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雪藏了两年的奇幻电视连续剧《无忧渡》,让很多观众无法释怀,毕竟有情人终成眷属,才被认为是人间最美好的表达。
半夏和宣夜之间的感情,本来一路向前,却突然被按了暂停键,来了一个有疾而终。剧情安排斩断恋人的因果,让人心生遗憾,没想到之后又多生枝节,上演了一个相爱却无法相见的虐恋。
这一来,群情愤怒了,很多观众都对大结局心生不甘,更有人上升到了对编剧口诛笔伐的态势。观众对《无忧渡》入戏之深,用情之多,真的是令人感叹!
故事是遗憾的,但遗憾中却好似潜藏着一些伏笔,它们隐藏在情节之中不易被发现。但如果把它们翻出来,仔细掂量掂量,寻思寻思,就会发现在这悲情的结局中,有好几处地方预示着美好和希望。
而那美好和希望,我们从哪里说起呢?就从蒲先生的那句话说起吧。
因缘果报,蒲先生说的时机是什么?
“因缘果报,时机已到”
这句话,是摆摊卖货的蒲先生对半夏说的。
当时已经恢复蛮瑛身份的宣夜和哥哥子空来正要从人间返回无忧境,而半夏和侍女汀州在街市偶遇蒲先生。
看到半夏对回音螺感兴趣,汀州便向蒲先生询问价格。这时候,这位看似落魄的卖货老头说了一句十分奇怪的话。
“老朽已经收过你家小姐一次钱,不能再收第二次钱啦。”
当然,身为观众的我们因为具有上帝视角,所以知道蒲先生说的第一次收钱是什么意思。那是半夏和宣夜前缘未断之时,在地下城遇见了同样是卖货郎的蒲先生。在那时,蒲先生曾把回音螺卖给了半夏,并对半夏说道:
“回音螺,你对它说话,它能保存很久的。”
当时半夏虽然对这个具有现代录音机一般功能的回音螺将信将疑,却还是对着它说出了自己少女的心事。
“半夏,你好像喜欢上宣夜了。”
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地下城的洗骨池旁,宣夜为了不让自己的师叔沈图南千妖集身,毁灭无忧镜,更为了挽救半夏即将消逝的生命,不惜用常乐剑斩断了自己和半夏之间的因果。
虽然乾坤扭转,死在洗骨池旁的众人获得了新生,半夏也因为没有了认识宣夜的经历,变成了一个看不见妖的普通女孩,从而过上了一直期待的平凡生活。
但使用常乐剑的代价也是极大的,那就是因果已断,不管曾经多么亲密无间的关系,都变成了一条条不再有交集的轨迹。所有人并不是忘记了宣夜的存在,而是他们重启的生命里,宣夜根本没有出现过。
而没有了宣夜,半夏就不会去地下城,也不会遇见卖回音螺的蒲先生。
所以当蒲先生说出两次收钱的话时,半夏和汀州是茫然的。但看着衣着破落,话中又满是玄机的卖货老头,不明所以的半夏还是接过回音螺放在了耳边。而随着地下城时她对回音螺说出的那句话,又奇迹般的从回音螺中传了回来,被常乐剑斩断的往事,也一幕幕在半夏的脑海中重现了。
半夏终于记起了那个从未在自己的新生里出现,却又常常在梦中见到的男孩,以及他们之间离奇又刻骨铭心的故事。
作为观众来讲,蒲先生的第二次出现,以及所言所行,都使这个人物升华了。过去,他只是一个地下城的奸商小贩。而此刻,他俨然是个超出三界之外的神仙。无论人间还是无忧境的因果,都不足以对这位老先生产生丝毫的影响。
有人对蒲先生的身份进行过猜想,认为他是蒲松龄的化身,是编剧对这位清朝最杰出的小说家的致敬。虽然只是猜想,但蒲先生这个人物,确实是凌驾于整个无忧渡故事之上的。
剧中的常乐剑作为一把神兵利器,虽然功能强大,却也只能是被动式的干预因果。但蒲先生则明显要主动的多,因为他可以打破时空,掌控轮回,再起因缘。
而这样一位超然者,一位凌驾者,如果说他第二次卖给半夏回音螺,让半夏听到自己过去的声音,是因缘成果的话,那么他所谓的时机又是什么呢?
显然从目前的结局来看,并不存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时机,因为时机必然是一个连续事件的开始。而一个连续的事件,无论怎样都会形成一个最终的果报。可如果无忧渡的故事就此结束的话,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时机。如果时机未到,哪又何来因缘呢?
半夏因为回音螺想起了宣夜,看似缘分再起,但她和宣夜依然两界相望,纵然拥有了穿越时空的思念,也是分隔在不同的世界而无法相见。那么这是什么果呢?如果所谓的果只是半夏分担了宣夜的痛苦,其他却没有丝毫的变化,那这个果岂不是成了惩罚的恶果?
