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感染后上皮脱落、肾脏结石或因结晶而产生的白色絮状物,在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瘤体排出后会出现白色絮状物。 此外,当患者有淋巴阻塞的时候,还会出现白色的絮状物。
1、感染:尿液中有白色絮状物,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上皮脱落,在尿液中白细胞或脓细胞增多后也会有白色絮状物,同时还会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症状,需要做尿常规和尿培养;
2、肾脏结石或结石:尿酸盐结石、草酸盐结石、碳酸盐结石、磷酸盐结石等是尿中常见的结石。 此外,还有些小晶体,如尿酸盐结晶、草酸结晶等,随尿排出体外时,还会出现白色絮状物;
3、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引起白色絮状物,它可能与出血有关,也可能是随着尿液排出而形成的瘤体。 如患者出现无痛性血尿或白色絮状物,应考虑患者是否有肿瘤,通常需要做泌尿系统CT检查来帮助判断;
4、乳糜尿:如果患者的淋巴管被阻塞,导致淋巴管内压力升高,淋巴进入泌尿系统后很容易引起乳糜尿,白色絮状物出现在尿液中。
如果平时发现尿液里面有白色絮状物,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做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CT、核磁共振等检查,这样才能及时确诊。 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多排尿,有利于冲洗尿道,同时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