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人关注《庆余年》最后,范闲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你好,我是“最近追《庆余年》”的魅儿女王。

最近庆余年正在如火如荼地热播中,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话题屡上热搜。

刚刚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是:《庆余年》最后,范闲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呢?

这个问题是有40万的热度,对于知乎来讲,40万的热度已经排名在热榜第19位了。

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也想知道答案,因为不只是剧情的吸引。

40万人关注《庆余年》最后,范闲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01

而是想明白,自己可以达到那个高度,可以去做这件事,可是为什么没有去做?

这其中一定有一些什么想法,或者是什么局势影响的吧?

那我们就先来看看,对于范闲来讲,为什么不做这个皇帝?

最后你可以私下去想想,自己面临类似问题的时候,应该做一个怎样的选择。

先说明一下,我们现在所探讨的是抛开作者的一切。

因为剧情发展是作者写出来的,所以有人说是因为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啊,他不喜欢做皇帝。

这一次我们抛开作者的想法和感受,就专注去体会这个人物的人设,来分析一下。

那首先呢?范闲具备了做皇帝的能力吗?

做皇帝的能力,我们大多数经验是从哪里得来的?

40万人关注《庆余年》最后,范闲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02

比如根据历史啊,还有一些影视剧,被大众所熟知的比如说《甄嬛传》里的大胖橘。

那皇帝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什么?

就是他一定要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可以说是大局观。

比如说皇子啊、兄弟啊这些人,在所有的行为、语言背后,他们在想什么?

因为皇帝要保住自己的皇位,而上面这些人,都是皇帝潜在的敌人。

所以有这个大局观,才能保住自己的皇位

再有就是对于大臣们,大臣其实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

比如谁看不上谁,谁瞧不上谁,谁又会给谁使绊子,大臣们的言行举止,也会偏离客观,掩盖事实。

这些关于人性,关于人际关系的一些经典理论,或者是在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经验。

对于皇帝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个能力,有没有觉得皇帝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能优柔寡断。

一定要(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斩立决”)。

40万人关注《庆余年》最后,范闲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03

就是类似于“斩立决”这样的斩钉截铁。

对于范贤来说,这三点能力他都具备。比如说大局观,比如说对人性、人际关系的理解,再有就是当机立断。

就是因为他具备了这些能力,所以他才有,“要不要去当这个皇帝”的选择!

那在一个人做选择的时候,什么会影响他呢?

第一,皇帝每天被关在皇宫里面,而且他也不是随意走动的。

有自己固定的一个活动范围,像笼中鸟一样。

我以为皇宫这个笼子,是关不住范闲的,估计会把他憋疯吧。

第二呢?

曾经在张若昀的一次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他理解的范闲。

是一个很懒的人,就是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想自由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样子。

40万人关注《庆余年》最后,范闲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04

也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那种状态,就是躺平。

可是当遇到事情,他又会一腔热血。

所以说如果没有事情,如果天下太平,他就是一个懒散躺平的人,这种人不适合当皇帝。

因为皇帝每天早上起来要面对繁多的事情,各个大臣的奏折,还要开晨会。

还有,跟周围的国家也是大小战争不断。

更头疼的还有后宫的各种宫斗,需要去平衡各方的势力。

太累了,范闲应该不会喜欢。

第三点,如果国家有难,范闲是一个有大抱负的人。

就比如现在《庆余年2》中演到的部分——整顿职场,贪污腐败的这些问题。

不是皇帝的范闲,可以收集各方各面的一些情况,他可以深入到百姓中间。

40万人关注《庆余年》最后,范闲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05

如果作为皇帝,他没有三头六臂,他必须要有得心应手、跟他一条心的官员也好、心腹也罢。

但是那就掌控在别人的手里,很难。

所以,如果说范闲有一个远大抱负,当朝廷出现问题,他可以再次横空出世,从根源除掉隐患、解决问题。

那作为一个人,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生,他可以悠闲自得、海阔天空。

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他又可以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

我以为这应该是范闲非常向往的生活吧。

盛世下,做一个随性的普通人,要比皇帝更加自由自在。

我是魅儿女王,茫茫人海,感恩遇见。

我们下篇文章见啦~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作者:魅儿女王
读书不耽误我追剧,追剧也能快乐成长~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