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作为《新闻女王》系列总监制,钟澍佳用两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新闻职场世界,把“Man姐”文慧心带到观众面前。从传统媒体的办公室博弈到自媒体时代的全域交锋,他始终围绕新闻行业的核心命题展开创作,在跌宕剧情中传递对行业的思考。
最近,由原班人马打造的《新闻女王2》回归,钟澍佳担任总监制并执导。该剧讲述了金牌主播文慧心(佘诗曼饰)在离开传统媒体SNK后,加入刘艳创办的网媒“公开平台”,昔日的“新闻女王”因更换平台重新面对职场新挑战。在新闻行业遭遇转型期与阵痛期、传统媒体与网媒酣战的环境下,一众媒体人极速成长,多方“抢新闻、拼深度”成为最大看点。
日前,钟澍佳接受采访,分享了对新闻行业的理解。
《新闻女王2》的25集剧情囊括了十余个新闻事件,绝大部分都源于真实原型。钟澍佳的创作秘诀是将两三个真实新闻“拼接”融合,让剧情更具完整性。“第一集的塌楼事件源自某一年香港土瓜湾的塌楼真实事件,我还融入了某年的一个‘业主会维修纠纷’事件。我把这两件事和‘地产商阴谋’结合,这样剧情就更有张力。”
而“AI主播”这一选题,更是直击行业前沿议题。“AI主播已经上岗工作,我想探讨得更远。”钟澍佳关注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例如肖像权、道德观,还有法律覆盖不到的灰色地带,这些都值得拿出来讨论。
为什么要创作有关新闻行业的故事?钟澍佳说,新闻本身很神圣,“是不容侵犯的殿堂”,从业者应当追求真相;但这个行业又不免涉及经营公司、赚取利润等话题。
钟澍佳提到,剧中有一句台词是“报道中立,调查中立,但是人是最不中立的”。“新闻本身是客观的,但记者是人,会带主观判断,比如事件和自己有关时,就难保持中立。这种‘人性与职业的碰撞’,是行业有趣的地方。”
《新闻女王》主创通过角色塑造展现不同的行业态度:梁景仁“既要新闻又要商业”;古肇华一味追求商业利益,“根本不是做新闻,而是在做市场研究”;“Man姐”文慧心则坚守新闻良心,即便转型自媒体也始终追求公信力。
在“人人皆是自媒体”的当下,钟澍佳尤其想向观众传递新闻人的价值观。
“《新闻女王2》故事构思比较早。《新闻女王》第一部讲的是一个电视台内部的故事,剧中呈现的新闻生态是2020年之前的。但现实世界里,自媒体的发展已经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我刻意做了一个‘时间差’在第二部剧里。”
钟澍佳谈到,现在手机开个账号就能发内容,没有门槛,传播假消息会造成很可怕的后果。“你要确定新闻是真是假?这就要去一家有公信力的媒体确认。”
钟澍佳试图通过“战无不胜的Man姐”去诠释一系列议题:坏的自媒体可以坏到什么地步?一家守得住公信力、拥有新闻良心的自媒体应该怎么做?
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变化,坚守新闻良心、追求真相的内核,永远不会过时。佘诗曼有句台词如是说:“想赢一定能赢,就看在哪里赢。”
“要成为一个有公信力的自媒体不容易,所以Man姐才要把它做成。她主动去面对并解决所有困难,然后让‘公开平台’走上更广的路,更有公信力。”钟澍佳说。
为了让作品更具专业性与真实感,钟澍佳团队做了大量采风工作。从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总编、导播,甚至相关专业学生,他们都进行了深入访问。团队不会去询问工作流程,而是着重挖掘从业者的内心世界:“为什么要当记者?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报道?”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背后的理念与想法才是最珍贵的,这种深度挖掘让剧集细节经得起推敲,也让角色更具魅力。
作为女性题材作品,《新闻女王2》不仅聚焦职场博弈,更探讨了女性的“选择自由”。在钟澍佳看来,无论女性是选择打拼事业还是回归家庭,“每一个选择,你都不能说她是错的,重点是女性应该有自由去作选择”。
“看第一部时,提到‘新闻女王’大家会想到Man姐;但第二部我们希望让观众看到,每个女性都在变成自己的新闻女王。”这样的女性群像,是钟澍佳眼中《新闻女王》系列的“基础”。
在制作《新闻女王2》时,主创团队将第一部主场景搬至大湾区,SNK办公室与录影棚整套棚景都在深圳龙岗搭建。钟澍佳说:“文慧心与方太在SNK长达11分钟的一镜到底、梁景仁遭遇水灾的下水道场景,由香港与内地制作团队共创而成,力求让观众增添真实感。”
谈及“新港剧”跨地域合作的心得,钟澍佳提到,未来港剧的创作重点,一是要“守得住魂”,坚持传统的细节追求和精准的叙事节奏,这些构成了港剧独有的烟火气;二是要“接得住气”,用贴近内地观众的方式呈现剧情,满足他们的审美喜好;三是要“通得了心”,找到与内地观众的共情点,不论是职场的烦恼还是生活的美好,都能引起共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