一份没有结果的因缘,一个没有开始的时机,这会导致蒲先生的出现失去了意义。神仙也好,超然者也罢,他改变不了世间的果报,也就没了凌驾者的威严,那么所谓的“因缘果报,时机已到”,岂不彻彻底底的成了一句全是戏虐和嘲弄的玩笑了?
所以,蒲先生的出现肯定是有意义的。他可以掌控因果,再起因缘,他口中的时机,也必然能重启人妖两界之间未了的情缘。
久沧漠的也许,蕴藏着多少可能?
在宣夜返回无忧境之前,他曾与自己过去的人间养父久沧漠有过一次短暂的交流。而在这次交流中,久沧漠对宣夜说了一句话。
“去做你该做的事,也许有一天,咱们父子还能再相见。”
久沧漠这个角色在电视剧中出场不多,却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宣夜的养父,也是捉妖门派八柱门的传人。他持有着神兵藏龙匣,也炼出了压制上古玄豹族妖气的不二环。
在这两点上,就连能集千妖于一身,并把玄豹一族的宣夜和子空打的落花流水的沈图南都曾大为吃惊,不无感叹的称赞自己的师兄久沧漠人品之高尚与能力之高绝。
久沧漠再见宣夜时,因为常乐剑的原因,也是认不出宣夜的。可当他看到常乐剑裂开的时候,意识到他跟久宣夜之间曾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在听完宣夜的讲述后,久沧漠问起宣夜这些年是怎样往返人间和无忧境的,宣夜便拿出了因为使用过多而已经失效的桃符。
看着废掉的桃符,久沧漠若有所思的感叹道:
“常乐剑既出,你们便不该再记得彼此,可半夏却还是记起了一切,如今看来,也不知是福还是祸了。”
前面说过,久沧漠炼器能力之强,就连能毁灭无忧境的沈图南都为之称赞,那么他是否有能力恢复桃符的功能,或者再造出一枚桃符呢?
有人觉得,这只是乱猜而已。没错,电视剧本身没有任何暗示久沧漠能够再造桃符。但当他和宣夜分别时说出“还能再相见”的台词时,事情就变得奇妙起来,奇妙在哪呢?那就得配合着蒲先生的“时机已到”来看了!
时机是什么?时机本就是各种条件组合下的一闪而过的可能性!而久沧漠这里,就藏着这种可能性!
久沧漠与宣夜偶遇,常乐剑裂开;
久沧漠得知有无忧境的存在,宣夜拿出了失效的桃符;
久沧漠的若有所思,以及他天赋异禀的炼器能力;
这一连串的巧合,不就是一种可能性或者说是一个时机吗?
久沧漠为人品格高尚,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认为人和妖并不是善恶的分界线,所以当他说出“不知道是福还是祸”时,是否就已经有了再造桃符的想法呢?
蒲先生说,“因缘果报,时机已到”,常乐剑斩断了因果,曾经的深情变成了陌路。但常乐剑若没有被挥出,炼器天赋出众的久沧漠又怎能得到桃符,并期许可能的相见和感叹不知的福祸呢?
一切都是因缘,因缘创造出了时机!
常乐剑可以斩断因果,却斩不断因缘。
常乐剑在剧中一共使用过两次,第一次是宣夜要救被白乌鸦困扰的半夏,而拔出了常乐剑。
常乐剑一出,多年前赶山堂门前的招工告示就意外滑落了。正在找生计崔小哥,因为没有看到招工信息就去当了铁匠,从而躲过了赶山堂灭门的惨案。而崔嫂嫂因为丈夫一直健在,所以家庭和睦幸福,身体不再羸弱。有了健康的身体,与白乌鸦也就不会产生过早的交集。
从半夏这边来说,因为崔小哥不再是赶山堂的伙计,也没有死在赶山堂的惨剧当中,所以宣夜也就不可能对崔嫂嫂抱有愧疚之心。宣夜不认识崔嫂嫂,半夏也不会对崔嫂嫂格外关注,更没了冒死相救驱赶白乌鸦一幕的发生。
常乐剑斩断了因果,改变了崔家的命运,让崔家夫妇和宣夜变成了不相识的陌生人。按理说宣夜、半夏和崔家也就不会产生任何的交集。可有时候命运就是一件难以被说清的事情,因为崔家还是和宣夜与半夏有了关联。
因果被断后的崔嫂嫂,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宣夜的信息,竟上门当起了媒婆,给自己小姑子说亲去了。虽然最终只是一个短暂的误会,可也说明了哪怕是能改变因果的常乐剑,也无法彻底斩断因缘,只要有一个微小的可能,因缘的时机还是会随时产生的。
而常乐剑的第二次使用,前文也描述过。
洗骨池旁,收集了千妖魂魄的沈图南已经魔化,他连续击杀宣夜的好友数人,就连半夏也身负重伤,命悬一线。
宣夜别无他法,他深知常乐剑的反噬能力惊人,但为了挽救半夏,他只能再次拔出常乐剑。
常乐剑再出,改变了宣夜和半夏相识的因,也斩断了他们之后相恋的果。它看似让半夏过上了看不见妖的理想生活,体验了生命里的另一种可能,却也让半夏的记忆中抹除了宣夜这个人的痕迹。
但半夏和宣夜之间真的彻底断绝了缘分吗?剧情的发展也给了我们答案,并没有。
有人会觉得奇怪,半夏和宣夜之间的联系不是蒲先生再度连接起来的吗?
