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去世”冲上热搜那一刻,正在刷手机的中年人集体心里一咯噔:童年女神没了?
点进去一看,全是旧图拼接,连张医院门口照都拿不出来,空口白牙就敢发讣告。
时间:2023年9月,地点:微博抖音,人物:朱媛媛辛柏青,事件:死亡谣言+冒名账号齐飞,导火索:有人想带货保健品。
一句话:拿死人流量割活人韭菜,缺大德。
真相反手就甩过来。
国家话剧院7月刚挂蓝V打假,人民文娱9月直接甩出现场图:朱媛媛在《小巷人家》剧组啃煎饼,笑得褶子都出来。
辛柏青也没闲着,新片《志愿军》首映礼上被问“后不后悔当年拒了《潜伏》”,他笑笑:“陪媳妇生孩子比当网红重要。
”一句话把谣棍的脸抽肿。
那些顶着“辛柏青”头像卖海参的账号,抖音一锅端掉12个,53条视频全灰,评论区只剩“已举报”仨字,舒服。
更解气的是后续。
两口子6月牵手走上海电影节红毯,朱媛媛一袭白裙,腰板笔直,死亡谣言不攻自破。
女儿都上高中了,人家家里实行“轮岗制”:你拍戏我做饭,你杀青我进组,十年如一日,把日子过成连续剧。
网友扒出疫情最凶那年,他们悄咪咪给武汉捐了100万物资,发票比谣言跑得快。
白玉兰提名、德艺双馨公示、戏剧节大使……官方盖章的体面,比通稿硬一万倍。
说到底,大众不是好骗,是太怕失去。90后还记得《贫嘴张大民》里的李云芳,80后忘不了《潜伏》里错过的余则成,怕“童年滤镜”碎一地,才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可人家小两口好好的,半夜在厨房抢最后一只虾仁,被拍到的合照里眼角全是活人的光。
死亡不是流量,陪伴才是答案。
“散了散了,人两口子正研究明天谁送娃,咱别在人家坟头蹦迪了。
“卖药的号封得好,下次直接上征信!
“辛柏青拒掉《潜伏》那一刻就明白,戏可以重拍,老婆生孩子只有一次,爷们。
“朱媛媛笑起来还是张大民家的味儿,踏实。
声明:虚构演绎,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