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朦胧身故聊起

明星早夭,是时代变了,还是人脆了

文/王继续

于朦胧坠楼身故,官方已经通报。

在此之前,小道消息已经铺满了屏幕。在这几年互联网资讯的训练下,很多人已经学会了分辨小道消息的真假。

所以,可以想见,于朦胧的粉丝中不少尽管一边谴责“造谣”者,一边心理也犯嘀咕,有些估计已经哭过一场了。

而其他明星的粉丝们有些估计已经在规劝自己爱豆要爱惜自己的路上了——你知道吗,你不仅仅是属于你自己的,你还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

我就说刘德华在唱“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好累,开始觉得呼吸有一点难为”的时候是那样的真挚。用时下最流行的夸赞来说就是——建议查查,不像演的。

当然,我也犯嘀咕,是不是因为网络的放大,令大家觉得这些年明星变得越来越脆弱,从而越来越早夭了。以前纸媒时代,车马邮件都慢,某地某人出了意外很难举国皆知。而现如今,人人皆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

信息洪流滚滚而来,所以“越来越”其实是一种错觉?

且不论错觉与否罢。卷,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造星机器连轴转,你不卷,还没红就过气了,替补席上乌泱泱的坐满了光彩熠熠的各路“明星”。艺人光鲜背后是资本与流量的裹挟;同时,资本与名利的漩涡中,卷入的是多少不得解脱的灵魂。

有一点,网络不是在放大,而是在呈现。呈现出很多以前不曾见至多耳闻的资本屠戮。也别怪网友们阴谋论,因为实在是不少所谓的阴谋被证实就是事实。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但网络弥补了这一短板。

灯红酒绿中,藏着多少吃人的陷阱。

当然,我并不是意指于朦胧的坠楼真相。我只是借由这件事发一声感慨。都说成长的过程是找寻生活真谛的过程,我却觉得我们很多人被无形的东西裹挟着,离真正的生活越来越远。

年初大S的猝逝,我感慨。年中,朱媛媛的离世,我又感慨,,人不是老了才会死,而是随时都会死。

当然,于朦胧大概率不是疾病问题,我多少是受了网络上关于于朦胧事业受阻的舆论引导,感慨了一番当今时代下名利的这把双刃剑。没有必然,但也绝非偶然。

于朦胧的悲剧,既是个体的不幸,或也是这个喧嚣时代下的注脚。

我们点蜡烛,发悼文之余,或许也该想想:如何在这疯狂的世界里,保全自己那一点清醒与安宁。

浮世喧嚣,诸君珍重。

上篇文章: