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章,你讲的故事真烂。”
这是电影《731》结尾的一句台词,如今却被无数观众原封不动地送还给导演赵林山。
这部电影筹备了整整十一年,导演团队查阅了超百万字的史料,还专门跨国取证。
本应成为历史题材电影的典范,却在9月18日上映后,口碑迅速崩塌。
尽管如此,这部投资2.8亿的影片全球票房已接近15.5亿元,片方净利润高达3亿元。
导演赵林山与其妻子李善玉能分到多少呢?
《731》的上映历程堪称一场电影市场的大戏。
影片选择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上映,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象征意义。
预售阶段,该片就已经创下2亿元的惊人成绩,首日更是一举突破3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纪录,达到25.6万场。
票房数据的辉煌背后,是制作方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
有业内观察者指出,赵林山非常擅长调动观众情绪,他通过“为电影准备十一年”等故事营造出创作的艰辛感,再绑定历史情感,让不少观众觉得不看这部电影就是对不起历史。
然而,前面有多期待,后面就有多失望。
赵林山高明的情绪营销在电影正式上映后,很快遭到反噬。
随着第一批观众走出影院,差评如潮水般涌来。
观众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多个方面:叙事混乱、服化道失真、特效粗糙。
有观众吐槽,影片的前一小时几乎全是姜武的戏份,却没有清晰交代角色背景,之后又突然跳转到其他故事线,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影片的细节处理也备受质疑。
囚犯的囚服洁白如新,演员逃亡时发型还依然时髦有型,完全缺乏战争年代的残酷感。
特效场景更是被观众戏称为“质感堪比网络短剧”。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如此沉重的历史题材中,导演竟然不合时宜地加入了喜剧元素。
影片开头,主角王永章拿着石井滤水器当众尿尿,试图说服别人合作生产,结果没人敢喝,这场戏引发了不少观众的笑声。
同样是厚重的历史题材,《美丽人生》也加入了喜剧元素,但是男主角所有的喜剧行为,都是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和爱的表达,与主题完美融合。
而《731》里,王永章的搞笑行为缺乏内在动机,更像是商业类型片的套路化角色。
这种戏剧化处理在讲述“731”这样惨烈历史的影片中,显得格格不入。
导演甚至将731部队的暴行简化为“越狱游戏”,还加入了幻想飞翔、滑稽大逃杀等场面,将民族创伤降格为娱乐奇观,背离了历史题材应有的敬畏感。
《731》的创作困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失衡。
在角色设定上,影片安排了一位戏份很重的女军官。
然而,根据历史学者考证,真实的731部队中,女性只能担任后勤辅助岗位,如护士、文职等,根本不能被授予军衔,更不可能进入核心实验区。
影片中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情节:囚犯们轮流在一只老鼠脖子上系蝴蝶结,把它当作宠物养。
事实上,在那个鼠疫横行的年代,普通人见到老鼠都会绕道走,更不可能有囚犯会把传播疫病的老鼠当宠物。
影片的结尾也备受诟病:实验基地的受害者们被扔进深坑,日军在上方扬撒白石灰。
坑底的人突然苏醒,齐心协力将一个小男孩托起送出坑外,然而孩子刚爬上去就被日军一刀刺死。
这段情节被许多观众评价为“魔幻”。
赵林山的导演履历,似乎早已为《731》的失败埋下伏笔。
他2012年入行,至今只执导过三部作品,口碑和票房都不理想,而且从未接触过战争历史题材。
他之前执导的《铜雀台》评分只有5.5分,随着《731》口碑崩塌,这部旧作的评分更是降至5.3分。
业内人士指出,处理重大历史题材需要扎实的历史知识、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而赵林山在这三方面显然全部都有所欠缺。
有增量信息透露,剧本在筹备期间多次修改,甚至更换了编剧团队,这侧面反映了导演思路的混乱。
据传这部电影原名《生化启示录》,听起来更像是一部科幻片,与历史题材相去甚远。
网络爆料称,最初的剧本其实是模仿韩剧《鱿鱼游戏》,讲述小人物被公司骗去做人体实验,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制作周期被拉长,导演看到主旋律电影受欢迎,才临时改为爱国题材。
从电影呈现来看,很多设定确实非常接近《鱿鱼游戏》。
尽管口碑崩塌,但《731》在商业上却取得了显著成功。
据业内分析,该片全球票房将会超15.5亿元,按照37%的分账规则,片方可获得约5.73亿元。
扣除2.8亿元的制作成本后,净利润高达3亿元。
赵林山与妻子李善玉成为这场商业盛宴的最大赢家。
李善玉掌控的千岁影业作为项目立项方和联合出品方,即使后期投资份额被稀释,仍能参与分红。
按行业惯例保守估算,其利润分成比例为5%,即可获利约1500万元。
赵林山身兼导演、编剧等多重核心角色,其个人薪酬加分红的打包收入预计可达3000万元级别。
夫妻二人以此“导演和资方”的黄金组合,在这部电影中联手斩获至少约4500万元。
对此,有影评人一语道破:“你可以质疑他的艺术,但必须佩服赵林山的账本。”
电影院灯光亮起,观众们沉默离场。
社交媒体上的评分持续下跌,从最初的9.2分一路降到8.9分。
但在制片方的账本上,净利润数字已稳稳停在3亿元。
赵林山和李善玉的成功,印证了当下电影市场的一种现象:口碑与票房并不总是成正比。
参考资料
1.搜狐:《筹备11年、跨国取证的《731》首日票房破3亿,却因叙事混乱、特效粗糙遭遇口碑崩塌》
2.腾讯新闻:《2.8亿预算成本,《731》总票房基本定型,赵林山李善玉大赚一笔》
3.新浪视频:《日本天皇裕仁批准731部队人体实验,浙江鼠疫攻击致数千人死亡》
4.搜狐:《《731》口碑崩盘!导演遭痛批连夜关闭评论,过往作品最高仅5.3分》
5.网易新闻:《《731》票房破10亿,导演赵林山到底能赚多少钱?》
6.七一客户端:《俄罗斯发布解密文件揭示731部队人体实验罪行》
7.网易新闻:《《731》口碑崩了,好题材被浪费,预测票房缩减70亿》
(小可 老A)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