没错,蒲先生说过时机已到,但这个时机却并不完全是蒲先生带来的。半夏和宣夜之间因缘关联,在重生后的半夏没有遇见蒲先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剧中有所展现了。
宣夜挥动常乐剑,斩断了因果,可他却一直记得半夏,也记得人间所有亲朋至交的一切。而半夏虽然忘记了宣夜,却常常会做一个怪梦,梦中她总是追逐着宣夜的背影。
看见了吧,一边从未忘记,一边虽然模糊不清,却是依稀可见的。而这些都是都是因缘藕断丝连的最直接证据。
蒲先生的回音螺让半夏想起和宣夜的点滴过往,但就算没有回音螺,半夏和宣夜之间的因缘也已是星星点点,布满了两人之间又远又近的时空轨迹。
可以说,常乐剑连崔嫂嫂和宣夜之间的关联都无法彻底断开,又凭什么可以完全斩断半夏和宣夜之间的姻缘呢?
什么是无忧渡?
大结局中,半夏曾问宣夜:
“我们一起坠入的那条河叫什么?”
宣夜回答道:
“叫做无忧渡,破开迷雾,离苦得乐,无忧得渡“
这句话,也是整部电视剧所要表达的最核心主题。
宣夜的养父久沧漠曾秉持一种观点,他也将这种观点传了养子宣夜,那就是无论神仙、妖怪还是凡人,决定其善恶的并不是身份,而是言行。
人妖并存是《无忧渡》的基本世界观,而关于人和妖身份的纠缠,也一直存在于所有剧中人物之间,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宣夜和半夏。
人妖殊途,自古以来都是和妖怪故事挂钩的铁律之一,人和妖之间的感情纠葛也必然伴随着痛苦和执念。宣夜身为捉妖师,却背负自己是豹妖的痛苦。他痛恨自己的身体,也就无法正视这身体所带给自己的一切。这份执念之下,养父久沧漠关于人和妖的教诲,早就被抛在了脑后。
宣夜武功高强,多次在危难之中将半夏解救出来,但在情感中他却是懦弱和被动的。在知道自己是豹妖之前,他为自己的经历所累,在明确了豹妖的身份之后,他又被自己的身份所累,他多次主动疏远半夏,一直在做情感上的逃兵和人际关系上的弱者。
反观半夏,自幼就因为能看见妖物而被人视作异类,所以她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内向和柔弱的。但她对情感的处理则要比宣夜主动和强大得多。正是半夏的坚持,才让两个人突破各种磨难,与痛苦和解并一路前行。
人们常说要看清真相,但实际上人们却常常被迷雾屏蔽,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事务的本质。宣夜在痛苦中忘记了养父久沧漠关于“身份不能决定善恶”的教诲。他执念于自己的身份,因而陷入到无尽的痛苦当中。
破开这层迷雾,是一种觉悟,也是突破自身的局限。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本质,才能与自己和解,也就是所谓的离苦得乐。认识了苦难,才能离开苦难;觉悟了根源,才能消除根源。而宣夜在痛苦中正视了自己,才终于回归理性;半夏则因为看到过很多人间悲欢,才更珍惜真情的来之不易,这些都是一种认识和觉悟,
渡,在宗教中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它通常有着普渡众生、超脱苦难和到达彼岸的深刻含义。而无忧则是人们对消除忧愁,平静安乐的理想追求。
半夏与宣夜之间的感情经历层层迷雾的困扰,在剥离了苦难之后终于有了结果,虽然他们最后仍然面临着人妖殊途的困境,虽然在电视剧的结尾,宣夜在半夏的注视下坐着小船在河中离开,但这小船又何尝不能被理解为他们之间的一次“渡”呢?
毕竟,与痛苦和解,去放下执念,迎来爱与救赎,才是《无忧渡》中,渡人,渡妖,又渡情的最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