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的《寄生虫》(2019年)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创造了历史,成为首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外语片,同时还斩获了另外三项大奖——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国际影片。它也成为首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令人梦寐以求的金棕榈奖的韩国电影。如果你看过《寄生虫》,你就会知道,这部打破类型界限、扣人心弦的传奇之作讲述了两个因阶级差异而截然不同的家庭在同一屋檐下相遇的故事,这样的电影实属罕见。对于那些还没看过的人,准备好被它震撼吧。
一段简洁的评论可以用同为奥斯卡获奖导演、曾执导《通天塔》《鸟人》和《荒野猎人》等影片的亚历杭德罗·G·伊纳里图的话来概括,他曾说:“……奉俊昊没有对我们说教、指责,也没有按部就班地去大肆抨击寡头和企业巨头,而是时而运用隐喻,大多数时候则直白表达,以精妙而简约的幽默,融合光明、黑暗与智慧,构建出完美无瑕的戏剧结构。” 记住这些特点,如果你喜欢《寄生虫》,以下是十部值得一看的后续影片。
《小姐》
要是你喜欢《寄生虫》里反转不断的紧张感,那肯定也会爱上韩国名导朴赞郁 2016 年的作品《小姐》。这位拍出过《老男孩》的导演,此次带来的是一部情色心理惊悚片:一名女子受雇到一个日本贵族家庭当侍女,可随着剧情推进,这个家庭里的秘密被一层层揭开,让人始料未及。《小姐》改编自萨拉・沃特斯的小说《指匠情挑》,剧情扭曲得让人着迷,层次也丰富得惊人 —— 和《寄生虫》一样,它对精英与底层的阶级鸿沟有着尖锐的批判。
虽然《我们》没有像乔丹・皮尔的前作《逃出绝命镇》那样受关注,但这部电影却比前者更大胆。一个家庭的故事,加州普通人出去度个假,碰上一家跟他们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整个假期一下就变得特别怪,片子风格就透着一股邪乎劲,里面的意思藏得深,边缘化、压迫这些话题说得挺新鲜,女主露皮塔尼永奥,演得不一样。
《杀人回忆》
在执导《寄生虫》之前,奉俊昊还推出了另一部优秀的杰作——《杀人回忆》。奉俊昊早期的片子,看寄生虫前可以先看看这个,宋康昊演的,真实连环杀人案改的,警察怎么查案子,整个社会气氛就压着一层很现实的东西,暴力好像随时都能冒出来,悬疑感做得特别足。
《圣鹿之死》
希腊导演兰斯莫斯拍的,宠儿之前那个,惊悚恐怖片的味道很浓,一个心脏外科医生家里出了怪事,一个少年来复仇,气氛冷冰冰的,阶级的冲突藏在底下,富人和穷人那点事,感觉跟寄生虫里有些地方能对上。
《钢琴师》
印度的电影,调音师是它原来的名字,阿尤斯曼库拉纳和塔布演的,一个钢琴家卷到一场谋杀案里,悬疑加黑色幽默,又悲又喜,场面一转,观众就得跟着跑,跟寄生虫一样,艺术和入侵,氛围不停地换,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用得特别好,网飞上就有。
《高斯福庄园》
《高斯福庄园》是对20世纪初英国阶级和社会观念的解构,这种解构隐藏在一个悬疑故事的表面之下。这部悬疑片明星云集,包括迈克尔·刚本、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玛吉·史密斯、杰瑞米·诺森、海伦·米伦和艾米丽·沃森,讲述了一场晚宴上发生的谋杀案,以及从宾客和仆人的视角展开的深入调查。与《寄生虫》一样,《高斯福庄园》热衷于展现阶级间的剥削与相互依存关系。影片讲述了“楼下”仆人与他们所侍奉的“楼上”主人的平行生活,更侧重于人物刻画,同时对一种已消逝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下女》
奉俊昊导演列出了对《寄生虫》的创作有影响的电影清单,《下女》在该清单中排名靠前。这部经典的韩国剧情片不可避免地与《寄生虫》存在相似之处——家庭的毁灭、掠夺性的入户侵犯,以及浓厚的悬疑氛围,任何喜欢《寄生虫》的人都绝对不能错过这部电影。奉俊昊自己说:“楼梯在视觉上很好地展现了《寄生虫》核心的那种渗透感。我视其为导师的金绮泳在1960年执导的韩国经典影片《下女》,讲述的也是一个女佣渗透进中产家庭的故事,其中一个关键场景就有楼梯。”
《仪式》
“法国犯罪片大师克劳德·夏布洛尔也带来了很大影响,尤其是他的电影《冷酷祭典》和《野兽必死》,”奉俊昊说。这部电影中,伊莎贝尔·于佩尔有着极为精彩的表演,影片讲述了两个女佣让娜和索菲在一个家庭中的故事,这个家庭卷入了一场涉及权力斗争的邪恶事件,最终导致了谋杀的发生。事实上,将《仪式》描述为一部心理惊悚片,甚至仅仅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构建其叙事,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这部结构精巧、略带黑色喜剧色彩的影片中,那些交织着的强烈情感与社会冲突所蕴含的复杂层次。
《仆人》
小说改的,主仆关系讲得特别隐晦,视角很冷,故事就是巴雷特去当男仆,伺候托尼,托尼的未婚妻就有点看不惯,后来巴雷特的妹妹来了,事情就变了,身份危机,空间很封闭,手法挺颠覆的。
《惊魂记》
惊魂记,希区柯克的经典,奉俊昊说这个片子对寄生虫影响很大,玛丽昂偷了钱跑路,住进贝茨汽车旅馆,旅馆里没人,经理诺曼贝茨看着就有问题,他妈控制着他,紧张感一下子就顶上来了,希区柯克说他操控观众就像弹管风琴,寄生虫也有这种感觉,看完会觉得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