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症的后果

少阳症的后果

少阳症的主要病症为口干、咽干、目眩等等,引起少阳症的原因也是有许多种的,比如伤寒。少阳症的后果就是患者的身体免疫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控制和治疗,免疫力就会不断下降,然后不断衍生其他对健康威胁的疾病,这样在治疗上就会慢慢加大了难度。

少阳症的后果

一、少阳经病证的病因病机

胆为少阳之腑,少阳又主风火,邪犯少阳经,风寒之邪已渐化燥化热是少阳经病证的病理之根本表现。

从临床实践上,主要病机为邪犯少阳,郁而化热化燥,气机不畅,枢机不运,三焦气机阻滞而致邪无出路,郁闭于内。

病因主要有3个方面:①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②厥阴病从阴转入阳,邪出少阳;③气血虚弱,腠理疏松,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少阳。

邪犯少阳经,风寒之邪已渐化燥化热。少阳邪热上迫,热蒸胆气则口苦;燥热伤津则咽干;邪热上扰于目则目眩;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则往来寒热;邪热壅于少阳经,则胸胁苦满;邪郁胸中,胆受累及于肝,肝气不舒则情意默默;影响及脾则运化失常而不欲饮食;胆火上炎,迫于心神则心烦;胆热犯胃,引胃气上逆则喜呕。若邪聚胸隔膈,热郁胸中未犯胃腑则心烦而不呕;若木火亢盛邪热伤津则口渴;若木郁伤土则腹痛;若热壅于少阳经脉则胁下痞硬;若少阳三焦决渎失司,水停心下,则心下悸,小便不利;若里和而表不解则不渴,而身有微热;若影响肺气则咳。

少阳症的后果

二、少阳经病证的治疗方法

少阳经病证的治疗核心在于“和解”二字。

(一)方剂治疗

《伤寒医诀串解》:“寒热往来于外,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虚大证,宜小柴胡汤。寒热往来于外,心中痞硬,郁郁微烦,呕不止,为实火证,宜大柴胡汤。”提出了治疗少阳经病证以大小柴胡汤为宜,后世以张仲景为首的众多医家经过长期的实践证实了此二方的价值,尤其小柴胡汤在治疗少阳经病证的重要地位。

1.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少阳经病证。寒热往来,口苦,目眩,耳聋,咽干,胸满,胁痛,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苔薄白,脉象虚小弦数。妇人中风、疟疾、黄疸。

少阳症的后果

2.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组成: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郁郁微烦,心下痞硬,胸胁苦满,呕不止,大便不解或下利,舌苔黄,脉象右实左弱、弦数有力。

小柴胡汤证,脉象虚小,略兼弦数。虚小者,中阳虚而三焦之气下陷。弦数者,木火病而胆经之气上逆也。

大柴胡汤证,脉象右实,左弱。右实者,阳明胃腑热滞,左弱者,木气结而津液伤也。

此二证,大柴胡汤证少,小柴胡汤证多。因中虚不运,荣卫乃病。中虚之家,胆经相火易为上逆,相火上逆,中气更虚,故小柴胡汤证多。胃阳盛乃病大柴胡汤证,胃阳盛则中气少有虚者。中气不虚,荣卫偶病,自能汗解,不至入少阳经也,故大柴胡汤证少也。

(二)针灸治疗

少阳病证的治疗核心在于“和解”二字,针灸治疗当以“解表清里,和解少阳”为法。主要取穴为足临泣、外关、大椎、风池、期门、太冲等。针灸治疗刺激量不宜过大,切记注意“和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