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虫咬伤的紧急处理

随著温度的持续上升,人们衣着也逐渐单薄起来,四肢及身体其他都位也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下,如到野外活动,外露皮肤易被某些毒虫叮咬。 一旦被毒虫咬伤,要尽快进行正确的处理,否则,会危及生命。

一、蜈蚣咬伤:蜈蚣俗称“百足虫”,被它咬伤后,大部分人只会有局部的红肿、发热、疼痛;中毒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高热、全身发麻、眩晕、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很少有昏迷、过敏性休克等。

紧急处理方法:1、立即用肥皂水或3%氨水,或5%-10%小苏打溶液清洗伤口,忌用碘酊或酸性药物冲洗或涂抹伤口。 2、将雄黄、甘草各等份研成细末,用菜油调匀涂患处,或用季德胜蛇药调成糊状,涂于伤口周围。 3、在民间应用雄鸡的口唾液来治疗伤口也有一定的效果。

二、蝎子咬伤:蝎子又称“全虫”,在被它打伤后,局部会出现一片红肿,有烧灼痛,中间可以看到一道伤痕,轻的时候一般无症状。 例如中毒严重、头痛、头晕、流涎、流泪、畏光、嗜睡、恶心呕吐、口舌强直、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肌肉痉挛等症状。

快速拔出残留毒刺,在咬伤处上端(肢体近心端2~3厘米),用止血带或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 2、拔火罐用吸奶器吸血,吸含毒素。 3、使用3%氨水、0.1%高锰酸钾溶液、5%小苏打溶液等清洗伤口。 4.应用南通蛇药或鲜蒲公英的白色乳汁外敷伤口。 急症时,用自己的尿液反复清洗患处。

三、蚯蚓咬伤:蚂蝗原名为“水蛭”,因身体吸盘经常叮咬人后在皮肤上吸血,同时分泌水蛭素和组织胺样物质,使伤口麻醉,血管扩张,出血,并导致皮肤出现水肿性丘疹、疼痛。

抢救方法:1、千万不要硬拔掉蚂蝗的虫体,一旦蚂蝗被拉断,它的吸盘就会在伤口处留下感染、溃烂。 2、于蚂蝗叮咬部位上方轻拍,使其松开吸盘而掉落,也可用烟油、食盐、浓醋、酒精等滴落到虫体上,使之自行脱落。 3、当虫体内有大量的血液流出时,可用纱布压迫止血1~2分钟。 出血止血后,再用5%小苏打水清洗伤口,涂抹碘酊。 如果伤口再出血,敷些云南百药粉即可。

四、皮毛虫体表有毒毛,细毛或棘刺状,可见于毛虫体。 毒毛在被割伤后仍留在体内,故局部刺痛,烧灼感,一段时间后则患处痛痒加重,甚至溃烂。 严重者还会导致荨麻疹、关节炎等全身反应。

抢救方法:1、先用放大镜观察,用刀片顺毒毛方向刮毒,再将毒毛涂抹于患处。 2.患者可外敷南通蛇药,也可用七叶一枝花或鲜马齿苋捣烂外敷。 如果是瘙痒灼痛,可以用外敷无极膏。 3、如果伤口溃烂,可用红霉素药膏擦洗。

五、蜂螫伤 :人在被刺伤后,轻的时候会有红肿热痛的症状,还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结肿大,几个钟头到2天就会自行消失。 若身体多处受到蜂群的伤害,就会出现发热、头晕、头痛、恶心、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状。 对于蜂毒过敏的人,会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抢救方法:1、仔细检查受伤部位,如有针头掉在伤处,应先拔去。 2.以任何形式的液体,如肥皂水、5%小苏打溶液、3%氨水、食盐水等清洗伤口。 如果被黄蜂蜂螫伤 ,要用食醋进行清洗,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 3、得了季德胜蛇药或六神丸研末外敷,也可以用大蒜或生姜捣烂,取汁涂抹于患处。 4、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可以服用强的松、扑尔敏、抗过敏的药物。

六、有毒的蜘蛛咬伤:毒蜘蛛主要指“红蜘蛛”,也叫“黑寡妇”。 其毒液含有神经毒蛋白,被咬伤后,伤口会出现肿胀,皮肤变白,并有剧烈的疼痛感。 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主要有全身软弱无力、头晕、恶心呕吐、腹肌痉挛、发烧、畏寒、休克等。 即使是死亡

紧急处理:1、立即用止血带或绷带等紧贴伤口上方(肢体近心端2-3厘米),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 2、在伤口上划一个“十”字形切口,然后用力将毒液挤向外,或者用吸奶器、拔火罐把毒液吸出来。 3、以石炭酸烧灼伤创面,放松止血带。 还可以涂在局部上

2%碘酒 4、可用南通蛇药涂敷,或用生姜捣烂取汁,加清香油调和擦患处。 民间用挑叶来捣烂取汁敷患处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七、壁虱:壁虱又名“蜱”,是一种体外吸血寄生虫。 蜱叮人分泌唾液,使血不凝,局部血管周围发炎。 它的唾液中也含有神经毒素,可发生严重的神经毒性反应,表现为易激动、全身无力、下肢活动困难。 蜱类也可传播回归热、森林脑炎、黄热病等。

对叮咬皮肤上的蜱,不要强行拔去,以免刺针断在皮下,可用一滴碘酊、酒精或乙醚等,或者用香烟烘烤,让蜱自行脱落。 2.洗去伤处的肥皂水,有止痛、消肿的作用。 3、如果出现神经症症状,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八、吸血蝇咬伤:被吸血蝇咬伤后,因唾液中含有抗凝剂,可使伤者产生中毒反应。 紫癜、荨麻疹等全身症状表现为伤口局部红肿热痛、发疹等。

在局部应用炉甘石搽剂或者氢化可的松软膏进行局部涂抹,也可以使用无极膏擦患处,可以起到消炎止痒的效果。 2.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的时候,可以服用任何抗过敏药物,比如息斯敏、苯海拉明、扑尔敏,必要的时候可以注射麻黄素、肾上腺素。 3、如果出现较严重的全身性反应,应尽快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