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青雅采访朱珠的视频,这几天持续刷到好多切片。
依然觉得,到底是什么样的背景,这么不专业的人都会被安排上场。

偶尔的几次失误,和这比起来都已经不算事儿了。
01
2019年,朱丹在主持某盛典的时候发生口误。
陈立农是当时的被颁奖人,称呼的时候,朱丹把陈立农叫成了“赵立农”。
台下顿时一片轩然,朱丹把“赵立农”连续称呼了两次。
可能是自己也有些懵,陈立农也没有提醒朱丹。

而是顺着朱丹的话接着往下说了。
这场面,梗主隔着屏幕都感觉到尴尬。
同一场盛典,朱丹又出了幺蛾子。
后面采访董又霖,结果是朱丹董又霖同台聊天尴尬的44秒……
董又霖:“你那个视频我看很多次了。”
朱丹:“唉...你可以了!”
董又霖:“我很会模仿,但今天就不模仿您了!”
朱丹:“给我还留有一点尊严,本来还想夸一下你的歌,我觉得就这样吧。”
董又霖:“夸一下吧”……
朱丹叫错人名,不止两三次了。
大概一周前,朱丹搭档王耀庆一起主持某知名盛典。
这也朱丹在产后第一次主持规模如此大的盛典,然而在采访过程中朱丹却频频叫错女星名字。
先是看着古力娜扎,结果叫成了“迪丽热巴”,最尴尬的是,迪丽热巴本人就在旁边。
意识到自己被叫错名字,古力娜扎错愕的看着朱丹。
旁边的倪妮在努力的憋着笑,而周冬雨已经耿直的笑出了声。


就景甜一个人全程营业脸,表情管理一级棒。
朱丹意识到之后,上前去拍了拍古力娜扎的肩膀,古力娜扎连忙笑着说:
“没事没事。”
接着往后走,采访完周笔畅之后,对另一边的迪丽热巴正主儿问了一句:
“娜扎你来吗?”
一旁的周笔畅听到这句话,惊呆了,堪称是周笔畅版的黑人问号。

不过迪丽热巴本人明显是见过大场面的,顺手接过朱丹手中的话筒,然后对台下的观众说着自己该说的台词。
接着到林允了,朱丹把林允叫成了“允儿”。
当时,韩国艺人林允儿本人就在现场,朱丹口误的时候,她正在台下坐着。
这大概率就是前面董又霖口中那个“视频”了。
当晚,朱丹连发三条动态向各个被冒犯的艺人和观众表达自己真诚的歉意。
没有调侃,没有所谓的幽默,错了就了是错了,真诚地道歉!

其实,相比起翁青雅的“不专业”,朱丹可太专业了!
至少,只是叫错人名而已。
看看翁青雅的采访bug:
1、基本礼仪、素养、表情管理缺失。
2、表达能力差,语言系统混乱。
3、无应变,卡顿、空拍、不知所措。
4、对品牌不了解,提问时言之无物。
5、不是自己写的手卡,死背没记住。
传媒专业出来的硕士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
至少,不应该出现这么多这么严重的问题。

再看看朱丹,出身农村,毫无背景资源,凭借自身能力进入浙江卫视。
她曾先后主持过《新闻晚报》和《人生AB剧》等知名节目。
2010年,朱丹因主持《我爱记歌词》而一举成名,正式在主持界崭露头角。
一个口齿伶俐、幽默风趣的眼镜男华少,搭配一个开朗爱笑、波波头造型的朱丹,共同主持这档节目。

他们的默契配合与现场活跃,使得观众在欣赏节目时能够轻松愉悦,避免了尴尬。
朱丹的主持专业堪称天花板,反应快、记忆牢。
主持人这个职业,就像跑山路,一步一踩,稍一失神就可能跌个大跟头。
朱丹那样的专业,台台演得都像是在做“龙争虎斗”的技艺。
当压力堆到一定高度,那“反应快、记忆牢”的天赋,也会出现空档。
在压力下偶现失误,也很正常。
02
对于翁青雅10分钟的“车祸现场”。
有人批评翁青雅,称多读几遍也不至于卡壳成这样。
有人理解翁青雅,称每个人都有手足无措的第一次,应该多多包容。
对于现代职场,很多年轻人玩起了梗。
“00后整顿职场”、“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不专业、不精进、不在乎,变成了一种比烂、自嘲、幽默、玩梗儿。
当大家只把这些硬伤当作笑话的时候,就会越发的谁也不会在乎了。

看看过去大家诟病过的一些主持人,比如朱丹、陈鲁豫、易立竞
对比后看看,这差距既是来自于专业,也是来自于敬业。
不是哪一行都能混饭吃。
别人的基本功可能是你的天花板,被你当成梗的也许是别人的杀手锏。
这个时代对所谓的“新人”容错率都太高了,就像什么都能轻飘飘说出一句:
“他还是个孩子。”
当玩儿梗遍布到各个角落后,追求“专业”就变成了“老妖婆”。
“闯祸了”、“捅娄子”一点也不值得炫耀。
那应该让人感到羞耻后,从而追求更大的进步。
不管是几几后,都别总想着用邪修“整顿职场”。
当你能像哪吒一样有能力和胆量去掀翻这个世界的时候……
再吹牛也不迟。
愿“草台班子”永远发生在别人的世界,而被豆腐渣式的一砖一瓦垒起来的。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