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韩国犯罪剧尺度再升级。

影帝薛景求重出江湖,搭档朴恩斌出演医疗犯罪惊悚剧。

这一次他们扮演一对“疯批”师徒。

《狂医魔徒》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故事极具张力,视觉冲击感官。

刚播4集,血腥大尺度场景赚足眼球。

故事和人物形象极具创新突破,开局切入深刻主题探讨。

采用倒叙叙事叙述崔德熙和郑世玉师徒关系,以及二人踏上一条不归路主线。

故事开场,崔德熙请求郑世玉帮自己做手术

郑世玉拒绝了。

原来医院上一次离别,他们已经分道扬镳。

郑世玉是一名天才神经外科医生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天赋加上后天努力,她在医学上获得优异成绩,后来拜入崔德熙门下。

外人面前,她是一个医术高超的女医生,痴迷脑研究,天赋跟兴趣驱动她成为一名医生,是医疗界权威医生崔德熙的得意门生。

私底下,她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杀人埋尸,是黑夜里的恶魔。

崔德熙是郑世玉的师傅。

他们曾一同在医院工作,用专业医术拯救来往病患。

一次医疗事故,师徒关系破裂,拉开郑世玉报仇序幕。

故事从一个手术开始,郑世玉怀疑崔德熙想杀了他好兄弟。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崔德熙手术台上一向沉稳,从未出现紧张,没有出过差错,但好友的手术前,他露出紧绷担忧之态。

郑世玉猜测崔德熙蓄意制造医疗事故结束好兄弟性命。

郑世玉自以为看出崔德熙的心事,故意划破崔德熙的手,顺理成章接手主刀崔德熙好友的手术。

郑世玉的手术很成功,自那以后他不仅没获得崔德熙孤立青睐,反而被孤立,还被吊销医疗执照,逐出医院。

失去重要进修机会,没有专业执证,天才陨落神坛,郑世玉将一切归咎崔德熙 。

离开医院后,郑世玉开了一家药店,暗地做起黑市医生。

崔德熙行医多年,早已是医疗界的知名人物,但沉默寡言的外表下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他撞见郑世玉杀人,却没有举报。

协助警察进行案发现场调查,他却掩护郑世玉是杀人犯的真相。

这一切与崔德熙有求于郑世玉有关,还是另有秘密?

开篇悬念拉满。

师徒“疯批”的人物刻画浓墨重彩,师徒反目成仇成为推动剧情前进主要导火线。

崔德熙身患绝症,能为他动手术的人只有郑世玉。

当初被郑世玉无情赶出医院,当面跪求崔德熙也没换来师徒恩情挽留。

风水轮流转,轮到师傅求徒弟。

郑世玉成了那个掌握决定权的人。

当初的师徒,再见已是仇人。

此时的郑世玉心中只有仇恨。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这部剧的涉及面广,复仇、伦理、人性在惊悚的犯罪视角下打开。

打破题材的单一性,多元题材融合,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反传统人物刻画,郑世玉出场就是反白衣天使的形象。

郑世玉对尾随的男子痛下杀手,第一次尝到杀人快感,影响了她后续的犯罪行为。

崔德熙见到屋子里的尸体,没有谴责郑世玉的杀人行为,反而关心她有没有事。

前所未有的关心,抚慰郑世玉的惴惴不安。

“同一类人”的欣喜,郑世玉对崔德熙产生畸形情感依赖。

“狂师魔徒”是这部剧最大的创新突破点。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打破常规认知中“医生治病救人”形象,救人和杀人两副面孔增添戏剧张力。

他们之间惺惺相惜却又充满矛盾的复杂关系成为剧中一大亮点。

“医生”杀人,师徒反目,复仇

随便拿出一个作为主线,可延伸的矛盾冲突爽点空间都是无限的。

剧中巧妙结合故事线进行完美融合。

郑世玉医术高超,不需要证明。

但在一项抢救绝症病患者手术中,她主动毛遂自荐。

崔德熙本来是这次抢救手术的主刀医生,手术顺利即可获得医疗界一项重要奖项荣誉。

郑世玉接下手术,是冲打破只有崔德熙能动手术的绝对权威而来。

抢夺崔德熙的手术机会,获得荣誉,挑战崔德熙在医学界不可取代的地位。

这是她进行报复的第一步。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手术台上无一失败案例的成功,让郑世玉足够自信。

