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为什么总做难而正确的事

作者|顾 韩

编辑|李春晖

国产剧的“预制感”为何越来越重?硬糖君总结过太多失败经验,如今终于有一个成功案例可供分析,虽然它轻易难以复制,或者说复制的“性价比太低”。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播剧目,9月10日收官的《归队》显然取得了超预期的成绩与口碑:首播当日即拿下电视台黄金时段收视第一,至收官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突破25000,豆瓣开分7.9,成为2021年以来豆瓣国产战争剧品类最高分。

腾讯视频为什么总做难而正确的事

某种意义上,今夏小荧屏的《归队》和大银幕的《南京照相馆》情况很像。苦难的民族历史、熟悉的战争题材、带有一定“命题作文”性质的献礼之作,如何给予观众全新的故事体验,在爱国情怀之外给人一个追剧欲罢不能的理由,殊为不易。

而当我们看到各大社交平台人们急于知道小贵是否叛变革命、兰花儿与小白马的孩子是否获救,这无疑就是“去预制感”的胜利。纵使我们深知历史的走向,仍会为个体的命运与选择揪心。不是标签化的人设,而是具体的人,是由自己过去生命经验组成、又处于真实情境中的人。

这样的人物与故事是不能预制的。《归队》剧本前后历经近3年打磨,编剧高满堂的调查走访更是始于20年前的积累。如果说预制的“优势”是快与标准化,其反面自然是慢与一手经验。这答案怎么抄?这投入值不值?

事实上,这也不止是高满堂一人、《归队》一剧的经验谈。历时7年开发的《三体》、拍摄3年的《繁花》与花费4年实地采风的《山花烂漫时》……这几年,腾讯视频基本每年都有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口碑大剧推出。追求速度的互联网大厂,为何开始搞这种“慢”工程?从市场需求到平台导向,长剧市场正在发生不可忽视的底层逻辑变化。

最熟悉的题材,最无法预测的《归队》

抗战剧难写,难在角度难寻,难在观众审美疲劳。太多‘神剧’娱乐化了这段苦难历史,太多‘套路化’叙事遮蔽了真实的人性光辉。”高满堂在创作自述中如此写到。那么,《归队》是如何突破窠臼的?

首先是切入点别具一格。《归队》聚焦东北抗日根据地,是此前抗战戏较少涉足的领域,有白山黑水的崭新奇观,更有“14年抗战”的史观展现。

在此基础上,《归队》大胆采取了“小人物见大历史”的创作理念,在宏大叙事上更加克制,并未正面描述战场,而是以一支失联小队在日军围剿下重新集结为故事主线,刻画普通战士拼死归队的心路历程,再通过他们的亲友、仇敌带出当时当地的东北众生相。

腾讯视频为什么总做难而正确的事

其次是叙事手法新颖。众人失散的设定让编剧可以采取多线叙事,观众跟随背景、性格各异的战士进入大森林、劳工营、土匪窝……高满堂功力老道,多条分线时而并行、时而交叉,充分还原了现实人生的不可预知性,让观众在上帝视角中逐渐体会归队的不易、以及理想的凝聚力。

远比一般抗战剧丰富的多线、群像剧情,也让导演臧溪川充分展示对类型的驾驭能力。时而情感细腻,时而谍战悬疑,时而鸡飞狗跳,时而黑帮博弈。短短34集,观感如开盲盒般丰富,即便在商业题材中也不多见。

最后,充满人性温度,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有“活人感”。剧中人物大多带着东北特有的幽默诙谐,以地域特色丰富了整部剧的风格质感,也对教科书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进行了生动诠释。

腾讯视频为什么总做难而正确的事

更难得的是,这些人物并不天然伟光正。不管是剧中战友还是剧外主创,都愿意正视与尊重不归队者的选择,以对比反衬的形式传达出归队者的伟大,让观众在更全面理解历史的基础上,自然生发出对先烈的敬佩。

当然,在这些能够制造新鲜感的技法之外,最挑战想象力的其实是历史本身。从战士在粪蛋中寻粮果腹,到日军在劳工营残害同胞,再到各种猝不及防的牺牲减员,剧中许多情节都触目惊心,而这些基本都有历史依托。

《归队》的创制过程也对得起这段深沉的历史、这样漫长的剧本酝酿——前后近三年打磨剧本,坚持在抗联战斗过的真实土地上实景搭建和拍摄,力求还原抗联战士在各个时期、季节的真实风貌和状态。正是这样的用心与努力最终才做到成片质感不俗,全员演技在线。

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

这样扎实的硬仗,腾讯视频已经不是第一次打。

拿下2024年国产剧豆瓣最高分,令导演费振翔、主演宋佳收获白玉兰奖的《山花烂漫时》与《归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主旋律题材上攻克诸多难题,超额完成任务。

如果说抗战题材的难度在于远,远到年轻人望而生畏,《山花烂漫时》这类现实主义题材的难度就在于近,有关张桂梅校长的文字报道、影像资料一抓一大把,给剧本改编与人物刻画带来诸多挑战。无脑沿用西方编剧书中的套路会显得轻浮、无说服力,而《山花烂漫时》剧组的解题方式是:大量的真实细节与巧妙的类型选择。

大量的真实细节同样来自扎实的前期筹备。真正开拍之前,《山花烂漫时》主创曾连续四年定期前往华坪实地采风,观察张桂梅本人的日常言行,与女高师生、基层政府人员交谈,不断充实打磨剧本。

