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针一般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针头未完全在血管内,部分液体、药物进入周围软组织,造成局部软组织肿胀、疼痛的情况,漏针严重时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静脉炎等。
1、局部性软组织肿胀、疼痛:漏针情况较轻,且对周围血管、软组织无太大副作用,可出现皮下少量积液,表现为局部肿胀。 推荐立即拔针并更换输液部位,以避免病情恶化。 如果出现肿胀,可以遵医嘱用硫酸镁液进行湿敷,以促进肿胀消退;
2、皮肤组织坏死:针刺刺激药液泄漏,药物可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皮下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如果出现甘露醇外渗,可能会造成局部软组织损伤,应该立即停止静脉输液,可用碘伏溶液进行消毒,也可以遵医嘱用消旋山对患者进行湿敷,以改善微循环,缓解症状;
3、静脉炎:漏针后,外渗药会刺激局部血管,这很容易引起静脉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等,严重者还会出现静脉条索样改变。 这时要立即停止静脉输注,可以同时进行双氧水、碘伏消毒,必要的时候可以口服头孢克肟、头孢氨苄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