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用脚尖走路这种现象叫做“尖足”,主要有生理理性和病理两种,即正常和异常。首先属于生理性尖足,刚开始学走路的宝宝腿肌肉紧张,步子重心会向前移动,身体没有足够的协调能力,脚丫缺乏触地感,因此会出现脚尖无力的现象。不过有的宝宝会因为腿部发育不正常,跟腱比较短,会导致腿发不稳,出现轻微的症状就需要做肌肉训练来进行矫正,严重的时候需要到医院进行咨询。其次出现脑损伤或者大脑发育异常的情况,会导致宝宝在学习独站后或下蹲时经常会垫脚,同时踮脚走路的频率也比较高。
怎样改正小孩脚尖着地的习惯?
1、先要让宝宝远离学步车,当小孩学会走路时,学步车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对孩子来说却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所以家长要让宝宝远离学步车,可以用学步车来代替,这是一种可使宝宝的双脚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然后双手推动宝宝走步,也可由家长扶着宝宝慢慢学习走路。
2、要为宝宝选择柔软、硬实的鞋子,宝宝刚学走路时,虽然家里可以光着脚走路,但出门时还是要穿鞋,家长要给宝宝选一双软硬合适的学步鞋,一定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这样宝宝走路时才能感觉到,如果鞋子太硬或者太软,宝宝就会更想踮着脚尖走路。
3、要多让宝宝光着脚在家学走路,家长要把家里打扫干净,确定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后,再让宝宝脱去鞋子,光着脚在家里学走路,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宝宝的触觉,使宝宝有更好的平衡感,因此更容易纠正用脚尖走路的情况,也能更快地学会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