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被媒体称为“演艺界最隐秘的宝藏”,但杰西·巴克利在赵婷新片《哈姆奈特》中的新角色或将改变这一现状。
正如《滚石》所言,人们“将会在未来数年持续谈论杰西·巴克利的表演”。

《哈姆奈特》电影海报
在这部改编自玛吉·奥法雷尔小说的电影中,杰西饰演威廉·莎士比亚(由她的爱尔兰同乡保罗·麦斯卡饰演)的妻子阿格尼斯。故事以莎士比亚之子哈姆奈特夭折为背景,讲述了这场悲剧如何激发他创作出传世名作《哈姆雷特》。
影片在8月底亮相电影节之后,评价褒贬不一,但杰西的表演收获了一边倒的、潮水般的好评,被视为明年奥斯卡影后的头号种子选手。

《哈姆奈特》杰西剧照
《滚石》杂志:杰西·巴克利生涯最佳,这场表演注定将被影史铭记数十年。她重新定义了如何演绎一个重拾灵魂的角色,彻底重塑了我们对表演艺术的认知。
雅虎娱乐:倘若《哈姆奈特》有何值得被铭记的理由,那必定是杰西·巴克利石破天惊的表演艺术。历史或许遗忘了这位莎士比亚妻子的真貌,但电影永远记住了杰西·巴克利如何用血肉之躯重塑了被时光湮没的女性史诗。

《哈姆奈特》保罗和杰西出演莎士比亚夫妇
Deadline:无懈可击的杰西·巴克利献上了震撼演出,她既是追随内心鼓点自由奔跑的野性少女,更是化身护犊的坚毅母亲,成为故事跳动的心脏。她肆意迸发的情感维度令人心碎。
《综艺》杂志:杰西·巴克利献上了堪称伟大的表演,她塑造的莎士比亚妻子阿格尼斯不仅是剧中人的母亲,更近乎全人类的母亲。
杰西也在近日登上《ELLE》杂志新刊封面,在采访中,她分享了自己拍摄这部新片的感受,以及一路而来的心路历程。以下为全文(加入了部分NBC新闻网的相关报道内容)。

2018年《野玫瑰》中刚出狱的单亲母亲角色让杰西·巴克利崭露头角。2022年凭《暗处的女儿》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后,她又相继出演《我想结束这一切》《男人》《女人们的谈话》及剧集《冰血暴》。

《暗处的女儿》剧照
在壮丽的凯里郡,成长于艺术世家的她精通竖琴、单簧管与钢琴,积极参与校园演出。但“从未想过自己能拍电影,”杰西坦言,“我15岁前,家里连电视都没有,好莱坞就像遥不可及的幻梦。”
她曾在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研习莎士比亚戏剧,首次登台便是在环球剧场出演《暴风雨》(巧合的是《哈姆奈特》终幕也在此取景)。她始终被莎翁的语言魅力吸引,那些台词在四百余年后的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当下这个时代更需要宏大的语言表达。”她说。
音乐亦是她的重要根基,少女时期她曾参加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制作的音乐剧选秀节目,韦伯盛赞她“拥有星光圣火般的天赋”。音乐“承载了我15岁时烟花迸发般的情感”,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她的创作。
2022年她录制了个人专辑,并坦言朱迪·丹奇女爵与妮娜·西蒙的演唱塑造了她的表演理念:“她们以最勇敢的方式,让你窥见心底的裂痕。”

在拍摄《哈姆奈特》时,杰西·巴克利梦见自己沉入水底。“一条巨大的黄貂鱼向你游来,”她用宛如冥想App配音般的爱尔兰腔调讲述着,“它吞下了你拼命想从岩石后拯救的东西。”
在这部电影中,杰西饰演一位试图拯救孩子的母亲,这个梦境成为了她融入表演的众多潜意识时刻之一。她甚至与梦境指导金·吉林厄姆合作,将这些夜间幻象转化为表演现实。
在《哈姆奈特》中,杰西呈现的悲痛堪称银幕罕见。虽说“演员融入角色”已是陈词滥调,但她确实将自我完全消融在阿格尼斯——威廉·莎士比亚妻子这个角色中,正如她在众多前作中的表现。

《哈姆奈特》保罗和杰西出演莎士比亚夫妇
无论是玛吉·吉伦哈尔《暗处的女儿》中挣扎的母亲,《朱迪》中朱迪·加兰的制片助理,还是《野玫瑰》里怀抱梦想的乡村歌手,观众总是直到片尾字幕出现才惊觉竟是杰西本人。
即便此刻,坐在她位于英国诺福克郡自称的“老房子”里,顶着一头凌乱的深棕色短发,她的模样仍与我想象的截然不同。这既因她拥有令人过目难忘的面容,更源于她全身心忘我的投入——让你忘记这只是在表演。
“我的使命是变得更有人性,”她坦言,“如果敢这么说的话,是成为更完整的人。”在《哈姆奈特》中,她的表演充满火山般喷薄而出的肢体张力:赵婷安排杰西与搭档保罗·麦斯卡参加密宗工作坊,用她的话说,是为了建立彼此间的“动能信任”。

