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吗?”“笑了吗?”“边哭边笑了吗?”上海知名滑稽戏演员阿庆爷叔在上影新片《菜肉馄饨》首映后向观众喊出三个问题,均得到了大声而肯定的答复。
由潘虹、周野芒、陈国庆、茅善玉等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的电影《菜肉馄饨》于11月6日在上海首映。这部改编自纪录片导演金莹同名小说的电影作品,以上海退休工程师老汪的生活为切入点,通过“菜肉馄饨”这一极具家常气息的食物意象,巧妙串联起几代人的生活轨迹与情感羁绊,细腻展现了当代上海充满温情的市井滋味。
影片不仅生动描绘了上海爷叔阿姨的退休生活现状,也深刻触及了年轻人与长辈之间在婚恋观念上的代际差异,在展现海派文化独特肌理的同时,更以其真挚的情感内核打破了地域界限,唤起更为广泛的情感共振。
影片将于11月7日19:00在上海128家影城开启超前点映,揭晓这碗“菜肉馄饨”背后热气腾腾的故事。

上海是故事的发生地,也是电影的“主角”
《菜肉馄饨》的故事很上海,电影里的人们说着地道标准的沪语,过着热气蒸腾的生活,电影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载体,更是情感传递的媒介。
“这部电影是我们送给上海的一封情书”,影片编剧金莹之前在上海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工作,曾经拍摄过许多本地上海老年人的生活,人民公园也是她和同事们时常关注的地方。在金莹看来,“上海不仅是故事的发生地,更是电影的主角”。

编剧、小说原著作者金莹
“我也是一个80后的上海小囡,这是我第一次做电影编剧。我一直想写一个上海的故事,因为我们上海实在太灵太嗲了,我要把上海人的灵、嗲统统写到这个故事里面。我们有一群最可爱的,最鲜活的,最‘扎劲’的上海人,每个人都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另外一方面,金莹也提到自己喜欢不少老上海的电影,《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笑中带泪,泪中带笑,虽然讲的都是我们家里的故事,但让我们看到一个城市,还有一个世界。”
茅善玉对影片中浓郁的上海味道感受尤为深刻,她在分享观影体验时说:“这部片子很接地气,是很有市井气味的一部片子,是一个很弄堂气息的片子。”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对影片中呈现的生活场景倍感亲切。“片子里有一个镜头,音乐一起,有点毛毛雨,一个妈妈在阳台上收衣服。我看到那个镜头,突然之间就想到自己小时候,我们家住的大杂院,衣服全是晾出来的,那种生活的场景,特别让我们觉得温馨温暖。”这个细节生动地说明了影片在场景还原上的用心,也让土生土长的上海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忆坐标。
导演吴天戈说他一直想拍一部“献给家乡、献给自己生长这座城市,也是献给自己父辈的电影,今天是一个圆梦的时刻”。
电影总出品人及总制片人、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表示,“这部影片是上海的故事,是老年人的故事,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共同编织更美好的生活故事,共同传递更美好的生活情感!”
陈国庆给各位演员们在电影里的角色分了工,“周野芒是菜、潘虹是肉、茅善玉是馄饨皮,我是汤。”他出演的老金,大概是电影里最欢乐的存在,有点“和稀泥”,有点“豁胖”,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阿庆介绍自己没少“下生活”,“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演,睡不着,就‘暗戳戳’去虹口公园,观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他们的言谈举止。”

阿庆爷叔陈国庆
制片人顾晓东说自己去人民公园的时候,被问起儿子的情况,也有过被老阿姨们团团围住的经历。为了拍摄这部电影,顾晓东甚至一度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如今电影终于和观众见面,他激动得数次落泪。“我是一个电影人,以前在国外拍电影,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想着还有哪个东西是我们最眷恋的,就老想拍跟我们自己生活切身相关的故事,所以就决定一定要拍这样的一部电影。”
影片首映当日,吸引了大量上海本土的观众来到电影院,他们中有不少都是老年群体,有人和电影中老汪一样到人民公园给孩子相过亲,有的像老金一样,退休后喜欢去跳舞。“在上海的老年生活很幸福,上海这座城市也很包容,给我们很多的空间,让老年人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看到这么亲切的说上海话的电影。”和小姐妹相伴来看片的曹阿姨如是说。
看到爱情老去的样子,《菜肉馄饨》是一份人生祝福
电影里有闹忙的海派生活,而老年群体要面对的人生阶段,注定不可能真的如此前风靡的上海题材《爱情神话》或者《好东西》那般松弛轻快。
《菜肉馄饨》中老汪要处理的人生课题不少,生老病死爱别离,都让这碗“菜肉馄饨”有了更复杂的人生况味。面对第一批看过电影的观众,主创们也掏心窝子地讲起他们对于晚年这个人生阶段的诸多感悟,说到动情处,好几个人都数度哽咽或落下泪来。

潘虹谈电影感悟
“我们是一个老龄社会,很多独居的老人。”饰演老汪太太于素娟的潘虹在分享此次演出感受时感触良多,“很多人没有看到爱情老了的样子,但是这部戏会告诉大家,咱们要努力,咱们要加油,我们都应该看到爱情老了的样子。”
老汪夫妇相伴一生,潘虹感慨,“那是一辈子的责任和担当,对家庭、对孩子、对亲人的不舍。”她认为,这种经过岁月沉淀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浪漫,升华为一种更深沉的生命联结。即使面对生离死别,这种情感依然保持着它的温度:“哪怕一个人先走,也会希望去告诉另一个人:你要站在高楼去看风景,而不是站在人群里面去找背影。”

周野芒想起妈妈包的馄饨落泪
老汪的扮演者周野芒在茶话会上说起“妈妈包馄饨”的往事不禁落泪。之后他分享了自己对角色的独特理解:“一个不正常的人开始了一段正常的生活,在这段生活中他碰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带出了上海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周野芒看来,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品味的电影。
电影里展现了不同的老年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他们都经历辛苦的一生,也乐观面对更无力的人生下半程。老金劝导老汪“你不要和花草玩,要多和人玩”,电影中“不必执着,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理念,也是各位主创希望传递给当下老年朋友们的生命哲学。
对于复杂的人生况味,潘虹用菜肉馄饨作喻:“菜肉馄饨才是我们的人生,这个馅里面可能我们包进去咸了、甜了,味道不够了,没有关系,你得认可,你得接受,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她说,“菜肉馄饨是人生的一份祝福,人生如同一面哈哈镜,我们对着它笑,它就会笑;对着它哭,它就会哭。在有光、有健康的地方,我们就拥有全世界。”
银幕内外,与城市深度连接
首映当日,剧组特别设置“感恩场”映后交流,邀请500位参与拍摄的群众演员、为剧组提供热心帮助的社区居民、主创团队的朋友们,以及澎湃新闻观影团“电影湃队”共同观影。这也是“电影湃队”的首场落地活动。
跟着“电影湃队”尝鲜菜肉馄饨(02:13)
影片上映期间,片方也将积极联动多家上海老字号品牌与本地商业,以票根撬动多元消费场景,将观影行为延伸为城市文化体验的重要一环。观众不仅能在银幕上感受故事,更可循着电影场景,走进真实生活中的石库门、咖啡馆与小吃店,实现从“观看一部电影”到“体验一座城市”的跨越,让“跟着电影去旅游”“跟着电影品美食”逐渐成为观众生活新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