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的食物被美化?真实的731,吃得更奢侈

王永章把饺子当断头饭,是好细节。

1945年,中国东北经历十多年的战乱,民生凋敝,物资匮乏。

挨饿是绝大多数人的日常。

电视剧《归队》拍到了,平民主食是杂粮(如噎死人的高粱面),麸皮,鲁长山回家后吃的白面条是过年待遇。

白面是稀缺品。

白面饺子,更是难得一见的美食。

王永章把饺子当断头饭,理所当然。

《731》的食物被美化?真实的731,吃得更奢侈

此时的王永章并不明白,731部队确实会让他们吃好喝好。

而吃好喝好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做实验。

片中就有童声提到,在这里,他们能得到最好的医疗,最丰盛的膳食。

最丰盛的膳食,不是夸大其词。

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在《恶魔的饱食》中就提到731部队的饮食标准,堪称陆军最奢侈的存在(豆瓣9.1分,强烈推荐)。

《731》的食物被美化?真实的731,吃得更奢侈

因为餐标过硬,部队医生和研究人员,都吃成细腿大肚子。

书中有个细节,因为吃得太多太好,部队里的文职人员大腹便便,不得不定做裤子,有些军官甚至胖得无法骑马。

在缺吃少喝的时代,肥胖是富裕的象征。

很多人吐槽王永章他们吃得好,这是误解。

恶魔的饱食》提到,王永章他们能得到最好的伙食。

不仅如此,他们供应“马鲁太”最好的伙食,给予充分的睡眠,甚至还发给他们维他命药剂,以便早日恢复已经衰弱了的体力,恢复为健康的肉体——这就是赋予被关押的“马鲁太”的任务。
由于获得了充分的营养,除了做完冻伤实验后的人以外,其他“马鲁太”都很胖,每天什么事情也不做。

731》主要拍了四种食物,饺子、白米饭、苹果、鸡蛋。

饺子,大概率是肉馅,而且是肥肉,这样才能提供大量脂肪和蛋白质。

白米饭提供精制碳水,消耗不完的能量能转化成脂肪,增重效果明显。

让人变胖很重要。

肥胖的身体,通常意味着有充足的原料如蛋白质、能量来制造免疫细胞和抗体。这样的身体更容易生产优质血清。

《731》的食物被美化?真实的731,吃得更奢侈

鸡蛋,提供优质蛋白和脂肪。蛋白质是修复身体组织,促进肌肉生长的必备物质。

在这里插一句话,《恶魔的饱食》提到一个细节。

在进入731部队监狱之前,绝大多数人都经历关东军宪兵队夜以继日的拷问和虐待。

人被虐待后,充足的蛋白质才是恢复体力和增重的关键。

苹果,用于提供维生素C,预防坏血病。

因为实验体一旦缺少维C,患上坏血病,那么几乎所有涉及到创伤、感染的实验都无法进行。

这四种食物当然无法保证人的营养均衡。但这种餐标,完美符合短期饲养用完就扔的杀人逻辑。

有些实验体,因为经受住实验而活下来,那么等待他的是更残酷的冻伤实验和毒瓦斯实验。

《731》中把健康的谢尔盖一家直接用于毒瓦斯实验,显然是低估731部队的邪恶。

因为这样杀人,太浪费了。

《731》的食物被美化?真实的731,吃得更奢侈

真实的731部队,会高效利用实验体,先抽血,进行其他非致死实验后,才进入冻伤实验或者毒气实验。

能在这里以医学之名作恶的,是当时日本最优秀的医生和科学家。

关于饮食的细节,《731》存在的漏洞是,所有人吃的食物是一样的。

不可能。

影片中有重要戏份的林素贤,在小花被杀后,并没有其他人进来,可见特别班给了她特殊待遇。

毕竟林素贤是实验价值更高的孕妇。而孕妇对营养的需求远高于普通人。

正常的逻辑是,731部队会给林素贤提供量身定做的食谱。

这里不是说731部队有点良知。

恰恰相反,真实的731部队,自有一套精密、高效、系统性的杀人流程。

所谓系统性,就是工业化,流程化,去个人化的杀人。

它由731部队里的研究者、医生、宪兵、后勤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731》的食物被美化?真实的731,吃得更奢侈

真实的731部队,采用的杀人流程是欺骗——驯化——剥削——毁灭。

欺骗是不断给人洗脑,宣称建立共存共荣新秩序。

驯化是好吃好喝,养好身体,让人相信健康换取自由。

剥削是抽血,提取活器官,生理数据采集等。

毁灭是用于冻伤实验、毒气实验。

他们像一台训练有素的杀人机器,而不是像女军官那种心情不爽就杀人。

《731》的食物被美化?真实的731,吃得更奢侈

没有呈现731部队是工业化屠杀的本质,是《731》无法成为好片的主因。

电影应该这样拍,林素贤长期吃到高标准美食,开始相信大东亚共荣的谎言,而后拒绝和王永章一同越狱。

然而,就在预产期前,林素贤的腹部被划开,婴儿被取出来。

或许这样处理,更能展现731部队的恶。

《731》的食物被美化?真实的731,吃得更奢侈

电影是大众艺术,不可能全按照历史来。

因此,电影创作有必要浓缩和符号化处理。而统一的饮食,就是被简化的符号之一。

可惜,《731》的简化方式,隐藏了731部队的邪恶本质。

再举个例子,像小花那种主动要求抽血换苹果的情节,是不可能存在的。

731部队,从来不把实验体视为人,而是完全物化的实验材料。因此,他们认为,关押在此的中国人,并没有对身体的支配权。

从缅怀历史的角度看,《731》值得称赞,从电影文本的视角看,它做得不好。

好电影的流传价值明显更高。

我们需要更高质量的电影,铭记历史。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