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心心念念了好久的剧终于开播。
毕竟是预订爆款的剧,开播之前的热闹不是一般剧能比的,多次引起轰动。
成毅的上一部古装武侠的IP影响力延伸至今,创造国产武侠剧难以超越的一个高峰,被不少人称为新时代武侠剧标杆。
《莲花楼》之后,认为其他剧能超过这部剧的欢呼声不强,倒反相信成毅新剧会超越的声音尤其大。
《赴山海》未出局已被架在一个可能超越《莲花楼》的精良制作的位置,整体市场热度又随拍摄放出的武打戏营销给予刺激感,增强用心会出爆剧的笃定。
信任感不是空穴来风,是种种迹象指引。
同一个题材,男主角成毅论人气和热度在流量上有过相当优秀的成果,何况除了他还有其他高颜值流量加盟。
角色层面,成毅上一个角色的完成度是大众有目共睹的。
意气风发的少年大侠在经历了江湖上的纷争之后,不愿再卷入江湖,淡然隐退,只想寻求一个无人叨扰的普通平凡人生。
历经人和事的恩怨是非,成长和蜕变让少年变得沉稳淡然,成毅在角色少年和中年蜕变中抓住李相夷和李莲花身处不同位置上的心态和想法。
趋向渐渐成熟的过程,高难度武打动作不显虚假,不会因为视觉或者镜头转换产生角色与大侠身份有出入的出戏感,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气质和气势演活了大侠。
一代大侠成名,源于令武林人为之钦佩的武功和侠义心肠。
成毅在这部剧中核心精彩之处是展现出武侠剧的精彩打戏,《赴山海》正是看中这一点,制作这部剧的精力用在打戏呈现。
理想化想追逐老港片武打动作戏,打造“真功夫”,展现真打的视觉效果。
成毅亲身上场代替,用以避免因替身出现剪辑链接不连贯,前后镜头的动作戏没有想象中顺畅,导致达不到目标。
呈现高难度武打动作,一个非武行出身的演员,既要呈现出那种拳拳到肉的精准对抗,又要展现出打戏过程中的英姿飒爽,是体能和演技的双重施展。
比如在高空中翻转和剑斗,前进和躲避的动作,托马斯全旋等,成毅要全程亲自上场。
武侠剧武打表演基准是每一部武侠剧的初心,渴望打造武侠小说中无人能敌的精彩打斗,构造武侠剧刀光剑影的爽感,增强一部剧该给的情绪价值。
这部剧有野心超越成毅之前带来的作品,自然想在打戏部分重新定义武侠剧表演基准。
这部剧中的打戏还有一个特点——招式密集。
一言不合开打,这在武侠剧常见,不打光靠一堆废话,那是注水情节,拖沓节奏,影响题材的响亮知名度。
既已经做到多重考虑,那么这部剧的打应该是一出场就能拿到“武侠剧最佳武打”的称赞了。
缺在还不够完全抛下时下影视司空见惯的“慢动作”。
没有进行合理控制高光时刻的慢动作,轻易露出后期自以为很厉害的片段,强行带领观众进入后期塞给的精彩,剥夺观众自行在节奏中寻找精彩的点。
打戏向来追逐干净利落,力道和快而落到实处,有眼前一亮的力道冲击力,快而有感,既能起到塑造人物作用,又能在节奏感上给情节增添刺激。
剧中“慢”的时间间隔,视觉上的张力远远不达营销“打戏”给的期待。
竹林之战和吊桥群斗场面激烈,有来有回的对战,营造出局势紧张的局面,一种即将“开大”的阵势,转眼之间用慢镜头锁定场景。
即将追随节奏和情节进入,转眼来一个慢镜头,心情一下子中断,对故作浮夸“打戏”过于炫技,已经产生了实打实力道落在对打上的“虚”。
最想要得到认可的核心部分是剧情和演员专注的重点部分,也是这部剧最想得到认可的地方。
拍摄期间,有消息传出来成毅拍戏从高处摔落,虽然工作室报平安,直言没有造成严重伤情,但从中能看出来成毅有在努力拍戏,他和团队在密集的武戏上是能够敬业贡献,尽可能把控出现问题 打造出好剧。
抛开慢动作而言,武戏的动作设计以及群像动作要领给的出色构图和布阵局面,确实有江湖武侠那味了。
可是“慢动作”镜头在武打戏,甚至是古装剧中的运用很容易不小心落入未能突出情节和表演,反倒是把观众从沉浸情绪拉出来的败笔。
其实很多剧都在这方面有过争议,恰如其分把控到观众想要的“点”,会因为不同的审美,以及对刺激节奏和整体张力要求不同,产生分歧。
滤镜抠图也是剧中争议的点。
成毅是“古装男主专业户”,他资源丰富,让他对应的角色跨域度大,他在塑造角色的时候,基于此前作品有过正反派在同一部剧互相对抗的设定,也是导致出戏的原因。
从《琉璃》到现在的《赴山海》,成毅的古装男主一直以来在造型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妆造虽然只是外在,一部剧还是看演员的整体表现。
但当其他方面带来的惊艳不够撑起一部剧激起一阵热论,看剧会不自觉对“相似”进行比较。
比如,这部剧的武戏部分就被拿来跟《莲花楼》进行对比,动作力道上施展的力量是
哪一部剧更过瘾,在不同的受众群体中有着不一样的评价。
本来妆造的变化就是要从视觉上有着区别演员代入感的外在形象,而不是一打开电视剧,扑面而来是熟悉的“某个角色”的感觉。
萧秋水 vs 李沉舟,一个是正派角色 一个是反派角色,由成毅一人分饰两个角色。
这样的角色驾驭不是成毅第一次进行挑战,在“沉香”系列中,成毅一共塑造三角,他们的人设和性格有很大的差异。
剧中的反派的“带感”人设和“痴情”人设,成毅的表演性张力塑造出多面人物质感。
再看看这部剧的李沉舟,他的野心和邪魅跟应渊和玄夜两人有着相似之处,高高在上,挥一挥手便能将一群人打倒,反派的气定神闲驾驭力强。
他的人设找到一些曾在其他角色身上留下的诸多痕迹,这样的熟悉感再加上造型上的相似感,少了颇多新鲜感。
萧秋水性格是出场少年满满,他的可爱、毒舌、意气用事的一面,能看到介于上一部剧李莲花和李相夷两个人物身上的特质。
“熟悉感”是这部剧出场就被吐槽的一大原因,期待创新和更上一层楼,但不如愿,巨大的落差感,是有的人追不下去的原因。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既然有相似的地方,那么观众要看自然是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现,决定是不是能够跟成毅带来过的表现抗衡。
但人设方面上想要展现出来人的灵动和更具层次感的深层塑造亦没有十足亮眼的地方,反而被嘲拉垮。
比如成毅的萧秋水 ,外形形象少年感的缺少,性格上和行动上想要展现出来的英姿飒爽和神采飞扬呈现出来无力感。
眼神的灵动和神情的层次变化,有一种尚未抓住情绪的呆滞掉线迷茫。
主角不入剧,观众自然更难入剧了。
流量和上一部剧带来的火力若没有足够强的作品本身的支撑力,那也如此剧一般,只能浅浅停留在表层层面。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若后续串联起来的故事够精彩,说不定有低走高开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