《哈姆奈特》最触动人心之处,在于展现悲痛如何让至亲渐行渐远。威廉与阿格尼斯面对悲剧的反应南辕北辙,又不得不寻回彼此。
“悲伤与爱从来不是单一色彩,”杰西阐释,“其中夹杂愤怒,遍布玻璃碎片。它是爱,是一切。故事帮助我们释放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
拍摄震撼终场前,“我完全不知将去往何方。而这种迷失本就是过程的一部分。我记得当时想:或许,迷失正是人性深处最真实的模样。若能呈现这份真实,便已足够。”
她说,“人性的本质,就是在彻底破碎的瞬间仍试图找回自我。生而为人,本就是一团乱麻。”

杰西正与玛吉·吉伦哈尔再度合作《新娘!》,这部重构的《科学怪人》将背景置于1930年代的芝加哥。她将与克里斯蒂安·贝尔演绎科学怪人和他的新娘,杰西称玛吉的导演风格“如同朋克摇滚,初次阅读剧本就像触电般震撼”。
对于玛吉评价她“如同野生动物”,杰西欣然接受:“我体内确实奔涌着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银幕上鲜活的生命力,源于她少年时代初到伦敦的黑暗经历:“那时我罹患抑郁症,对生活充满渴望却无处安放,最终内心崩塌。”通过心理治疗与歌唱艺术,她逐步走出阴霾:“歌唱在某种意义上拯救了我,那时的生命力远不如现在这般蓬勃。”
在这个新版的科学怪人故事中,杰西说,过往版本中的新娘常是失语的,而玛吉赋予了她更多自主性。她表示电影最终叩问的是:我们究竟将自我的哪些部分锁进了阁楼?

《新娘!》剧照
这个问题不仅是杰西通过角色探索的命题,也正延伸至她多元的叙事实践中。她正在英国筹建实验戏剧团体。
“过去曾有伍斯特剧团那样的共同体,甚至老迪士尼的创作室,人们以社群方式协作寻找新语言。而今一切都太过规避风险。
当年拉斯·冯·提尔与温特伯格发起道格玛95运动,通过自我设限开创全新电影语言,现在轮到我们寻找新范式了——这就是我的使命。”

【关于与女性导演合作】
这并非刻意选择,始终是作品本身吸引我。但女性导演独特的表达方式确实深刻改变了我。每当阅读她们送来的剧本,我总能遇见希望在自己生命中结识的灵魂。
那些诘问、挑衅、角色塑造——对完整生命力的理解,对女性复杂光谱的把握——早已种在她们的影像里。从赵婷的《无依之地》到萨拉·波莉的《女人们的谈话》,都是饱满的创作。
我想持续与女性导演合作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渴望讲述完整的故事。

保罗、赵婷和杰西
【关于与保罗·麦斯卡的对手戏】
我无比欣赏这位演员。从首次试戏就火花四溅——试戏就是为了确认化学反应对吧?要是失败我大概是全世界唯一和保罗·麦斯卡擦不出火花的女性了!”
作为朋友,我们知道彼此能接住对方的一切情绪,我们也确实做到了。这比我合作过的任何男演员都更完整地呈现了这种关系。

《哈姆奈特》片场,导演赵婷给两位主演讲戏
【关于《哈姆奈特》的角色】
我深知必须在精神与情感层面深入探索。我的内心确实怀有火焰,但《哈姆奈特》赋予我更多的是温柔——这也是我一直在追寻的。有时温柔与火焰同样强大。
演员和故事讲述者的使命,是触碰那些难以独自承受的极致情感。我需要孵化我们内心、包括我自身的阴影部分。
【关于拍摄《哈姆奈特》期间的自我隔离】
取景的森林不可思议。剧组安排我住在环岛上的一家怪异的酒店,那里有十家餐厅,我当时就说:“不行,我不能待在这儿。”
后来搬进林间的牧羊人小屋,司机送我到时问:“你住这儿能行吗?”我说:“再好不过。”
【关于电影对悲痛与爱的诠释】
我为爱痴狂。爱值得付出。不然呢?把自己锁起来吗?人总要真正活过。
哈姆奈特虽然死去,却以另一种方式永生。莎士比亚创造了某种不朽,让这个故事、这个儿子、这段生命经历超越了时空。或许我们都该这样活着。

《哈姆奈特》剧照,悲痛的阿格尼斯
【关于职业生涯的启蒙时刻】
第一次痴迷于“她如何做到”是观看朱迪·丹奇女爵在皇家汇演上演唱《小丑进场》。她坐在凳子上,一束追光,日常着装,唱着如此简单的歌。
十四岁的我反复观看这段视频,每次都心碎不已。透过爱尔兰凯里家中小小的YouTube频道,她传递的情感强度让我无法承受,那种超越时空将我带入她体验的魔力。

【关于影响她的女演员】
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凯瑟琳·赫本、贝蒂·戴维斯、芭芭拉·斯坦威克、劳拉·邓恩。
她们的表演如此饱满,从不迎合,而是演绎着复杂、丰沛、令人不安又充满挑衅的鲜活生命。
从她们身上我学到:认识你自己,并持续无畏地将女性生命力的本质呈现于世。
【关于2017年电影《野兽》的试镜经历】

电影《野兽》剧照
初出茅庐时收到剧本是大事,尤其是让你惊呼“我太想要这个角色”的本子。这个剧本如海啸般席卷了我。
我一直喜欢试镜,总觉得尽力就好。即便某个机会只相伴一周,若能让我对世界有新认知,便是珍贵的馈赠。
试镜后一个月杳无音讯,我把剧本藏在床垫下,因为太渴望这个角色。最终收到确认时,感觉美妙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