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制作面塑用面
面塑,民间叫捏面人,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所用原料以面粉为主,有清洁卫生、易于精细加工、色彩艳丽、造型逼真的特点。
面塑用面的制作方法如下:
一、原料
面粉(最好是富强粉)90%
江米粉10%
甘油及蜂蜜少许,白蜡及食用油少许
二、制作方法
1.将面粉和江米粉均匀混合后,一边快速搅动,一边把烧开的浓盐水慢慢倒入面中,使面粉成面团状。
2.把面团放入蒸笼内蒸15分钟左右取出,揉进少量甘油和蜂蜜,如需防霉,可以加入少量苯酚(石碳酸)。
3.把揉好的面分成若干份,分别揉进红、黄、蓝、绿、黑、白等不同颜色的广告色,搓成条状放入盘中,并在上面盖上湿布备用。
4.白蜡和食用油放在一起加热成粘稠状,放入盒内,在制作面人时用以擦手,可以防止面粘在手上影响制作。
2. 捏面人的制作方法
捏面人的制作方法面塑实际上就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等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出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而形成的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工艺品,制作步骤“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
面塑的核心技术是发面,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步骤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塑形象就会脱颖而出。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裙,顷刻之间,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扩展资料 第一代面塑大师汤子博,1882年生于通州。从小喜绘塑,兴趣广泛,对医、儒、释、道、禅都有研究。
捏面人面塑,清末由汤子博首创,他以深厚的国学和艺术功底,博采众长,将民间面人由“签举式”改为“托板式”。 进而创出核桃面塑、浮雕面塑、悬塑面人等多种形式,题材也拓展得极为广泛,有书卷人物、戏曲人物、仙佛人物等,用料从面粉到陶、木、泥等,以大量成功的作品确立了捏面人面塑流派的地位。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汤子博工作室,从此捏面人从民间登上艺术殿堂。 汤羽是北京捏面人在沈阳的第四代传人,她与父亲汤福祥同为“非遗”传人。
汤羽回忆,汤家祖籍通县,爷爷汤禄林从事砖瓦雕刻,当时也叫细瓦匠,因手艺地道在圈子里颇有口碑,生意很是兴隆,家境小康。汤禄林生有五男二女,“太爷在兄弟几个中排老幺,他三哥汤子博是个特别传奇的人,也是捏面人的创始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捏面人。
3. 面塑配方是好多````怎么制作面塑
配方 1:精制小麦粉300g,糯米粉200g,特制精细面塑添加剂100g,甘油150g,清水适量。
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可,盛入盆中,加入清水适量充分揉和,压成2公分左右厚的面片,待水开上笼蒸30-40分钟,自然冷却,用保鲜袋密封,新蒸的面团要经过3-10天的缓释后才好用,检测面团时,用一小块面充分搓揉成球形,手指轻压,有少许反弹,双手拉伸不断裂,不收缩就好了
这种配方制作出来的作品可以做得细腻逼真,不开裂,可以长期保存。
配方2:精制小麦粉300g,糯米粉150g,甘油80g,食盐15g,山梨酸钾20g,蜂蜜15g开水适量
将上述原料混合,加入开水,调和成团用湿布盖上,静置30分钟,再次充分揉和 ,压成2公分厚的片,上笼待水开后蒸40分钟,用保鲜袋密封,缓释5-10天,调色使用。
4. 花样面塑儿童馒头做法
寿桃主料面粉250克 牛奶145克 酵母3克 泡打粉3克辅料进口红色素适量 进口绿色素适量寿桃的做法1.中筋面粉、牛奶、酵母、无铝泡打粉混合揉成光滑面团,醒发30分钟;取一小块面团,加适量红绿色素揉匀备用;白面团平均分成6份;反复揉至表面光滑,整形成桃子形状;用刮板在桃子一侧印出一道深深的印子;取一小块绿色面团,先揉成纺锤状;按扁,印上树叶的纹理2.把叶子翻面,再把桃子放在叶子上面;把做好的生坯放到锅中,醒发30-40分钟;大火至水开,转中小火15分钟,熄火后等5分钟再揭开锅盖取出寿桃;取一新牙刷,蘸一点点红色素(尽量的少),把牙刷放在桃子上方,用筷子掸牙刷,让色素均匀的落在桃子上即可。
5. 面人怎么捏
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本文要讲的是用于收藏的面塑。
制作面塑,和面是关键之一。制作面塑的和面与制作面点不同,前者需要考虑面团在可塑性、防腐性等方面的要求。
许多人在制作面塑时都会遇到诸如面团不易塑造成形、作品易干裂绽口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制作者没有完全掌握面塑和面的诀窍。
由于面塑的流派众多,故和面的配方和手法各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流派,和面的配方和手法也会因季节的变化及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根据笔者所属流派的经验,冬季和面的配方为:精面粉1500克、糯米粉1000克、精盐200克、防腐剂100克、香油250克。
其制作手法为,将面粉、糯米粉、精盐、防腐剂放在盆中和匀,再徐徐倒入开水并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搓,直至达到“三光”效果面光、手光、盆光 。用手将面团压成薄片,上笼蒸约45分钟取出来,迅速将面片与香油揉和均匀,再放入塑料袋中,用毛巾裹好,放置24小时至面团上劲后,即可用广告色进行调色了。
如果是在夏季,考虑到气温和湿度等因素,一般可适当增加面粉的比例可将面粉增加到1700克左右,同时,防腐剂和香油的比例也应适当加大。
和好的面团在冬季可保存1~2个月,夏季放在冰柜中也可保存1个月左右。取用时若感到面团发硬,可用手将其揉软,这并不影响其使用效果。
初学面塑者在和面时,由于对原料的用量比例及制作手法掌握不好等原因,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1面团过干,这会造成面塑各部件之间不易粘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和面时水加得过少或面粉加得过多。但如果发现问题已出时切不可再加水揉和,只能用502胶或白乳胶对部件进行粘接。
2面团太软,就是说面团失去了骨力。主要是因和面时水或糯米粉加得过多所致。其解决的办法是:将面团置于阴凉通风处,吹至面团不粘时即可。
3面团弹力过大,这可能造成无法刻画面塑的细微部分。如用塑刀刚压好的眼窝,马上又会弹起恢复原状等。解决办法很简单,面团和好后立即入笼蒸熟即可。
4制好的面塑作品存放时出现干裂或生虫长毛。加入精盐和香油
或甘油后,有增加面团筋力、使面团不开裂绽口的作用。因此,
只要和面时将上述两种原料放够了,并与其它原料充分揉匀,即可
防止作品干裂。致于作品生虫长毛,则是防腐剂用量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