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无剧本出演》连载(26)雁鸣啁啾·张美丽

王军《无剧本出演》连载(26)雁鸣啁啾·张美丽

编者按:即日起,本报连载王军作品《无剧本出演》。《无剧本出演》以随笔、小品文的形式,以轻松幽默或意味深长的口吻,概括总结了一名中文系毕业的热血青年如何拥有智慧和胆识,如何创新进取,为西安市雁塔区的人文环境治理、为地方文化与世界文明展开对话,如何使西安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有所建树的。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也以白描的形式,描写了他在工作中遇到的诸多师友,记录了一些有趣或有的代表性的人和事。

四、雁鸣啁啾

王军《无剧本出演》连载(26)雁鸣啁啾·张美丽

张美丽

张美丽像一个梦魇,让二十年来雁塔区几任区长无法摆脱。

张美丽是雁塔区张家村人,老三届高中生,嫁到长安县农村后又离婚,带着一个儿子净身出户。按当时落户和庄基地政策,娘家是回不去了,她带着儿子,和她的户口本一样无处安放。

听说能落户,她就嫁给了城乡接合部宁家村村书记五十多岁的智障哥哥,可是没过两天又离了婚。村里不给她落户,她就到电子城街道办事处上访。没想到这一访就开启了她长达几十年,足迹遍及中央、省、市、区、街五级的上访人生。

街办出面调解,村里认为她是骗婚,坚决不同意落户。调解无效,她就到区政府上访。一来就找区长,抱腿哭喊抢饭吃,谁见了都躲。有人说 :“张美丽,你跟人家连觉都没睡,谁承认你结婚了?”张美丽拿出结婚证回应 :“结婚没结婚,睡觉没睡觉不算,这红本本说了算。”因为村民强烈反对,这事真难办。逐级调解无效,她就逐级上访,如此这般,直至公安部。公安部直接下令强行落户,上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八十年代中期那任区长手里的事。

安生了没几天,她又开始了新的上访,这回诉求是要求分庄基。近郊农村庄基稀缺,村民更是不答应。又经过若干年,省人大常委会责令拨付庄基。这是八十年代末那任区长手里的事。

张美丽的第三轮上访诉求是解决村民待遇,就是参与村上的收入分配。那时正开始征地,在村民看来,这就是公然抢自己的饭碗。每一个诉求的解决,都成了下一个诉求的开始,又一个轮回,这事在我的前任区长手里解决了。

她的第四轮上访是从我当区长开始的,诉求是追讨从落户到现在的分配款。当时,已经成为城中村的宁家村已无地可卖,村里当然是直接拒绝。一段时间,我一上班,她都在我办公室门口等着,我开玩笑说 :“你上班比我们干部都准时。”

为了解决她母子生计,街办专门安排她卖菜。有次城管收了她的秤,她找到我,我让人家把秤还给她。

有次开省人代会,会上一再要求,“自己的娃自己抱走”,不准到人代会上访。谁知我刚走出驻地,就看见张美丽在门口转悠。我赶快跑过去,叫了一辆出租车,把她哄上去,说 :“会完了区上说,嫑在这儿给我扮难看。”人代会一结束,她早早等在办公室门口,说:“王区长,我给你还钱呢。”我说 :“算了,这次表现不错,算发奖金吧。”她见人就说 :“王区长表扬我咧。”

解决她的问题主要是钱从哪出?最后我决定从民政口救济费里拨几十万,由办事处民政科和她约定,只要不上访,按月发放补贴,哪个月上访就扣掉当月补贴。我说 :“张美丽也是可怜人,走投无路嘛,就按民政救济来解决吧。”有人讲 :“可怜之人必有可憎之处,她是尝到上访甜头了,上访是她的生活方式,不会息诉罢访。”

就在区政府准备一揽子解决问题时,谁知又两度节外生枝,其中一次是中央领导来陕,张美丽不知怎么得知消息,竟去拦车“告御状”,被公安机关拘留审查,这事就搁下了。

从公安局放出来,张美丽照常到政府“上班”。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把解决方案告诉她,最后对她讲 :“这回彻底解决你的问题,再不能闹了。你从二十多岁闹到五十多了,娃都大咧。给娃说个媳妇,好好过日子。你闹,乡性不好,谁能把女子说给你家?”张美丽高兴地签了协议,说 :“王区长,你放心,我再不闹咧。”

我从区长当到区委书记,几年下来,张美丽真的没再来闹过。调离雁塔区后,有次路过区政府,见门口围了不少人,仔细一看,张美丽糊了一身大字报,不停地哭诉着。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军,男,汉族,1956年11月生,福建闽侯人,1975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出版《雁塔乡村治理》《让大家评评理》等书籍。组织起草了以《延河》编辑部名义发表的《新媒体条件下的新大众文艺的兴起》(《延河》2024年第七期头题,《文艺报》转载)。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张益嘉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王军《无剧本出演》连载(26)雁鸣啁啾·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