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首映:11年磨一剑,每一帧都是对30万亡魂的叩问
9月17日的哈尔滨,秋风裹着刺骨的寒意。
但银幕上复刻的"四方楼"阴森矗立,1:1还原的冻伤实验装置冒着寒气,许多观众都默默哭泣甚至不忍直视。
当孩童天真地问"天堂里怎么会有日本人?",影院里爆发的哭声不是煽情的产物,而是14亿人基因里自带的痛觉神经在苏醒。
主演姜武杀青后连续失眠的煎熬,孙茜重温童年噩梦的崩溃,这些演员的"入戏太深"恰恰证明:731部队的暴行早已超越人类想象的极限。
导演团队用11年时间全球收集的8000页解密档案、400小时恶魔亲述影像,不是商业噱头,而是钉死军国主义罪证的钢钉。
特别选择9月18日全国公映的深意,就是要让警报声与电影拷问形成双重震撼——可惜有些人的耳朵,早被"精日"毒液腐蚀了。
妖风骤起:180万条举报背后的第五纵队现形记
电影甫一上映,互联网立即上演魔幻现实大戏。某平台突现大量雷同差评:"暴力煽情""消费国耻"的帽子扣得整齐划一,连标点符号都像流水线生产的。
更为讽刺的是,这些"正义人士"的账号历史暴露了狐狸尾巴:昨天还在吹捧某辱华艺人,今天就化身电影批评家;平日专注数码测评的账号,突然对历史题材"痛心疾首"。
IP地址显示,虽然东京的魑魅魍魉上蹿下跳,但更多黑手竟潜伏在国内——这些吃着中国饭砸中国锅的败类,比真鬼子更可恨!
导演自曝收到180万条恶意举报,拍摄期间遭遇剧本偷拍、片场破坏等阴招,甚至接到蹩脚中文口音的威胁电话。这哪是普通差评?根本是有组织的认知战!
根据《英烈保护法》规定,美化侵略战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公共场所穿日军军服拍照的那几个,有没有被请去喝茶呢?
那些叫嚣"电影太残忍"的圣母,怎么不去731遗址对着白骨说"传播美好"?
诛心之论:从"胖东来"看历史虚无主义的毒逻辑
当胖东来老板于东来抛出"传播仇恨不如传播美好"的歪理时,网友瞬间解码了其话术陷阱:按这个逻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该改造成游乐园?
有网友称,其旗下影院在918当天将《731》排片腰斩?如果是真的,这"巧合"堪比在烈士陵园里跳宅舞!
某些人拼命把"铭记历史"污名化为"宣扬仇恨",本质上是想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年轻人忘记日本军刀曾剖开中国孕妇的肚子。
看看澳大利亚观众的观后感吧:"从未想过人类能邪恶至此"——外国人都懂的道理,某些"高华"却装糊涂。
电影里日军把活人称为"原木"的细节,源自真实历史档案,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不是导演虚构,而是先辈用血肉记录的!
那些嚷嚷着"电影太血腥"的巨婴,难道要剧组把细菌实验拍成偶像剧?
法律亮剑:对精日分子的审判必须上升到国家层面
面对猖獗的历史虚无主义,仅靠道德谴责远远不够。
2025年新修订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已明确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侮辱国旗、国歌、国徽或者其他有损国旗、国歌、国徽尊严的行为;
(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三)宣扬、美化、否认侵略战争、侵略行为和屠杀惨案。
建议网信部门对恶意刷差评的账号启动溯源调查,凡收受境外资金散布媚日言论的,一律按间谍罪论处!
普通观众用脚投票给出了最响亮的回应:上映首日25.6万场排片创影史纪录,3亿票房背后是老百姓对真相的渴望。
汶川群众顶着暴雨集体观影,哈尔滨中学生看完电影直奔731遗址献花——这才是中国人的脊梁!
而那些躲在键盘后诋毁英雄的蛆虫,终将被钉在《英烈保护法》的耻辱柱上,就像电影里那句台词:"恶魔的名字,应该刻在历史的粪坑里!"
对于此事,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