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又出好剧了!没咋宣传就空降黄金档的《阵地》,一开播就让人上头。冯绍峰、李晨、王劲松这些实力派凑一块儿,讲的不是常见的战场厮杀,而是一群文人拿笔当枪的文化抗战,看得人心里又热又酸。
这剧背景是1938到1944年的桂林,郭沫若、夏衍这些文化大佬都在这儿,跟着党搞文化抗战。没有炮火连天的大场面,可每一幕都让人捏把汗——印刷厂被炸了,夏衍还说“白纸在路上了”;报社要被特务封,李克农硬顶着周旋保稿件。周恩来同志一句“把笔当枪”,直接点透这群文人的战场:笔墨就是刀枪,文章就是子弹。
演员们演得是真贴脸。冯绍峰演的夏衍,在油灯下改剧本时听见搜查声,不慌不忙递茶,手悄悄把稿纸往身后藏,那股稳劲儿绝了;王劲松更不用说,演郭沫若一句“回自己家怕什么”,文人风骨一下就出来了。连总在综艺里露面的李晨,这次演李克农也超靠谱,又智又勇,完全没让人出戏。
最戳人的是剧里的真实细节:夏衍的话剧《一年间》演得国人振奋,陶行知在山洞里坚持办学,敌人打过来时,文人们把印刷厂搬山洞,油灯下写文章、搞演出,台上喊“保卫家国”,台下举着油灯应和。那一刻才懂,啥叫“文化在,民族就在”。
现在看《阵地》特别有意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它让我们想起那些被忽略的文化战士。和平年代不用拿笔打仗,但每个人的岗位都是“阵地”,这份坚守和担当,到现在都值钱。还没看的真该补补,这才是该追的好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