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家长群2》海报。
“刘向上和戴静的日常,简直就是我家的翻版,太真实了。”“能够让我具象化感受到了‘生活’的含义。”“都是些‘日常琐事’但偏偏藏着最戳人的温暖……”
目前,由李少飞执导、马广源编剧,张嘉益、陈好领衔主演的现实题材剧《欢乐家长群2》正在热播。剧里,演员陈好饰演的“戴静”一角,从第一季职场与家庭间焦虑奔波的“女强人妈妈”,蜕变为懂得取舍、情绪稳定的“温柔妈妈”。这一角色的成长与转变,不仅成为剧集的重要看点,更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共鸣。
9月23日,陈好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深度解读“戴静”的角色弧光,围绕女性多重身份、家庭与事业平衡、自我价值实现等话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角色像面镜子映照众多妈妈的影子
“第一季的戴静,焦虑感强、压力大。她既想做职场女强人,又想当孩子眼中的好妈妈,总希望两边都兼顾,可人的精力终究有限。”谈及角色的变化,陈好直言,“戴静”在第一季中陷入了“既要又要”的困境,“她想两边都抓,却很难做到每一方面都做得特别好。”
而到了第二季,陈好看到了角色显著的成长。“这一季戴静变得更智慧了,懂得了取舍,在家庭和事业面前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情绪也相对稳定了。”陈好认为,这种转变并非无奈妥协,而是女性历经生活沉淀后的通透,尤其是作为母亲的通透。
在陈好看来,“戴静”成为温柔妈妈的过程,也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真正地走近孩子,去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尽量让自己变成孩子们希望成为的那种妈妈。”
随着剧集的播出,“戴静是在演我”成为许多妈妈的心声。对此,陈好并不意外:“戴静这个人物的设置特别有代表性,所以她才能够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说明这个人物捕捉到了很多妈妈在工作、育儿以及对待家庭的状态,包括困扰、反思。”陈好认为,观众在戴静身上看到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活,更能从中获得启发:“她就像一面镜子,好的,大家保留下来,不好的,也给妈妈们提个醒,看怎么样能够避免。”
保持学习能力选择不被定义的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无论选择全职妈妈、单身、丁克,还是专注事业,都难免会受到他人的议论。对此,陈好给出了明确的态度:“遵从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人生不被任何人定义,我们有选择人生的权利。你只要勇于去接受你的选择,好的不好的全部买单,自己认可就可以了。”
被问及“女性在母亲、妻子、职场人等多重身份下如何坚定选择而不产生愧疚感”,陈好坦言,女性在面对多重身份时,难免会有分身乏术的无力感,但这时候不需要有愧疚感,更不需要强求把所有角色都兼顾完美。她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首先要认同自己的多重身份,因为这些身份都是你自愿选择的。接下来要做的,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判断哪个身份最需要你,然后对身份进行排序,合理分配精力。”
学会“借力”也很重要——“明确哪一种身份目前最需要你,然后合理地去安排其他工作,可以请别人帮忙。”陈好认为,不要把所有事情都压在自己身上,“作出正确的取舍,才是明智的选择。”同时她也强调,不管是哪种选择,都不要放弃学习的能力,“因为我们不能和社会脱轨,只有保持学习的能力,将来才能够有再次选择的权利。”
对于“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这一绕不开的话题,陈好有着清醒的认知:“人的精力就像一碗水,分到事业的碗里多了,家庭的碗里就会少。”她直言,所谓的“平衡”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情况、职场环境、人生阶段都不同,适合别人的平衡方式,未必适合自己。”
在她看来,平衡的关键在于“动态调整”——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有所侧重。“比如在事业上升期,如果家庭支持你,就可以多投入精力在工作上;如果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关键节点,更需要陪伴,那就适当在事业上作出让步。”就如同《欢乐家长群2》中“戴静”的选择,“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她根据当时的家庭状况、与丈夫沟通后作出的最优选择。”
陈好表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家长的陪伴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在他们迷茫、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我觉得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起学习成绩,正确的三观可以让孩子受用终身,所以父母应该尽量多一些陪伴,不要缺失孩子的成长过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图据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