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之杰李军曝被陈红掏空资产,携两包证据开记者会讨说法

亚之杰李军曝被陈红掏空资产,携两包证据开记者会讨说法

据《红星新闻》等媒体报道,2025年9月19日,北京亚之杰投资集团董事长李军在律师的陪同下召开了媒体见面会。实名举报前妻暨知名歌手陈红涉嫌多项严重违法行为,指控其在婚姻破裂前后通过伪造签名、虚假并购、抵押融资等手段,非法侵占亚之杰集团及李军个人资产,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自2014年3月5日两人对外宣布协议离婚后,这是李军首次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媒体面前。期间,李军曾于2015年在微博发布长文质控陈红,详述了双方的婚姻情况、资产侵占及陈红的不当行为,当时曾引起广泛关注。但一晃已经过去十年。

李军自述:从商业传奇到一无所有

媒体见面会上,李军自述,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北京白手起家,创立亚之杰系列公司。至2014年,集团实缴注册资本累计3亿多元,业务涵盖投资、地产、汽车销售等多个领域,成为奥迪、大众、奔驰等品牌的重要经销商,并投资建成全球第十座梅赛德斯-奔驰(北京)中心。在其带领下,亚之杰在零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实现累计营收超千亿元,缴纳税款数亿元,为社会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

亚之杰李军曝被陈红掏空资产,携两包证据开记者会讨说法

李军与陈红于2001年结婚,2008年感情破裂开始分居。2013年11月,陈红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申请冻结李军在亚之杰的股权。

李军指控,2014年2月19日,陈红在其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会议,伪造签名形成决议,擅自接管公司法定代表人职权。3月3日,又伪造《股权转让协议书》和《股东会决议》,虚构李军将亚之杰置业2970万元出资转让给其母亲李善荣的事实。

2014年3月5日,双方协议离婚,陈红获得儿子抚养权及多套房产、数千万现金等大量财产。

李军表示,离婚后他发现陈红已单方面控制亚之杰9家公司的公章、营业执照和网银密钥等重要物品。更严重的是,陈红指使原财务总监、总经理等人以虚假名义转出公司资金近3亿元;变卖公司名下数百辆汽车,得款约6800万元未入账;清空公司100多个银行账户。

2014年12月30日,陈红引入万方恒泰、极光顺风两家公司,签订《股权并购框架协议》,以亚之杰资产抵押融资近30亿元。2015年12月,又通过虚假《债权债务重组协议》将安信信托对亚之杰的12亿元债权转移至极光顺风名下。

李军指控陈红及其同伙通过虚假证据将亚之杰评估值超23亿元的核心资产以13.5亿元低价拍卖给关联公司,转移了奔驰经销权,并强制执行了他的个人财产,包括一辆价值1300万元的迈巴赫也最终只以167万元被拍卖,甚至包括其个人18万元的住房公积金也被清空。

亚之杰李军曝被陈红掏空资产,携两包证据开记者会讨说法

面对这一系列违法行为,李军开始了艰难的法律维权。现场展示的司法鉴定结果显示,相关文件上“李军”和“李福珍”的签名均非本人所签。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也认定,2014年3月3日的股东会决议无效。2016年3月,法院一审判决陈红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确认李军解除合同行为有效。2017年12月,二审维持原判。2019年,北京市公安局撤销了陈红对李军“骗取贷款”的指控。

生活困境与诉讼持久战

媒体见面会现场,李军说尽管在部分法律程序中取得胜利,但自己的资产仍在持续流失。

李军还表示,2020年,陈红同伙又捏造"亚之杰置业向亚之杰咨询出借3亿元"的事实提起诉讼,最终被法院驳回。

如今,亚之杰已从一个健康的大型企业集团沦为空壳公司,注册地址甚至变更为一个仓库,公司台账和财务凭证不知所踪。李军本人也因资产被冻结,生活来源断绝。

现场有媒体问到李军如今靠什么生活,他坦言靠朋友资助和接济。他还展示了随身携带的两大包材料和公章,说这些就是自己如今的全部家当。其中有一摞材料,李军说这是从花乡二手车市场调取的自己公司200多辆车被买卖的记录;另一大包公章等材料则是依法补办的。

李军表示,他已向司法机关提交完整证据链,包括银行流水、合同文本、鉴定报告等,希望能彻查案件,追回被非法侵占的资产。“我不会放弃”,李军坚定地说,“这不仅关乎我的个人权益,也关乎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法治的尊严,也关乎民营企业家的尊严”。

双方案件时间跨度大,线索繁杂,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和难点。李军认为,虽然对方通过“自卖自买”等手段,实现了法律上的“完美闭环”,但这恰恰也留下了实实在在的证据链条,这是自己最重要的信心来源。

亚之杰曾是北京地区名列前茅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巅峰时期手握奥迪、奔驰等高端品牌经销权,建成亚洲规模领先的奔驰品牌体验中心,以北京高端汽车市场绝对优势的份额成为行业标杆,同时跨界投资地产等领域,是兼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多元化商业实体。

李军和亚之杰,可以说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充分享受了社会各界对汽车消费的热情和红利。但婚变和远走他乡,让李军和亚之杰错过了更好的可能性和发展机遇。

亚之杰从1996年的初创公司到2014年的百亿商业帝国,其崛起见证了民营企业家的奋斗历程,而如今的陨落更折射出企业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从婚姻破裂到资产争夺,从民事审判到刑事举报,李军与陈红之间案件错综复杂。无论是旁观者,还是当事方,我们都应当尊重司法程序,相信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