形式,配角成为推动工具。

人物关系复杂,刑警和罪犯的追凶和被追凶之外,情节还围绕他们身边的亲情和爱情关系。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争议最大的部分是感情部分。

中间几集恋爱占据一大部分。

刘芬芳和杜湘东的双向奔赴感情可以说很细腻。

初次相见羞涩而笃定是对的人。

杜湘东追问确认关系,刘芬芳一脸甜蜜,盖上印章以答复。

确认过关系的恋爱感情升温,亲自上门探望。

刘芬芳帮忙铺床,抓老鼠,炖猪蹄。

暧昧、吃醋和感情升温的进程在镜头下铺垫得细腻。

为了突出这段感情由浅入深,初次遇见盖上印章,彼此对话都做了轻喜,氛围暧昧,增添笑点。

青涩的萌动,一见钟情的认可,演员演出来了。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但要问感情线对悬疑破案有何关联,必要性太弱了。

若是用在人物塑造则显得笔墨过多。

同事造谣杜湘东得了痔疮。

刘芬芳徒手抓老鼠,看猪肉等等。

这些喜感部分跟整体的悬疑的融合生硬。

只可惜,感情线是支线故事,过于深入的详见,显得喧宾夺主。

徐文国、孙永红和厂长儿子唐尧鑫陷入三角恋关系。

两个没有身份地位的普通小人物有着深厚的情感,厂长儿子唐尧鑫突然出现,棒打鸳鸯。

舞厅门票被保卫科发现,唐尧鑫出来担保,英雄救美只为获得美人青睐。

恋爱占据过长桥段导致悬疑主线被丢在一边,急于探索真相的欲望,提起来的节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丢了紧张氛围,悬疑剧步入年代爱情剧既视感。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而且,徐文国三个人的情感颇具戏剧性,深入展开的人物关系和时代命运,身世可怜引起共鸣。

过于深入刻画情感部分导致悬疑被削弱。

徐文国逃亡,孙永红曾冒着风险让唐尧鑫驾车带徐文国母亲带出来,在警察的追捕中见上一面。

即便徐文国已经是在逃逃犯,孙永红却想着跟他一起走。

徐文国不想再连累其他人,忍痛告别。

另一边,唐尧鑫默默守护孙永红,孙永红跟徐文国还在一起的时候,为他们做担保,生日送上礼物。

孙永红对徐文国情根深种,唐尧鑫也一片痴心。

孙永红为了让唐尧鑫放弃,把他带回去,看一家人挤在小房间里,她甚至没有床,只有一块木板当作床。

唐尧鑫是厂长之子,有身份有地位,却没有因为孙永红的家庭条件选择放弃。

孙永红承受不了压力,打算了结生命的时候,唐尧鑫及时出现,唤醒了孙永红。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唐尧鑫出现,正式向她求婚。

三个痴情人陷入爱情漩涡,“她爱他,他爱她”的感情都可以当一部年代爱情故事了。

剥掉悬疑的成分,以感情为主线或许符合对此类爱情故事投入的观众。

但是这部剧悬疑剧的标签,追剧的观众是为了看刺激紧张的悬念破解,层层反转的刺激,不是为了来看逃亡和追捕跨越时代追凶下,小人物之间的感情如何甜蜜深刻,事无巨细展现的细节。

热衷给小人物加戏,呈现人物在年代背景下的立体形象。

但是加戏拿捏失分寸,易出现适得其反。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徐文国出逃在外,避开刑警视,藏在外面打工挣钱养家。

苦难和励志的双重叠加,用表面上的几个桥段合理出想要呈现人物立体效果,忽略深入深层铺垫慢慢推动。

一段三人抱头痛哭的桥段展现母亲和女友不离不弃,逃亡的徐文国拼命干活,流水账标签化苦难,情感和情绪共鸣较平淡。

元素多,人物群体多,分别有来自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角色,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物的生活。

看似悬疑剧热剧的配置都有了,实际上跟真正的天花板不在同一个层次。

严肃氛围中的轻喜不仅没起到缓解氛围的作用,反而显得是多余,平常轻喜效果推动人物关系,增添悬疑层次感的部分,在这部剧倒反给人一种多余的刻意。

秦昊也救不了《借命而生》,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出奇一致

年代感满满,整个画面原著故事篇幅小,电视剧增添不少新元素和情节,小细节的展现尽量做到细节。

只可惜,秦昊的悬疑剧天花板《漫长的季节》在前,当两部剧放在一起比较,刺激感和新鲜感减半。

而且这部悬疑剧的感情线和悬疑线的发挥在开场就展现出重点偏移,悬疑剧剧迷的议论有着不同的声音。

同类题材还是同一个演员,一旦有过天花板,超越的难度再升级。

摆脱表面的相似,回归另一个视角创新,或许才是突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