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
近日,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剧集《球状闪电》正式官宣演员阵容并释出全新海报。该剧由陈思诚监制,戴墨执导,童瑶、王安宇、杨立新领衔主演,周一围、丁勇岱特邀主演,杨玏、冯文娟特别出演,即将共同演绎一场科学与幻想交织的壮阔旅程。
过审备播
《球状闪电》同名原著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讲述主角陈博士在父母被球状闪电击中化为灰烬后,为破解这一超自然现象,踏上孤独科研征途的故事。
早在2021年,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由陈思诚监制的剧集《球状闪电》就曾发布“雳烁穹苍”概念海报,一度引发观众期待。2022年,该剧完成网络剧备案并投入拍摄,制作周期12个月。今年6月,剧集顺利取得发行许可证,通过审核进入备播阶段,距离与观众见面仅一步之遥。
资料显示,该剧共30集,每集片长45分钟。故事以少年陈光(王安宇饰)在14岁生日遭遇球状闪电事件展开,这场意外使他成为孤儿并开启追寻真相的旅程。在探索过程中,他与女军官林云少校(童瑶饰)及科研团队共同突破球状闪电研究瓶颈,却因“新概念武器”开发产生理念分歧。随着地外文明危机降临,众人重新携手对抗全球异象,守卫人类未来。本剧不仅探讨了科学应用的双重性问题,更将量子物理的科学之美,融入厚重现实的主题。
从创作阵容来看,《球状闪电》可谓“押宝之作”。“85后”导演戴墨以演员身份出道,曾担任电影《北京爱情故事》的执行导演,后又执导了《误杀2》《唐探1900》等电影作品,并成功凭借《三大队》获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执导影片《三大队》获得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从创作履历看,他尤为擅长勾勒悬疑氛围,与《球状闪电》神秘诡谲的气质相符。
《三体》前传
刘慈欣在小说《球状闪电》的后记中记录,1981年夏季,他在河北省邯郸市目睹了“球状闪电”:“在一道炫目的闪电后,它在一棵大树下出现了,在空中幽幽地飘着,橘红色的光芒照出了周围的雨丝,在漂浮中,它好像还在发出埙一样的声音,约十几秒后,它消失了。”这段经历成为他创作的火种。
在原著《球状闪电》中,“球状闪电”既是叙事起点,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核心动力。一切起源于雷雨之夜,在为“我”庆祝14岁生日时,飘忽不定的球状闪电突然“闯”入家中,父母被球状闪电击中,顿时化为灰烬。“我”在经历与父母的生离死别的痛苦与恍惚后,决定走上科研的道路,进行球状闪电的研究。在不断追寻真相的过程中,“我”结识了痴迷于武器的林云和沉醉于科研的丁仪,逐渐对于生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小说没有采取复杂的叙事模式,而是采用相对简单的“直线型”叙述模式,“发现问题—遇到困难—解决问题”成为故事的主要逻辑,而贯穿其中的便是每一次对球状闪电“异象”的发现与解释,伴随着对球状闪电研究的深入,关于球状闪电的秘密逐渐被堪破,直至球状闪电的物理性能全部被掌握,作者戛然而止,最终以“量子玫瑰”的画面收束全文。
对科幻迷而言,小说《球状闪电》具有特殊意义。从创作时间上来看,《球状闪电》首次出版于2004年7月,而刘慈欣广为流传的作品《三体》《流浪地球》分别在2006年、2008年开始连载。从内容上来看,《球状闪电》中已经出现了“智子观察、封锁人类科技”的情节。地球深矿井的实验场中,科学家为了排除人类及仪器的观测干扰,把球状闪电加速设备放入无人、无仪器的深井进行试验,结果发现球状闪电仍保持坍缩态,于是推断有一种“超级观察者”在观测地球,这一推断直接将“地外观察者”与深井实验联系在一起。此外,小说中丁仪等人用“如果早些发现那个超级观察者,也许就能避免战争”来类比,把这种观测关系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暗示地外观察者可能通过影响人类决策来“干预”地球命运,这一设定与《三体》中的“智子”概念形成巧妙呼应。因此,《球状闪电》被视为《三体》前传乃至刘慈欣科幻创作的重要里程碑。
“想象的造物”
刘慈欣如此阐述自己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科幻的真正魅力在于创造一个想象中的事物。创造一个在所有细节上都栩栩如生的想象世界是十分困难的,需要深刻的思想,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强劲有力、游刃有余的想象力,需要从虚无中创世纪的造物主的气魄。如果我们一时还无力创造整个世界,是否能退而求其次,先创造其中的一个东西呢?”在构建《三体》宏大的世界观之前,《球状闪电》正是他“想象的造物”的一次重要实践。
然而,从文学到影视的转化充满挑战。电视剧《球状闪电》的编剧王叶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球状闪电》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科幻作品,改编这部作品她们如履薄冰,“原著中类似量子态、空泡、宏电子等涉及众多诸如气象学、基础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等基于专业科学知识的想象,成了我们前期创作的忧中之忧。”但监制陈思诚说,“你们先插上想象的翅膀,再让它按照科学的轨迹飞翔。”
文学旨在通过文字构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如何通过视听语言将抽象概念、感性思维变得可听与可感,对于影视创作者而言也是不小的考验。据悉,剧组联系的强大科学顾问团队,为《球状闪电》剧本的科学严谨与幻想边界保驾护航,历经三年打磨,数易其稿,最终完成了从文学文本到影视剧本的转化。
随着《球状闪电》影视化进程的推进,刘慈欣的科幻世界正变得更加完整且立体。这部剧集不仅是又一部科幻力作的荧屏转化,更成为拼合“三体影视宇宙”宏图的关键一块。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