最终,主创都被张桂梅校长的乐观坚韧感染,决定将其作为整部剧的基调,以“热血番”的风味迭代了以往同类作品的苦难叙事,将张桂梅办学、女学生升学拍得无比之燃,成就了女性群像剧公认的正向案例,挽回了许多观众对国剧的信心,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腾讯视频为什么总做难而正确的事

《归队》与《山花烂漫时》双双打破了“主旋律说教化”的刻板标签,引发广泛共鸣甚至安利热潮。2023年的《繁花》与《三体》则分别拓展了国剧的高度与广度。

《繁花》是一次对剧集“电影感”的超前探索。它以史诗气魄的严肃文学为基底,顶尖电影导演操刀,海量戏骨出演,从内容到视听无处不值得关注留意。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所言,“向上有艺术,向深有时代有命运,向下有故事,向左右旁枝有无尽的美貌和细节。”

其创制过程同样是颠覆性的。在平台支持下,王家卫保留了他出了名的慢节奏,工匠式细细雕琢:筹备4年、拍摄3年多,一场戏可以拍将近40次……顶级光影下,许多演员都被挖掘出了全新的荧屏魅力。

于许多演员来说,《繁花》可能是一生一次的创作经历。于行业、于观众,《繁花》也已成一座艺术孤品。也许当前市场环境不能再支持一个项目玩这么大,但《繁花》已经证明了,中国观众完全能够接受高级感剧集。如此,它给了行业一个追逐的榜样,给了观众一个呼唤的标的。

腾讯视频为什么总做难而正确的事

《繁花》是对国产剧创作的升格,《三体》则是对国产剧硬科幻赛道的零基础“开荒”。一方面,《三体》本身文本量巨大,IP在科幻界地位特殊,影视改编万众瞩目。另一方面,国内科幻影视方兴未艾,用导演杨磊的话说,此前国内没有任何可以对标和参考的项目。

在腾讯视频的支持下,《三体》创下了“七年磨一剑”的国剧超长工期。期间除了常规的原著梳理、剧本撰写,剧组先后找到30多位科学家举办座谈会,花费4个月的时间研究相关专业问题。实际拍摄阶段,主创团队还接连前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粒子对撞中心取景,甚至在气温直逼零下30度的黑河展开实景拍摄,以强化《三体》独特的现实主义科幻风格。

最终,《三体》实现了罕见的口碑增长和长尾效应:豆瓣评分一路上涨到如今的8.8;在国内多轮上星,并发行到海外多个国家地区,衍生剧与第二季也正在开发中。

腾讯视频为什么总做难而正确的事

保守时期,更考验平台胆量

不难看出,这些与预制菜相对的“功夫菜”,真正把长期主义落实为漫长的时间与持久的耐心,最终留下的是作品,而非一时的娱乐产品。对于在播剧,大家总争论是热播、扑街或爆款,但真回忆过去几年的国产剧,留下印象的,也不过那么几部,部部都离不开敢拍新东西、肯下硬功夫。

总体来看,各行各业都在变得保守谨慎,视频行业也不例外。那么,为什么腾讯视频能够、且愿意做这些既可以说是“难而正确”、也可以说是“缺乏性价比”的项目?

答案可能要追溯到几年前。经历过热钱时代、交足学费后,各大视频平台对内容与内容生产的认知更上一层,着手祛除“唯数据论”的影响。2021年,腾讯视频提出艺术、科技双轮驱动战略,并以此为指引进行内部改革,树立尊重艺术创作的平台风气,推出更加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将内容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充分纳入考量。

在当前的行业阶段,平台重视艺术价值、不计成本维持这样一条生产线,无疑是一种正确内容价值观的传达,对从业者形成激励与感召。毕竟,这样的项目对参与者的提升往往是巨大的,无论平台、厂牌,还是主创、演员。

腾讯视频为什么总做难而正确的事

就说这四部剧,除王家卫金身已成,其他三部的主创都与腾讯视频常年合作,《山花烂漫时》和《归队》的导演甚至可以说是“鹅生鹅长”。

费振翔在腾讯视频从强情节探险剧《鬼吹灯》系列转到古偶《星汉灿烂》,最终拿出主旋律《山花烂漫时》;臧溪川在腾讯视频执导过悬疑剧《九义人》《黑土无言》,参与过《华山论剑》,今年还拿出了豆瓣8.3分的检察题材电视剧《无尽的尽头》。

纵览这几位主创,可以看到,大爆古偶或许能让导演被平台、被粉圈买股,但真谈到作为创作者的价值感、尊严感,还得靠“作品”。这正是腾讯视频的坚持给艺术家们的最大馈赠与最强扶持。

而从社会价值的角度,长剧始终具有凝聚共识的公共定位,有责任去追寻内容的深度与复杂性、艺术价值与留存价值。尤其随着大众娱乐日益碎片化、浅层化,《三体》《归队》这类“难而正确”的项目,从未如此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

对于这种投入所带来的市场、行业、社会价值收获,腾讯视频显然是满意的。证据便是,今年上海电视节期间,其进一步提出了“五大链接”:链接超级伙伴,不断突破国剧制作的天花板上限;链接超级IP,对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的项目坚持长期主义深耕;链接超级人才,对优秀的创作者“不拘一格”全力支持;链接超级创作,在题材类型上不落俗套,带来更多的内容可能性;链接超级大家,让前辈大家的持续示范推动行业持续前行。

越是保守时期,观众越对“求稳”的作品格外厌倦,也更要求平台能够放出胆量。惟其如此,长剧才能穿越周期,不负观众也不负自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