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干蛋糕模型的提出时间 20世纪科学家提出的三种原子模型,葡萄干蛋 ...
答:葡萄干蛋糕模型:1903年物理学家汤姆生(J.J.Thomson,1856-1940)提出 行星模型:公元1911年卢瑟福把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结果公诸于世,第一次计算了原子行星结构,确定了原子中有“核”存在,从而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或称“...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的汤姆生葡萄干蛋糕模型
答:1904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J.J.Thompson)模型 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Plum pudding)故名“枣糕模型”或“葡萄干蛋糕模型”;或是像西瓜子分部在西瓜瓤中,所以也叫“...
葡萄干蛋糕的模型简介
答:葡萄干蛋糕(Plum Pudding Model)指的是一种模型,又可翻译为“枣糕模型”又叫“西瓜模型”,又叫“汤姆孙模型”。1903年物理学家汤姆森(J.J. Thomson,1856-1940)提出了一个原子结构模型,人们把它叫做葡萄干蛋糕模型.汤姆森...
什么实验发现了“葡萄干蛋糕”与原子的实际结构有矛盾?
答:按照葡萄干蛋糕模型,α粒子穿过原子的时候,因为受到正电荷的排斥,就会发生均匀的偏转,这是因为原子里的“葡萄干”们质量都很小,不能使质量较大的、带正电荷的高速a粒子发生大偏转。即使α粒子与电子相撞,也由于它的质...
为什么原子结构模型被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
答:由于原子结构模型模型酷似葡萄干蛋糕(整个原子像一个蛋糕,蛋糕里的葡萄于像电子)或面包,因而被称作“葡萄干蛋糕模型”,或者“面包夹葡萄干模型”。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葡萄干蛋糕模型表述
问:1911年提出原子结构的“葡萄干面包式”模型的是() A.德国科学家伦琴 B...
答: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最早提出了葡萄干蛋糕模型,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电子云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我们观察到的有关电子的现象.故选B.
“面包夹葡萄干模型”是怎么被提出来的?
答:它们等间隔地排列在与正电球同心的圆周上,并以一定速度做圆周运动而发出电磁辐射。由于
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有哪些影响?
答:“面包夹葡萄干”,是科学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原子模型。冈为在此之前,科学家们提出的下面这些模型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面包夹葡萄干”模型为什么影响力那么大?
答:认为金属原子中有大量的空隙,一个个由电子和相应正电荷组成的微粒,就漂浮在这“原子空间”之中。同一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1824~1907)提出了类似于“葡萄干蛋糕”的模型——汤姆逊的模型就是它的“改进版”。
20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葡萄干蛋糕模型、电子云模型、行星模型、三...
问:20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20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葡萄干蛋糕模型、电...
答:土星模型即行星模型1904年,日本长冈半太郎(Hantaro Nagaoka)提出。卢瑟福模型( Rutherford’s model of atom )即核式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电子云模型是在发展了量子力学后提出的,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顺序应该是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