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们或许没有华丽的服化道,没有顶流明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但凭借扎实的剧本和用心的表演,却偏偏能拍出让人 欲罢不能的好剧。
1.《太子妃升职记》
当年爆红的《太子妃升职记》,可谓是“穷”出了新高度。剧组到底有多穷?
全场只有一台鼓风机和一支风枪,后宫嫔妃穿的是凉鞋,侍卫的盔甲居然是淘宝买的,皇帝的龙椅更是破得像个废品站捡来的。
导演修改婚纱充当戏服,所有演员共用一支口红。最出圈的是那几位将军的“肌肉铠甲”,直接糊上几块塑料壳,穷得坦荡,穷得幽默。
如果只是穷,那它顶多是个笑话,《太子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雷点”做成了“爽点”。设定雷炸天:直男魂穿太子妃。
于是我们看到了史上最“爷们儿”的太子妃,她调戏妃嫔,她大谈男欢女爱,她把后宫搅得天翻地覆。
但就是这样一部处处透着贫穷的剧,却凭借清奇的剧情、大胆的设定和演员们放得开的表演,成功出圈,成为当年的爆款。
它充分证明了:穷不是问题,有意思才是王道!

2.《灵魂摆渡》
作为一部灵异剧,它的特 效几乎不值五毛,鬼 怪造型也相当敷衍,很多时候全靠台词烘托氛围。
仅凭便利店的一盏昏灯、阴阳眼少年的孤独凝视、赵吏那把不知何时会走火的手 枪,便将观众拽入一个“鬼话连篇”却直指人心的世界。
就是这样一部看起来“很便宜”的剧,却凭借一个个直击人心的故事,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白月光。尽管剧组贫穷,但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做到了最好。
随着剧集的成功,第 二季时剧组比第 一季宽裕一些,但钱还是省着花。《灵魂摆渡》的珍贵,在于其始终未彻 底背离初心,即便在争议大的《南洋传说》中,仍可见编剧对“人性与神性”的执念。
虽然现在的网剧早已蓬勃发展,那把“不知何时会走火的手 枪”、那间“444号便利店”的昏黄灯光,依然让人念念不忘。

3.《杀不死》
《杀不死》的“穷”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当红小生花旦,主演等人虽是《毛骗》原班人马,但在大众视野里仍属“生面孔”;服化道朴实无华,场景接地气。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穷”剧,却在豆瓣上获得了8.1分的高评价,开局甚至一度达到9.1分。当大多数剧组忙着用滤镜和美颜磨皮掩盖表演的苍白时,这部剧却让演员展现真实的状态。
杨羽饰演的林森,就是一个普通的4S店销售,怂、呆、毫无主角光环;邵庄饰演的邵带妹,油腻、滑头、满嘴跑火车。
正因请不起天价明星,剧组得以将资源集中在剧本打磨上;正因做不起华丽特 效,故事不得不依靠环环相扣的情节和精妙的结构来吸引观众。
全剧仅12集,短小精悍,讲好了一个故事,刷下来不仅不无聊,看完一集还会忍不住再看一集。

4.《一起同过窗》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华丽服饰,没有宏大场景,甚至连剧情都“平淡得像白米饭”,一部被网友戏称为“最穷国产剧”的青春校园作品。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穷得坦荡”的剧,却在豆瓣上获得了9.1分的高分,成为无数观众心中的“青春剧天花板”。“流水账”式青春,为何让人 欲罢不能?
开学报到搬宿舍用了2集,军训20天拍了八九集,交个短片作业又展现了两三集,初看似乎毫无波澜,却奇迹般地让观众欲罢不能。
在《一起同过窗》中,爱情虽复杂,友情却始终至上。三个青梅竹马的好友,构成了剧中最牢固的“铁三角”。他们互相嫌弃,却又互相陪伴,十余年间保持着最纯粹的友情。
导演为了这部剧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剪了一整年,才呈现出最终的成片。

5.《毛骗》
一部“三无产品”,无明星、无预算、无宣传。画质糊得跟十年前的诺基亚手机拍的似的;服化道洋溢着一种淳朴的城乡结合部风情;演员青涩得像隔壁班同学来兼职的。
但当你抱着“看看能有多烂”的猎奇心态点开了一集,然后......真香!这部剧诠释了什么叫 “用搬砖的钱,造出了火箭”。然而,就在这粗糙的包装下,藏着的是一个堪称顶级的剧本。
这里的骗局,不是简单的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局中局,套中套,计中计。人物,是从土里长出来的。 他们没有主角光环,会失败,也会在道德边缘挣扎。
但逐渐你会忘记他们的“土”,只记得他们的“帅”。钱,不是做好内容的唯 一条件;用心和才华,才是。剧组穷是真的穷,但也是真牛!真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