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带货进入“搜同款”时代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短剧不止能“上头”,现在还开始“带货”了。

近日,红果短剧上线了“搜同款”功能并开启内测。用户在观看短剧剧情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搜同款”提示,或在暂停画面中显示“搜同款腕表”“搜同款衬衫”等商品入口,实现从剧情到购买的即时跳转。

在这一功能的背后,是短剧商业角色的加速扩张。从内容内嵌带货,到演员以角色身份延伸至直播间,短剧正成为今年双十一期间连接内容与消费转化的重要增量场。

“搜同款”上线

短剧的内容电商化加速

从“内容吸睛”到“内容变现”,短剧正在迎来一轮新的商业跃迁。

红果短剧的“搜同款”功能,正是这种转化逻辑的最新落地。用户在观看剧情时,系统会根据镜头识别出角色的穿搭、饰品或家居等商品元素,并在暂停画面或剧情关键节点弹出商品提示。整个过程几乎不影响观看节奏,却能在观众情绪高点巧妙植入购物动机。

以平台爆款短剧《盛夏芬德拉》为例,观众在女主角出场时点击“搜同款”,即可直达抖音商城的商品页面。除此之外,在《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家里家外》《好一个乖乖女》等热门短剧中也已覆盖该功能,带货商品主要集中在服饰、首饰、腕表等类目。

短剧带货进入“搜同款”时代

一位接近字节的知情人士在接受“Tech星球”采访时透露,红果“搜同款”带货功能是抖音的基础功能,现在抖音将该功能复制到了红果上。不过犀牛君发现目前广告加载率尚不高,在热门剧目中也只有部分分集中植入了跳转识别端口,可见仍处于小范围测试阶段。

不过在我们看来,尽管产品的成熟度仍有提升空间,但其意义远不止于功能更新,更在于商业逻辑的重塑。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剧情中的人物、穿搭,甚至取景地周边,都可能成为新的消费入口。

这意味着,红果短剧已不再只是“广告内容化”的承载体,而在主动承担“内容即电商”的前端职能。

短剧以其强叙事、强代入的特性,拥有比图文或直播更自然的情绪共振力。当“剧情+商品”的逻辑被算法和搜索能力打通后,短剧便成为一种“隐形购物场”。观众不再被动接受品牌曝光,而是在情节共鸣中自发地产生消费欲望,这正是短剧“内容电商化”的核心价值。

对抖音生态而言,红果“搜同款”的试水,是一次全新的“内容链路实验”。这一功能既是抖音系生态打通的自然延伸,也可视为今年双十一前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转化试验。

从品牌植入到自带货

短剧成为双十一内容新引擎

“带货”不再只是主播与明星的专属。短剧正在成为今年双十一期间品牌营销的全新引擎。

除红果短剧的“搜同款”功能外,最近一些短剧演员也开始陆续进入品牌直播间,将剧情影响力延伸到消费场景。

10月19日,短剧顶流演员柯淳空降十月稻田品牌直播间,为粉丝在线送出福利;无独有偶,演员何健麒也登上babycare官方直播间。根据babycare官方直播间负责人透露,何健麒直播期间,GMV破百万,下播后粉丝又下单买了快20万。

短剧带货进入“搜同款”时代

电商平台也在系统化推进“短剧+带货”的融合。

如京东App已悄然上线短剧相关内容——此前曾在App首页“逛”页面的“推荐”栏目中内嵌短剧内容,在剧情中植入促销信息或商品二维码,引导用户直接跳转至购物活动。而近期迎接大促,京东则打造了#看双十一剧场,买心动好物!#主话题,在“京东青春剧场”中可看到多个品类商品站内链接与短剧内容的深度打通。

短剧带货进入“搜同款”时代

事实上,电商平台对短剧带货的探索早已展开。早在2024年,拼多多就曾在首页“多多视频”板块上线“短剧”频道。拼多多将商品带货视频与短剧内容结合,用户观看7-9集短剧后,会跳出带货视频并挂载商品链接,实现剧情后消费转化的自然衔接。

而淘宝则在去年推出“百亿淘剧计划”,联合海蓝之谜、兰蔻、海尔、三星等品牌推出品牌定制短剧。不过由于彼时短剧尚未支持站内跳转,用户从内容到购买的路径仍显冗长,转化效率不及预期。

这些探索表明了,短剧商业化逻辑正在从“内容曝光”向“内容转化”系统升级。而随着模式的进一步成熟,短剧的产业链也在被重新定义。内容制作方、品牌方与短剧平台、电商平台之间的关系,正在围绕“剧情转化”形成新的共生生态。

在理想状态下,这种协同机制不仅有望提升广告ROI,也能够让品牌的内容资产具备更强的延展性与复用价值。

当然,这最终仍然需要观众来做出判断——剧情化、场景化的购物体验究竟能提升购买的自然度和冲动值,让购物体验变得更加高效,还是由于影响用户体验而遭到短剧用户的“差评”,还有待我们的进一步观察。

不过相信随着短剧与电商结合的愈发深入,当用户习惯在剧情中完成购买,当角色成为消费决策的触发点,短剧终有一天将不只是“讲故事”的媒介,而是连接情绪与交易的桥梁。

在这一新的内容转化周期中,短剧的角色将不再是流量的“下游承接者”,而是消费链路的“前端入口”。

结语:

短剧的下一步,不仅关乎流量的再分配,更关乎消费路径的再定义。

当内容成为交易入口,当用户的“情绪流”与“购买流”被打通,短剧或将成为继短视频、直播之后,内容电商的第三条主力通道。

一边追剧,一边下单——这或许就是“内容即电商”时代的全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