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梳楼
昨日晚间,张雪峰相关账号突然被封。
有人大惊失色,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闷闷不乐。
很多读者问我怎么看。我不是张雪峰的粉丝,也不是他的用户,对他的印象仅停留在表象。
虽然坊间对其褒贬不一,甚至两极分化。但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张雪峰这人总体还是正能量的。
我讨厌落井下石的人。看到有些同行在得知张雪峰相关帐号被处罚后,大笑三声,疯狂补刀,借此彰显自己有多人间清醒。
事实上他高兴太早了,事情也没他们想的那么严重。既然大家都在追问张雪峰被处罚的真相,我就简单帮大家捊捊,免得大家过度解读。
第一个,是网信办的统一行动。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张雪峰主账号“张雪峰老师”,是在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四大平台同步被禁止关注的。
如此时间一致、动作一致的协同行动,显然不是平台之间的默契,而是接到了监管的统一指令,所以他们才会在同一时间出手,甚至连个理由都来不及给。
除了微博明确标注了“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微博社区公约”,其它三个平台都是招呼都没打一声。如果不是接到明确指令,平台是不会轻易得罪像张雪峰这样的顶流网红。
第二个,中的是专项整治的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中央网信办最近部署的一项专项行动,主题叫《“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既然是专项行动,就要树靶子。
不树靶子,就找不到射击点,更起不到杀鸡骇猴的作用。文是22号发的,23号就把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户晨风给封了。24号也就是昨晚,又给全网拥有4000多万粉丝、影响力更大的张雪峰上了眼药。
户晨风我不熟悉,但张雪峰我多少了解一些。张雪峰最近的多起言论,都碰到了此次专项行动的触点,被当成靶子一点也不冤。专项行动整治内容主要有四条,而张雪峰则精准踩中了第四条红线:过度渲染消极悲观情绪。
集中发布、片面鼓吹“努力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绝对化、消极化论调。恶意解读社会现象,片面放大负面个案,借机宣扬厌世等负面人生观,这些都在整治之列。大家回忆一下,张的文科无用论、普通家庭不要学金融,是不是都能对的上?
有人说他被处罚原因是因为他要为祖国统一捐1个亿的言论太夸张。这就有点扯了,夸张也好狂妄也罢,从国家视角而言,如此拳拳爱国之心保护都来不及,怎么会云打击。你可以看不惯,但不能说他有什么错。
最主要的还是我前面说的,是煽动焦虑的原因。比如他说“文科都是服务业=舔”、“新闻学闭眼摸专业都比它好”,还有 “专业决定阶层”等极端言论,都涉嫌煽动焦虑,触及网信办“清朗行动”整治范围。
第三个,张雪峰会完蛋吗?不会,至少暂时不会。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虽然四大平台同时出手,但只是简单的“禁止关注”,而且还只是对张雪峰本人帐号的处罚,其它关联平台仍正常运营。
“禁止关注”不是封号,更不是永久封禁。这个可以参考此前平台对吴柳芳、柴怼怼,还有惩恶扬善铁头的处罚,都是平台专门发出通告的。但对于张雪峰并没有公开祭旗,而是选择敲打。
所以我认为处罚时间不会太长,象征意味更明显一些。毕竟他没有犯什么致命错误,大是大非上还是比较正的一位博主。至于有人说他是动了太多人的蛋糕,我觉得这就有点阴谋论了。
确实,作为一个“野生导师”,他抢了很多高校指导老师的饭碗,是教育公敌。高校教师、媒体学者、招考办工作人员,对他几乎集体差评。尤其是每年几千万的收入赚得盆满钵满,更让人眼红。
但在很多家长眼中,他则是从“寒门贵人”,打破了很多家长的信息茧房,帮孩子选择了最好走的那一条路。虽然他推荐的水土工程专业现在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但更多时候的建议还是很有价值的。
当公立学校的生涯规划课还停留在 PPT,他给出的“冲稳保”表格就是救命稻草。至于是不是收割,家长们的评价更真实也更有参考性。要说他“有罪”,捅破那层“信息差”的窗户纸,可能就是最大的“原罪”。
事实上张雪峰很早就预测了自己的结局,但坦承不害怕一夜失去一切。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底气。几年前他就公开宣称,除了升学指导产业链,自己还有三家公司,上市后能变现10个亿,早就财富自由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数据显示他还通过通过股权穿透实际控制超140家间接关联企业,覆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住宿餐饮、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是名符其实的跨界大佬。
换做是你,你能保证不飘吗?你能做到说话不狂吗?所以他的问题不是什么违法违规问题,而是太飘了。人一飘就喜欢吹牛逼,就容易祸从口出。上个说1亿小目标的,都快成老赖了。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都跨越阶级了,还天天站在台前给你规划人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已经做的很好了。
当精英们还在高谈阔论“诗和远方”时,他则一把撕下温情的面纱,告诉你一个残酷真相:生存远比生活更重要。
张雪峰的问题,不是因为他错了,也不是因为他对了,而是他说了太多“对的错话”。
我们既不要拔高他,也不要贬低他。既不要人为造神,也不要落井下石。
他只是嘴有点毒,但不是个坏人。
-End -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