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宇宙”赫敏塌方

“哈利波特宇宙”赫敏塌方

罗琳点破了艾玛的特权茧房,一个从不需要挤公交、住庇护所、面对混合病房的千万富翁,如何能理解普通女性在跨性别认同政策下的恐惧?

前文回顾:

1

如果霍格沃茨的礼堂里有一面“厄里斯魔镜”,艾玛·沃特森大概会看到自己身披女权主义战袍、手持“跨性别平等”旗帜的圣像,而J.K.罗琳看到的或许是一群在市政游泳池混合更衣室里颤抖的普通女性。

艾玛·沃特森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赫敏的扮演者,而罗琳则是小说原作者、“哈利波特宇宙”的“上帝”。两人的恩怨早已闹得人尽皆知。

这场现实世界的“魔法战争”,早已从推特蔓延到法庭,从虚构的魂器争夺升级为血肉横飞的意识形态火并。

“哈利波特宇宙”赫敏塌方

最近,艾玛从背刺罗琳的公开表态后撤,开始有了示好之意。具体内容如下:

“哈利波特宇宙”赫敏塌方

艾玛是个演员,她的“温和表态”看上去也像表演:在播客中轻抚往事,用“珍视私交”涂抹锋芒,却不忘强调“对交流持开放态度”。

罗琳对此做了长文公开回应,引爆舆论场。

罗琳曝了一些内幕,譬如艾玛那张只有一行字的手写便条,揭露其“火上浇油后递来一杯冰水”的虚伪。更致命的是,罗琳点破了艾玛的特权茧房,一个从不需要挤公交、住庇护所、面对混合病房的千万富翁,如何能理解普通女性在跨性别认同政策下的恐惧?

“哈利波特宇宙”赫敏塌方

这场恩怨,是旧日“魔法母亲”与“赫敏”的彻底决裂。当艾玛在BAFTA颁奖礼上高呼“我代表所有女巫”时,又轻声说了一句:“除你(罗琳)之外”。 那时跨性别意识形态可真是嚣张得要死要活的。

现在,风气有点变了。

2

为什么跨性别“政治正确”正在破产?

此前的未成年随意性别转换政策,现在看像一个笑话。英国高等法院在2020年裁定“未成年人难以理解性别转换的长期后果”。瑞典、芬兰等国也陆续收紧青春期性别医疗政策……

罗琳的担忧正从“偏执”变为先知。

这场世纪争议的核心,是“性别自决”与“女性单一性别空间”的生死博弈。罗琳从未反对跨性别者生存权,她反对的是以“包容”之名瓦解生物学女性的安全边界——这种立场被英国法院多次认证为合理。

“哈利波特宇宙”赫敏塌方

如罗琳所说:

和其他从未经历过脱离财富和名声庇护的成年生活的人一样,艾玛对现实生活的经验少之又少,她无知到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她永远不会需要去流浪者收容所;她永远不会被安排到公立医院的男女混合病房里;如果她自童年后还在普通商场试衣间里换过衣服我会很惊讶。

而艾玛们为何失去常识?因为“政治正确”已演变为名利场的通行证。在好莱坞、硅谷和媒体圈,支持性别认同意识形态是跻身精英俱乐部的门票,质疑者会被打上“恐跨”烙印并社会性处决。

艾玛的“同情”表演,是算计风险后的投机:她不必承担任何政策后果,却能用活动家的光环装饰星途。

“哈利波特宇宙”赫敏塌方

当现实中的单亲妈妈被迫与生理男性共用同一个厕所时,艾玛正在保镖守护的私人浴室里涂抹口红——这种割裂,正是“白左特权”的终极写照。

3

艾玛对罗琳的利用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人格谋杀”。

她先是需要罗琳作为靶子,来完成从“赫敏”到“人权偶像”的转型。早年激烈批判罗琳时,她收割进步派掌声;

现在呢,她又放软姿态谈“珍视”,试图塑造“宽容”人设。既要道德高地,又要体面退路。

“哈利波特宇宙”赫敏塌方

而罗琳的反击,终于扯下了这场权力游戏的遮羞布。她看穿了艾玛的生存策略——将罗琳视为一个可随时取用的符号工具,跨性别盛行时拿来标榜勇气,政治正确退潮时抛出来彰显成熟。

但罗琳不是家养小精灵多比,不会因一句“抱歉”就感激涕零。她的长文是一封决斗书,当魔法世界的创造者被演员当作晋升阶梯时,她选择用现实世界的规则反击。

这场纷争没有赢家,但有个清晰输家:被意识形态绑架的公共理性。

这么长时间了,罗琳用法律判例和女性血泪证明观点时,艾玛们仍在用“爱与包容”的童话台词敷衍现实。魔法世界早已落幕,而麻瓜世界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魔杖抵不过法庭文书,口号救不了更衣室里的恐惧。

支持罗琳,就是支持常识对抗疯狂的最后防线。

已开快捷转载,文章可自由转载

木子美爆料多位大佬性事——一个“三明治”,一个30亿票房导演,全文可点击关注“智识漂流”公号,在后台输入“木子”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