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搞笑!听花岛《太奶奶3》借角色故事唤醒珍惜亲情的意识

当78岁的纪舜英红着眼眶,对18岁的妈妈容遇说出“自从您走后,再也没人叫我英宝了”时,屏幕前无数观众的眼泪瞬间破防。《太奶奶3》这部由听花岛团队打造的精品巨制上线即火爆,在《太奶奶3》这场看似荒诞的时光重逢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叱咤商界的老总裁变回“老宝宝”的搞笑日常,更是一场跨越70年的亲情救赎,一段关于“被偷走的童年”如何被温柔补全的动人故事。

不只是搞笑!听花岛《太奶奶3》借角色故事唤醒珍惜亲情的意识

纪舜英的人生,本是一部充满时代烙印的奋斗史。50年代末的童年,他在集体生活里啃着百家饭,夜里却总想起妈妈怀里的温度;60年代的动荡岁月,作为“留洋知识分子后代”的他,只能靠着加倍的努力与谨慎在风雨中求生;改革开放后,他抓住机遇创立纪氏集团,从没人依靠的孩子变成了别人的靠山,可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伤痛,却让他心里那个8岁时因母亲离开而破开的大洞,始终填不满。他拥有了数不尽的财富,却再也找不回那个能叫他“英宝”的人——直到2025年,这场“童年赎回计划”悄然开启。

在妈妈容遇面前,纪舜英的“幼稚”从不掺假。被海长安欺负了,他会像个受委屈的小学生一样跑去向妈妈告状,等妈妈为自己出头后,又得意地念叨“还得我妈妈出手”;看到像儿时伙伴“松果”的小狗,他会拉着妈妈的衣角撒娇“我想养它”,其实他想要的不是宠物,是那个有妈妈陪伴、有伙伴嬉闹的完整童年;妈妈要参加歌唱比赛,他立刻化身最狂热的后援会会长,举着牌子为妈妈加油,这哪里是追星,分明是孩子在向全世界炫耀自己失而复得的珍宝。他不想上老年大学、会赖床、会闹小脾气,这些在旁人看来不合时宜的举动,不过是一个迟暮老人在拼命抓住最后的机会,把被岁月偷走的童年,在妈妈面前重新活一遍。

不只是搞笑!听花岛《太奶奶3》借角色故事唤醒珍惜亲情的意识

这一季的《太奶奶3》,不仅有纪舜英的“童年回归”,更让这场亲情故事多了几分鲜活的层次。科研天才老三陈添祥带着“万花丛中过”的洒脱回归,却在家人面前露出萌萌的一面;老四吴添豪看似腹黑,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用不动声色的温柔守护家人;老五王培延靠着跨栏的本事逆袭考上顶尖大学,他被欺负时的倔强模样,让不少人想起了自己为梦想拼搏的日子。这些角色各有故事,却都围绕着“家”的核心,在搞笑的剧情里藏着温暖的底色。

最让人动容的,是18岁的容遇与78岁的“儿子”纪舜英之间的双向奔赴。当纪舜英失恋后,像个失意的少年一样坐在沙发上求安慰时,容遇没有说教,只是轻轻告诉他:“妈妈之前走的时候,错过了你很多人生阶段,这次回来看到你恋爱、失恋,虽然知道你难过,但我真的很欣慰,能看到这么鲜活的你。”这句话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我们总在想“如果当时妈妈在,我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而容遇的出现,正是用最温柔的方式告诉所有人:那些未被安抚的伤痛,终将被爱接纳。

不只是搞笑!听花岛《太奶奶3》借角色故事唤醒珍惜亲情的意识

就像饰演纪舜英的演员屈刚在线下见面会上哽咽着说的那样:“到了我这个年纪,没有父母了,才真的体会到有妈的孩子多幸福,希望大家珍惜亲情。”小说原著作者乌英夏也写道:“这像许多人都经历过的青春期,可偏偏因为八旬老儿子这个设定,多了一层让人鼻酸的温柔。”《太奶奶3》最打动人的地方,从不是“重返青春”的奇幻设定,而是它让那个曾缺席我们人生的人,重新回到身边,陪我们补上那些遗憾的时光。

有观众说:“看剧时我总忍不住哭,因为我的亲人也不在了,我多希望我的妈妈也能这样回来。”也有人说:“这部剧表面搞笑,底色却特别暖,它说出了我们最不敢说的愿望——哪怕老了,也想做妈妈的孩子。”是啊,无论我们多大年纪,在妈妈面前永远都是那个渴望被疼爱的小孩。《太奶奶3》用一场不真实的重逢,照见了每个人心里最真实的亲情渴望:我们不需要逆天改命,不需要重生复仇,只希望那些错过的陪伴,能有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这部剧的结局没有惊天动地的反转,却在容遇看着纪舜英时那闪着泪光与笑意的眼睛里,给出了最治愈的答案:所有未被满足的期待,所有深埋心底的遗憾,终会被亲情温柔化解。而对于屏幕前的我们来说,它更像一句温柔的提醒——别等70年,别等“如果当时”,趁亲人还在,好好拥抱他们,好好说一句“我爱你”,因为能被人叫着小名、能在委屈时找妈妈告状的时光,才是生命里最珍贵的宝藏。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