这种自信来自天赋实力,也来自后天努力获得成就积累的优越感。

出场就站在顶端的人跌入谷底,心底深处恶魔苏醒,滋生邪恶的种子。

当明辨是非认知混乱,踩在道德法律边缘,而未能及时悬崖勒马之时,一套新的逻辑思维攻击正确的人性思考。

这使得很多错误行为被认为无所谓,因为对于做这件事的人来说,有足够充足的理由说服他做出这样的行为。

情绪控制人的行为,主观合理的理由给理智一个答复。

郑世玉的医术高超,但她的行为与医生救人的理念相悖,触犯了道德底线。

崔德熙前来家中找郑世玉,亲眼目睹屋子里的尸体。

惊悚的场面,一般人或许早已惊慌失措,逃之夭夭。

但崔德熙表现得异常冷静。

看见郑世玉遮遮掩掩,不敢对视的眼神,崔德熙其实早已猜到原因。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亲眼看见地上躺着的尸体,证实了他的猜想。

崔德熙没有强烈苛责郑世玉,也没有向警方报案,只关心地问郑世玉一个人能不能解决掉。

崔德熙的态度让郑世玉沉浸在被关心的欢喜里。

这件事跟医院手术里的所见猜测,郑世玉确定崔德熙跟她一样心里住着一个恶魔。

郑世玉视崔德熙为榜样,追随崔德熙在医学领域的高度。

长期以来对崔德熙的特殊情感,崔德熙的行为态度影响着郑世玉。

任何时候,郑世玉的心态都很稳定。

即便是在手术台上突然出现的意外,杀人时的男女力量殊死抗衡,一双眼睛牢牢专注在“当下的事”。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撼动她情绪波澜的人永远只有崔德熙。

当得知崔德熙把进修机会给了其他人,不被认可,嫉妒疯狂吞噬理智,郑世玉疯了般大庭广众下活活勒住崔德熙的脖子。

再次见到崔德熙,郑世玉执着询问由她操刀手术的病患者是不是被他杀了,冷漠的回应又一次触发她的情绪爆点。

面对房屋里的“秘密”,崔德熙平和的心态驱散了郑世玉的担忧。

这件事为后来郑世玉犯罪做了铺垫。

个体的特立独行会因为与群体不同感到紧张、惶恐、无措。

缺乏集体认同的个体常常因为自己与群体不一样而感到没安全感。

当个体违背集体遵守的制度条约,再强大的心里也会因此感到恐惧。

郑世玉第一次失手杀人恐惧不安,尤其面对自己崇拜的偶像崔德熙。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可是当她叙述自己差点被侵犯才出手反抗的事情经过,自保杀人的事没引来崔德熙责骂。

崔德熙流露的担忧,郑世玉激动又感激。

郑世玉默认崔德熙的“认同”。

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结果,促使她一直错下去。

极端的个性和杀人而没有自省的错误认知,以及她自认为的认同感将她推向深渊。

案发现场,警察进行全方位调查,真正的凶手站在眼前却毫无知觉。

郑世玉杀了人,却完全不慌张,不仅没有意识到毁掉一条活生生生命,触犯了法律,反而为警察的调查没有一点收获感而露出笑容。

完全是疯子堕入深渊而不自知的疯态。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一个人不会突然误入歧途,生活中的遭遇是一切开始源头。

尾随强暴、家暴……

郑世玉认为所杀过的人都是该死之人,她并不觉得自己犯错了。

第一次出于自保,之后的第二第三次是正义之举。

她的主观意识认为自己是在自救,也在救其他跟她一样陷入困境的人。

一个人做一件事一旦有了自认为准确的理由,他每一次行动都有据可依。

救一个人就要杀一个人的病态心理,将她一步步推向死亡边缘。

医者的善良救赎犯罪被一次又一次淹没。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郑世玉一步步误入歧途离不开崔德熙的放纵。

他不止第一次给郑世玉指向正途,后来的几次也一直在掩护郑世玉。

郑世玉埋尸现场,崔德熙向警方撒谎。

警方发现线索,怀疑郑世玉,崔德熙立即反驳警察的猜想,将警察注意力指向他处。

负责案件的一名刑警盯着郑世玉不放,崔德熙跟警察上同一辆车,心中盘算解决方案。

他们知道杀人犯法,触发法律要付出代,却仍旧不知回头。

“当个体将自身与领袖建立精神连接时,会产生强烈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仿佛通过追随领袖就能获得对生活意义的确认。”

犯罪爽剧,终于升级了

崔德熙的默认,将他们自己推向火坑。

现实生活,“放纵”是许多犯罪案件背后发生的根本原因。

现实因素催生心理阴暗面,一旦在犯错中获得符合个体认同的标准,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可能性更大。

证明自己,寻找认同的过程,外界的微弱回应渗透主观思考,达成的善或恶将会引领下一步行为举止。

遵守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准则,强化准确规则,是永恒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