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2761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如何看待“好人不得好报,坏人长命百岁”?
02、当我们变强后,收复台湾省会变得轻而易举
最近,热播剧《沉默的荣耀》迎来了大结局!
这部剧根据真实历史而创作,讲述了1949年前后,中共隐蔽战线上的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人,冒着生命危险获取宝贵军事情报的英雄事迹。
然而,这部剧的收视率有些“高开低走”——刚开播时,好评如潮;但越到后面,观众越不想看了。
不是因为剧情拉垮,相反,是因为剧情太真实、太残酷了——剧里的好人一个个英勇牺牲,不得善终,而坏人却逍遥法外!
中华民族素来崇尚的善良与正义呢?说好的“好人有好报”“善有善报”呢?!
《沉默的荣耀》所展现的“英雄悲剧式”结局,狠狠地冲击了观众的心灵,让很多人不忍心追下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更让人心酸的是——这部剧不是完全虚构的,“好人没好报”这种事情确实在历史上一次次发生,直到现在还会发生!
对于这个残酷的事实,我们怎么积极、理性地看待?
难道真的要相信“好人不得好报,坏人长命百岁”的观念吗?
难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是处世之道吗?
不!绝不!
以下结合精准心理学的高效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是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都必须想通想透、作出理性选择的命题。
01、如何看待“好人不得好报,坏人长命百岁”?
《沉默的荣耀》的悲剧结局不是艺术虚构,而是呈现历史事实。
在历史上,该剧的原型人物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等英雄,确实全部都牺牲了。
很多网友在追剧前,就已经知道这些英雄的命运,但看到他们从容而决绝地“向死而生”时,尤其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网友们还是看哭了。
由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图片来源于网络
剧中的叛徒与反派却乐得逍遥,真的令人恨得咬牙切齿!真的让人很想弃剧!
而且,让人扎心的是,在现实中,电视剧里的反派原型确实没承受严重后果。
比如,台工委书记蔡孝乾在现实中就是叛徒,他不仅未受惩处,还官至少将,在台湾省担任高管,一直活到了74岁。
另一名叛徒谷正文,双手沾满地下党员的鲜血,却活到97岁高龄,甚至在95岁时还厚颜无耻地出版回忆录,吹嘘自己所谓的“功绩”。
最近,台湾省政治人物王世坚怒拍桌面大喊“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被网友爆改成神曲《没出息》,火遍全网。
据网传,在现实中,他的父亲王明德也是一名“叛徒”,间接导致吴石将军牺牲!
1949年,21岁的王明德是台大化工系的学生,是中共地下组织的外围成员,负责传递地下刊物《光明报》。
可他一时糊涂,为了在恋人面前“显摆”,把仅限单线传阅的报纸递了出去,结果被对方亲友举报。
被捕后,王明德扛不住审讯,供出了不少人,导致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
然后,蔡孝乾叛变,局势崩盘。蔡孝乾亲手写下了400多名地下党员的名单,其中就包括时任国民党国防部次长的吴石。
蔡孝乾、谷正文是不是坏人?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是。
其实,这些所谓的坏人都是人格障碍者,他们符合人格障碍的3个典型特征:
- 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
- 毫无同理心;
- 行为远远超出了社会规范。
不过,就算这些坏人在电视剧里、在真实历史上都没遭到报应;
我们也坚决不能认同“好人不得好报,坏人长命百岁”的观点;
更不能从此抛弃善良、正直。
而且,这个残忍的结局其实是多方因素导致的,尤其“台湾省问题”、还有美国的干预,这不能简单用“好人、坏人”来说清背后的真相。
如果我们想弘扬善良、正直,那必须先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尤其是在军事方面,保护好自己,让善良、正直拥有“利爪”的加持!
比如说句最实在的,光靠善良、正直是收复不了台湾省的,只有我们真正强大起来,收复台湾省才更加胜券在握,才能更好地践行善良、正直!
02、当我们变强后,收复台湾省会变得轻而易举
《沉默的荣耀》涉及到台湾省问题,我看这部剧的时候,想到了一位双相患者,ta竟然因为“台湾省问题”形成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这位患者曾经被其他权威的精神科专家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一度每天服用了16颗氯氮平,药量极大,可见病情有多严重!
ta有一个奇特的点——ta非常、非常关注台湾省问题,甚至可以说,台湾省还没有回归是其心中的痛!
而且,ta多次因此情绪剧烈波动,表现得异乎寻常地激动、亢奋,被主流精神科大夫认为是躁狂/轻躁狂发作。
后来,ta系统化地接受过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我们深入到其内隐记忆层面,发现这背后竟然跟电视剧《亮剑》有关。
这位患者很喜欢看《亮剑》,在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看,先看了电视剧,又读了原著。
ta读到在WG时期,李云龙被抓起来批斗,惨遭迫害,最后饮恨自杀。
《亮剑》电视剧中的李云龙,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使ta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像李云龙这样的英雄,居然落得如此结局,真的太可怕了!
当时,ta就形成了“好人不得好报,坏人长命百岁”的错误认知。我们高效修复了相应的心理创伤之后,引导ta纠正了相关的认知。
如果这个心理创伤没得到修复,其扭曲的认知没得到修复,那ta看《沉默的荣耀》时,就会激活ta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戳中ta关于“台湾省问题”的敏感点,也会强化其错误的认知。
ta很容易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病情会复发。
不仅仅是电视剧,有一些与台湾省相关的新闻,都有可能会激活ta的心理创伤。
比如前几天,郑丽文当选了中国国民党新任党主席,她曾公开表示将依据“九二共识”推动两岸交流,并明确反对“台独”。
两岸同胞都觉得这是好事,但这位患者太过敏感了,生病的ta会从负面的角度去解读这则消息。
对ta来说,这个新闻甚至会成为一个新的心理创伤。
还有,当ta真的看到台湾省被收复时,ta很可能会像“范进中举”一样,因为极度兴奋、亢奋而出现躁狂发作。
前几年,网传我们要收复台湾省了,这位患者兴奋异常,出现过躁狂发作。
也就是说,如果ta对于“台湾省问题”的病理性记忆没得以修复,这会成为极大的隐患:
要么心理创伤被激活,出现重度抑郁发作;
要么出现躁狂发作,被别人看作“精神病”,甚至可能要一直住院、吃药。
幸好,经过系统化的3PT之后,ta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已经被修复了,还真正树立了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
现在,这位患者看到关于台湾省问题的新闻时,不管是负面的,还是利好的,ta都能保持理性、平静。
作为一套热播剧,《沉默的荣耀》的热度终究会下降的,但它背后的历史教训时刻警醒我们:
中华民族一定要真正强大起来,尤其是在军事上!
我们还要学会睁眼看世界、学习他国的长处,父母要引导孩子在某个领域变得更强!
“慕强”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特点,当我们真正变强后,自然更容易获得更多台湾省人民的认可和追随,收复台湾省也就更加轻而易举、顺理成章。
这一天终究会到来!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